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反省的材料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2:27:58 优秀作文
反省的材料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反省作文素材

【名人名言】: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明莫大乎自见,听莫大乎自闻。(《论语》)

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4.直率地坦白自己的过失,这是赦罪的一个阶梯。([古罗马]贺拉斯)

5.最大的过失,便是不知有错。([英]卡莱尔)

6.明己之过难。([英]罗素)

7.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苏联]高尔基)

8.我是自己的一切批评者中最凶、最严厉的批评者。([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9.在忏悔者的背后有着美丽的极光。([日本]荻原朔太郎)

10.人最大的智慧在于反躬自问。(法国谚语)

11.经常拷问灵魂的人是最讲精神卫生的人。(德国谚语)

【精彩语段】: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在一篇专访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浮躁时代谈灵魂很奢侈。”现在,被欲望俘获的人太多了。人心被“声色财”所迷惑,被金钱所压,被声名所累。而真正品味人生,感悟人性,让灵魂解放的人少之又少;敢于拷问灵魂,向自己心中魔鬼开战的人就更少了。

文学巨擘巴金是一个真诚的人,也是一个有人格缺陷的人。他的缺陷在于做了一个正直的人不该做的事,但他的可贵在于做了错事能够反省。尽管他没渴求谁的宽恕,但是世人原谅了他,依然给了他足够的尊敬。这当然得益于他的真诚,得益于他那近似“忏悔录”的《随想录》。对于勇于拷问自己灵魂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责备他什么,因为人性原本就不是完美无缺的。

德国是日本的镜子(对历史的反思)

德国把反思历史作为头等大事。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到华沙时,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表示歉疚和忏悔。勃兰特当众下跪致歉,表明他承认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这是深深痛悔的举动。

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集中营遇难者纪念碑献花。当日,德国举行活动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被盟军解放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纪念仪式并讲话。建成于1937年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是纳粹关押犹太人、同性恋者和政治犯的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处囚禁了大约25万人,其中5.6万人被纳粹分子以各种方式杀害。除此之

外,德国人自己拍的反思作品《希特勒的最后十二夜》在全球引起轰动。但是,同是二战的元凶———日本当局却通过右翼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隐瞒历史,漂白史实,将日本军国主义从“加害者”变成“受害者”,引发了中韩及亚洲各国的抗议怒潮。

承认祖辈的战争罪责,不但没有使德国人蒙羞,反而使今天的德国人在欧洲及全球舞台上赢得尊重,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位被俘美国将军的话(战争后的反思) 美国一直想征服中国,可我一直觉得,这好像是美国一个根本没有希望的工作,没有希望的任务,没有希望的目的。———迪安少将 迪安是朝鲜人民军的俘虏。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战斗中被俘后,被单独关在平壤附近的战俘营。迪安是最早对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进行反思的美国将领之一。

迪安认为,美国人民并不需要这个朝鲜,美国人民也是爱好和平的人民。美国继续实行扩张侵略,是不能继续获取胜利的。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支出了很大的费用,牺牲了很多生命,即使用细菌武器和狂轰滥炸也不能摧毁朝鲜人民的士气,而只有增强他们的仇恨。这场针对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是杜鲁门和艾奇逊的远东政策的一大错误。 像许多美国战俘一样,在中朝军队战俘营里,迪安是很幸运的。中朝军队出于革命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于1953年8月5日将迪安将军交给美方。在迪安被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遣返委员会中方代表李平一、王健、崔学崇等在开城一所医学研究所里设便宴为他饯行。席间,迪安感慨万千,大口豪饮,结果喝醉了,把我方发给他的一身

新的制服吐得一塌糊涂。我军叫人又连夜为他赶制了一身新的制服。迪安感动不已,临行前,紧握着我军代表的手久久不放,并动情地说:“和平———我们中美两国不要再打仗了!”

巴金晚年的痛与梦(反思自己是一种痛苦)

1978年12月,历经“文革”苦难的巴金老人开始执笔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1979年春天,巴金重返巴黎。刚刚经历过“文革”浩劫的巴金,思想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旧地重游带给他的不只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在《随想录》中,巴金一再提到他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

巴金这样说过:“我怎么忘记了当年的承诺?我怎么远离了自己曾经赞美的人格?我怎么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甚至自己的语言?”这是可以想像到的巴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自责,在开始写作《随想录》时不住地折磨着巴金。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成了巴金晚年写作的动力,这与当年在巴黎写下《灭亡》中的片段时的精神状态颇为相似。用他自己的话说,“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

他直面“文革”对民族带来的浩劫,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终于写出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卢梭著《忏悔录》(反思与忏悔)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但是他小时候做过一件令他

十分懊悔的事情。

卢梭为了生存,经人介绍,在一个有钱人家里打工。一天,卢梭偷拿了小姐的一条用旧了的绣带,不久就被发现了。为了逃避惩罚,他还诬陷当时家里的厨娘。由于卢梭和厨娘都不承认自己偷拿了绣带,管家只好把两个人都辞退了,并且说:“撒谎者的良心会惩罚罪人的,它是会为无辜的人找回公道的。”

果然,老管家的预言没有落空,卢梭从此受到了来自良心的强烈谴责,他会时常想起那双无辜而善良的眼睛。想到由于自己的不诚实使得她丢掉工作,白白顶上小偷的罪名,并且很难再有人信任她,找到合适的工作,卢梭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难过,就像千万条小虫子在咬他的心一样。四十年后,卢梭把这件事写到他的名著《忏悔录》里,以此来警醒人们,一定要说实话,不要随便诬陷好人。否则,你将永远为自己的罪行忏悔,遭受良心的谴责。

反省—成功的基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那些足迹印证着我们的成长。然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如果做不到反省,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愈陷愈深。因此,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自己的同事蔺相如为难,但蔺相如有不与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

罪,二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将相和”的故事一直传诵至今。因为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使人自然轻松,放弃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

反省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于是自欺欺人,从不反省自己,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因为他害怕丢面子,使人际关系僵化,甚至到你至亲的朋友也会弃你而去。

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了一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至亲至信之人。由此看来,反省能让你在他人眼中成为至诚之人,若人人如此,我们的世界岂不美好?

反省,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作为中国人,谁都不忘近代屈辱的历史。由于落后,中国贫穷积弱,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外国列强宰割。今天,我们反省自己的过错,不再闭关锁国,于是我们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如今,我们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如果日本也能深刻反省当年侵华战争中的滔天罪行,那一衣带谁的中日邻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反省可以让一个民族复兴,让世界和平永驻。 反省,化干戈为玉帛,化荆棘为坦途,化山重谁复为柳暗花明。反省既有如此至魅力,经常反省,不亦乐乎?

篇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学反思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比教学”活动中,我于第三节课在阶梯教室主讲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作文研讨课。本节写作课属于写作方法指导的范畴。授课过程按照课前预设,有条不紊进行。材料阅读、材料中的对象和对象行为、表象原因和本质原因、肯定与否定、立意和小结等教学流程清晰可见。练习环节提供两份材料,组织学生学习立意。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比较顺畅,过渡也自然。

从教学目标来看:具体、适宜、针对性强。从教学思路设计看:从学生习作材料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关注度高;每个素材后设有具体的问题,便于活动开展;整节课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脉络较清晰。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看: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教学基本功上看:课堂上的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能较熟练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教学效果看:一是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进步;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今天《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课,虽然备课中自己觉得准备的挺充分的,但是真正上完课,才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甚至是考虑还不够细致的地方需要改进。 如:选用的材料例子虽有代表性,但有所重复,导致教学时间的分配不是太合理,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方法指导时例子可以优化为一个,由师生一起分析。课堂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例子后再给一例让学生自己分析以增加练习的强度。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单一而缺乏丰富性。

总之,整个课堂中,给予学生参与讨论计划得好,变化得快,学生失去了本应在课上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的机会,思维活跃程度偏低。如对本质原因的分析,最终还是老师给出;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仍然回到自己的立意中来;在最后

的材料的审题中,老师给出的立意明显高出学生很多,没有达到本应达到的要求。

通过这次的作文课的教学实践,自己又一次有了许多收获。只有不断地尝试,在实践中摸索,与同行交流,不断地反思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今后还能抓住这种机会继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课堂达到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课堂。

篇三:“好人之反思”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好人之反思”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一、材料逐句剖析: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文化传统中对好人的教育与培养),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 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 此自信、自许或自命,(这里写培养的结果,人们都认定自己是个好人)从来不疑有他(不考虑自己有无不好,甚至坏的方面),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但是”之后是关键,对自认定自己是好人的人是否真好的怀疑与否定)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虽然说的是“不见得”,其实暗含的意思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的否定)

二、材料的背景:出自李敖的文章,全文如下:

好人坏在哪里

――(台湾)李敖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 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 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 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 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

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

好人的第一坏处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 年,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 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教师你错了,你退让的不是贤路,而是道 道地地的"恶路"!"什么叫"退让恶路"?退让恶路是好人用消极而退缩 的办法,自承斗恶人不过,最后下台鞠躬,关门叹气,听任坏蛋们昏天黑 地地乱搞。最后如张伯苓所说的:"这个年头儿,就是因为坏人都在台上唱 戏,好人蹲在屋里叹气。"才越来越糟糕!

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 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 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阻止坏人作恶的行动。 于是天下的坏事,也就一件一件地蔓延起来了。

所以,不客气地说,坏事不全是坏人做出来的,其实好人也有份, 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乃使坏事功德圆满的最后一道手续, 好人之罪,岂能免哉?

好人的第二坏――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

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极有余,积极不足;叹气很多,悍气太少。 结果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绝不是"普渡众生" 的好汉。但是坏人并不因为好人消极叹气而就饶了他们,坏人们还是要欺 负好人、强奸好人,使他们连最起码的"独善其身"也善不好,连佛教中 最低级的"自了汉"也做不成。最后只得与坏人委蛇,相当程度地出卖灵

魂,帮着坏人"张其恶"或"扶同为恶"。这真是好人的悲哀!

好人所以"独善其身",其实是一种相当成分的自欺。这种自欺,原因 在好人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人格的完成,其实,这一完成,还差得远 哪! 为什么?因为好人人格的完成,必须是向外性的,而不是向内性的, 顾炎武说他不敢领教置四海穷困而不吭气,反倒终日讲道德教条;林肯说 他无法认

同一半是奴隶一半是自由人的长久存在,都在说明了道德上的向 外性。老罗斯福打击"财阀",推动反托拉斯政策,坚信如不能使个个过得 好,单独哪个也过不好(THIS COUNTRY WILL NOT BE A REALLY GOOD PLACE FOR ANY OF US TO LIVE IN IF IT IS NOT A REALLY GOOD PLACE FOR ALL OF US TO LIVE IN.)。就是这种向外性的伟大实证。

以"独善其身"自欺的好人,他们自欺到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 了,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坏人是向外性的。好坏关系是一种此长彼消的互斥关系,自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的,就好象踩在粪坑里而高叫自己不臭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好人的第三坏――以为"心存善念"便是好人。

当"独善其身"大行其道以后,伦理学上的"动机派"便成了好人的 护身符。"动机派"的走火入魔,判断一件事,不看事的本身,反倒追踪虚 无缥缈的动机,用动机来决定一切。孟轲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乃所谓善也。"俞正燮直指孟轲说的"情",就是"事之实也"。无异指动机 就是事实,一切要看你存心如何:存心好,哪怕是为了恶,也"虽恶不罚";

存心不好,即便是为了善,也"虽善不赏"。这样不看后果,全凭究其心迹 的测量术,一发而不可收拾,就会变得舍不得该舍之末,而逐不该逐之本, 以为人在这种本上下功夫,就可得到正果。这真是胡扯!王阳明说:"至善 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他全错了!善绝非一颗善心,便可了事。善 必须实践,必须把钱掏出来、把血输出来、把弱小扶起来、把坏蛋打在地 上,才叫善;反过来说,"想"掏钱"、"准备"输血、"计划"抑强扶弱, 都不叫做善。你动机好,没用,动机是最自欺欺人的借口。17世纪的西方 哲人,就(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看出这眯,所以他们点破――"善意辅成了到地狱之路(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这就是说,有善意而无善行,照样下地狱,阎王老爷可不承认光说不练。

可怜的是,好人在"独善其身"之余,竟自欺到以为只要"心存善念", 便是行善了,就问心无愧了,其实这是不够的。问心无愧算什么!要问的 是行动。没有行动同步作业,空有一颗好心,只是自欺而已!

三、材料解析与立意角度:

1.材料的关键词是“好人”,谈的是认定自己是好人的人们值得怀疑甚至否定。这应该是材料的本旨与倾向性所在。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背景,直指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老好人”现象,反思其作为民族性劣根的危害。一团和气(其反面是“和而不同”)不讲原则,明哲保身、中庸处事,对恶势力和现象隐忍退让,自欺欺人的“独善其身”,不能嫉恶如仇等。材料可以挖掘的文化和人性的意义,以及现实的针对性,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

2.如果学生写到要做个真正的好人,不打问号的好人,或写如何做真正的好人,应该是只写到了材料可以引发出来的立意的浅层。深层在辩证分析好人的坏处。

3.从这一现象出发,可以生发出现象背后的哲理:如写就像人们对自己是否好人的认识误区一样,人们总是对自己在各方面(自然、历史、现实、人文等)的认识十分自信,认定自己总是对的,可是事实不一定是如此,甚至恰恰是我们认识的反面。从这一观点出发,写对人们惯常(惯性)认识的反省和自我否定,写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不可过分自信和自是也是符合要求的。因为这是从一到多,举一反三的推论。写其他内容,如果合理,也应该肯定。

4.如脱离材料内涵片面写其他内容,如写“怀疑精神能让我们成功”,则视为偏

题跑题,客观评分。

6.可借此写作材料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从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人性人情、现实问题等方面深入挖掘的能力。可借助李敖此文,培养学生切分观点,深入探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辩证性,追求思维的敏锐、独到、深刻以及行文的犀利。

7.以切题和语文素养两方面综合衡量,评分参考表格内容。建议切入46分。

老好人非好人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却模糊了做好人的正确标准,久而久之,便催生出另外一种好人——老好人。

这些老好人的本性中多半继承者我们文化中懦弱的因子,遇到恶人坏事,往往掩面而去。继而一边唉叹世风日下,一面又终不敢挺身而出,该出手时不出手。于是,恶人之恶最终得逞。这样的老好人难说不是恶势力的帮凶。

这些老好人在见惯了恶事却无能为力或者不愿为力之后,渐渐地便心灰意冷,不再关注外界,因其对外界的恶行肆虐久已麻木。一种想法就会在心底自然升起: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