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黄山奇石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7:05:03 体裁作文
黄山奇石续写体裁作文

篇一:1黄山奇石

1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神奇。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体会语言美、想象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石的赞叹。

4、能把“徽、景”等8个生字读正确,能正确书写“琴、站”等9个生字,并且注意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美的语言,想象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

黄山奇石续写

“奇”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 我国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黄山的景色?(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黄山四绝。)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读读课题,课题由“黄山、奇石”两个词组成,你觉得课题中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内容?(奇石)你能用朗读来表现这个重点吗?作者怎样写奇石呢?我们来学习文。

2、自读课文

①自由读文,把读得不顺利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注意指导下列字:“徽”不要读成“徽”;读准“尤其、风景、陡峭、手臂、脖子、著名、奇形怪状”等生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写黄山奇石的?

三、细读探究、品味“奇”

1、研读第三1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②找出这一段中赞美黄山风景的国语,用“——”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理解“闻名中外”: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作为中国人请用自豪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③理解“秀丽神奇”:秀丽指清秀美丽,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导学生读第二句)

④理解“尤其”:“尤其”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比较句子,哪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哪些怪石有趣极了,哪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哪些怪石有趣极了。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上了“尤其是”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语意有轻重之分,突出了怪石有趣,提示了下文)

⑤小结:这一自然段写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引出了黄山石,是全文的总起。

2、品读2—6自然段

①轻声读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石的名字(教师板书:仙

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②出示“仙桃图”

提问:园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知道它的有关资料吗?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对比句子(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飞”和“落”两个字,突出石头形成的趣味性。)

再读这一段,想象奇石的样子。

③出示“猴子观海”图,说说图上的岩石象什么?

默读第三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可能较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看大海的波涛来理解)

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第二组句子,对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体会石猴的动作)

读一读,体会石猴的奇特可爱。

④出示“仙人指路图”,阅读第四自然段。

自由读这几句话,学着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⑤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为什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并说说你的想象。

⑥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省略号里藏着什么?

(介绍几种书中没提到的奇石,可以教师说,也可以由学生装汇报查找的资料) ⑦表演读:像导游一们把这些有趣的黄山石介绍游客。

⑧读后小结;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

2、你能读得比老师好吗?试一试。

3、阅读讨论:作者在文中写了几处黄山石景,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你是怎样分辨的?详写的奇石怎样写的?

4、略写的奇石任选一项,展开想象,说一说奇石的样子。

二、识字写字:

1.指导重点:字音重点:“景”后鼻音。

字形重点:“站”左边,“立”部的写法

“巨”字的内部“尤”字不要多一笔

“琴”字下部是“今”

书写重点:“狮”字三部分的比例 “等”字细腰横的写法

2、学生写字

三、积累内化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为什么?

2、将喜欢的词填在词语小车内。

四、总结:

欣赏了黄山石的独特与神奇,老师送给大家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黄山看一看,也希望你们给黄山那些还没有命名的奇石起一个充满想象与神奇的名字。

板书:

黄山奇石

仙桃石 飞落

猴子观海 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金鸡叫天都 伸、啼叫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一

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进行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录音、幻灯片、导游员标示牌、导游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请听(放录音:瀑布宏大的声音),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瀑布),这声音究竟来自哪里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快乐读书屋”中寻找吧。

二、感悟交流:

(1) 请一名同学读提示

(2) 生默读课文,读完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交流感冒。

(3) 黄果树瀑布美丽壮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 请你用赞美、惊叹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赛读)

(5) 出示挂图,边放录像边读(集体读),再次感受它的美丽壮观。

(6) 如果你此刻站在瀑布下会说什么?

三、角色表演

请你当一次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

四、请同学在回到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或不认识的字。

五、拓展延伸练习:

你还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壮观的景色,搜集相关图片。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排山倒海 跌 落

壮观

落差74米 宽度81米

教学反思:

课 题: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黄鹤楼送黄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积累诗歌

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1、认识四个生字,学习四个生字。

2、体会诗境。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出生的资料②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 谜语。(小草青青,我心依依。——打一字)

2、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情感的民族。今天,我们就从我国的瑰宝——古诗中来探寻令人心动的“情”。

板书课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主读诗

2、 检查读、赛读、出声读、同桌读、男女生读。

3、 学生交流读后感。

4、 自由读全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

1、导语

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

3、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有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有

篇二:黄山奇石模拟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模拟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

2、我国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黄山的景色?(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黄山四绝。)同学们,看了黄山四绝的图片,你最想去看看黄山的什么美景呢?

3、黄山真是哪里都美,在我们小学阶段,这些美景相继年级都会学到。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黄山的奇石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你认为哪个词该重读呢?说说为什么?

二、初读感知

1、黄山的奇石到底有多奇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页,自由读文,要求认真读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读文,要求互帮互助,共同把文章读流利。

3、课文读通了,想不想到黄山去看看这些奇特的石头呢?如果此时有机会让你身临其境的去观看黄山奇石,你想先看看哪块石头?

(学生汇报,师相继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4、好,同学们让我们睁大眼睛,同老师一起到黄山去观赏一下这些有趣的、奇特的石头吧!

三、精读感“奇”

1、同学们,让我们从黄山回到二年一班的课堂,谁能说说此时你的感受?

2、在这些的石头中,你最认为哪块石头最奇特呢?到小组中,与小组成员共同哪块石头最奇特,并说说为什么?

3、学生相继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从哪看出石头的奇特,并说一说想像石头的样子。教师相继点评。如汇报“仙桃石”,我让学生说说从哪体会到奇的,(出示幻灯片)接着我引导学生从“飞、落”读出桃子落在山顶的险峻。并通过句子的对比突出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更生动、更逼真。“猴子观海”时 ,我(出示

幻灯片),让学生对比感受细节描写的妙处。其他几处也都让孩子自己说出石头的奇特之处及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猴子观海”的奇特?(从动词“抱、蹲、望”体会到猴子形态的奇特;从“一动不动”体会到猴子神情的专注。)

(5)请学生上台演一演“猴子观海”。(同伴评价)

(6)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7)通过图画理解“陡峭”,想象:猴子为什么要爬到这么陡峭的山峰上?

4、当“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汇报之后,引导学生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写法与前面几处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都进行细致描写?谁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出示幻灯片)从而体会详写突出黄山奇石的“奇”,略写表明黄山奇石的“多”。

5、我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详略得当的用处之多。每天的日记讲评,柳禹名、张凯、王子余获得一等奖,柳禹名写的哪里哪里好,张凯哪里写得特别吸引老师的眼球,王子余的日记哪里出色。详细介绍之后,在说说还有谁谁的写的也不错,同学们说一说,老师把哪些同学的日记详细介绍的,哪些同学简单介绍的呢?这也是详略的用法。想想平时你能用到详略不同用法的时候吗?

6、文中的“???”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起个名字吗?(出示幻灯)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篇三:《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抽象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具体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 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如品味“猴子观海”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峰间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其次,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 “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也使学生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