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激励的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9:23:31 体裁作文
激励的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激励你一生的经典散文_第四章 以德为本的人生

克制的美德

美国罗斯金

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对于高尚的民族而言,虽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免有点累赘,但它们毕竟不是束人手足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是力量的体现。请记住,正是这种克制的必要性,如同劳动的必要性一样,值得人类崇敬。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无数蠢人高谈自由,就好像它是无上光荣的东西,其实远非如此。从总体上来讲,从广义上来讲,自由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它不过是低级动物的一种属性而已。

任何人,包括伟人都不能像游鱼那般自由自在。人可以有所为,又必须有所不为,而鱼却可以为所欲为。集天下之领土于一体,其总面积也抵不上半个海洋大;纵使将世上所有的运载工具都用上,也难比水中鱼凭鳍游来得方便。

你只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就会发现,正是这种克制,而不是自由被人类引以为荣;进而言之,即使低级动物也是如此。

蝴蝶比蜜蜂自由得多,可人们却更赞赏蜜蜂,不就是因为它善于遵从自己社会的某种规则吗?自由与克制这两个概念,后者通常更具美德性,从而更显得光荣。

的确,关于这类事物以及其他类似之物,你绝不可能简单地从抽象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因为,对于自由与克制,倘若你简单地加以选择,则两者都是好的;反之,两者都是坏的。

但是,在这两者中,能显示人类高级性质的,还有赖于克制。而且,上自天使的职责,下至昆虫的劳作,从星体的均衡到灰尘的引力,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利和荣耀,都归于克制而不是自由。

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分没有自由,整体却很和谐。相反,如果各部分有了自由,势必导致整体的溃散。

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戴着镣铐跳舞,更能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信守某种人生或生活中的基本法则,更符合自由的内涵。自由,并非无政府主义的散漫与放纵,遵循人生规律的自由,才能让我们品尝到其中的甘美与独特。在成长历程中,我们应该仔细地参悟自由与克制的关系,努力做到庄严与洒脱并重。

德行

法国伏尔泰

德行是什么呢?德行就是对别人好。除了我做好事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叫做德行吗?我很穷,你便慷慨解囊,在我危难之际,你来鼎力相助,别人欺骗了我,你却把真实情况告诉我;别人怠慢了我,你却来安慰我;我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你来帮助我,给我解答,我自然毫无疑问地称你为有德行之人。

你有节制,这与我有什么相关,这是你奉行的养生之道,你因此会身康体健。

你有信仰和德望,我祝贺你,你因此心身安康。

但谨言慎行只是使自身获得优良的品质,却非对别人的善行。品德端正的人却能造福人类。

但只许有益于他人的品德吗?当然,我们怎么能够承认其他品德呢?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只有有益于社会的事才是好的。一个独善其身的人可能饮食有节,信心虔诚,他也许穿的只是一身破衣服,那么,他也许是个圣徒。只有当他做了一些善事,别人受到恩惠之后,我们才可能称他为德高望重。一个孤独的人,既不为害于人,但也不对人有益,他对我们来说是无所谓的。

人间的德行就是彼此为善,没有为善

激励的散文

于人的人就不算是有德的人。倘若一个圣徒生活在人间,必定会造福于人的。但是他若远隔人世,人也就有理由不给他德高望重的称呼。只对自己好的人,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可如果一个人关起门来,大吃大喝,荒淫无度,他便是个无德行的人了;那么反过来,他若有相反的品质,也就是个有德行的人了。这却是我不能同意的。倘若这个人具有您说的这类缺点,这是个很坏的人,但是这些丑事既然无害于社会,对于社会来说,也就无可非议了。

可是设想一下,若他到社会上胡作非为,则是作恶多端了,但如能说这个荒淫无度的人却很可能是个坏家伙,则不可以说,那个饮食有节、清洁干净的隐士一定是个好人,因为社会上恶德有加无减,美德却日渐稀少。

德行就是一个人美好的品德的体现。一个拥有德行的人获得的不仅仅是内心的平和,还将获得他人对其德行的尊敬。

达·芬奇说:“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美德可以让心灵变得愉悦而坚定,心灵被美德占据,一切污秽和邪恶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生命也将永远不会枯萎。

生活中,人们推崇自制、善良等基本品质,因为它们是一种美德。这些美德,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熠熠的光芒,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观照和激励。正因为我们有了对美德的盼望,探索的脚步才时刻充满力量;也正因为有了美德的滋润,我们才永葆希望之源的常青;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信念和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青少年处在成长的阶段,更应该培养决定自己一生的优良美德。这样你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要知道,一切美好的品质和本性,像来自纯净之地的和煦春风,吹进了人们的心扉,不知不觉地我们的心灵就与一切美好的事物拉近了,对它们有了天然的亲近之感。在成长的岁月中撒下一颗颗“美德的种子”,有一天,当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并为你带来丰硕的果实时,你便能够尝到人生的美妙和甘甜??

名誉

德国叔本华

由于人性奇特的弱点,我们经常过分地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只要稍加反省就可知道别人的看法并不能影响我们可以获得的幸福。

所以我很了解为什么人人都对别人的赞美夸奖感到十分的快乐。如果你打一只猫,它会竖毛发;要是你所赞美的正是他引以为傲的,即使这种赞美是明显的谎言,他仍会欢迎之至。

只要别人赞赏他,即使厄运当头,幸福的希望渺茫,他仍可以安之若素;反过来,当一个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自然、地位,或是环境的伤害,当他被冷淡、轻视和忽略时,每个人都难免要感觉苦恼,甚至极为痛苦。

假使荣誉感便是基于此种“喜褒恶贬”的本性而产生的话,那么荣誉感就可以取代道德律,而有益于大众福利了。可惜荣誉感在心灵安宁和独立等幸福要素上所产生的影响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所以就幸福的观点着眼,我们应该制止弱点的蔓延。

自己恰当而正确地考虑及衡量某些利益的相对价值,从而减轻对他人意见的高度感受性,不管这种意见是谄媚,还是会导致痛苦,它们都是付诸情绪的。如果不照以上的做法,人便会成为别人高兴怎么想就怎么想的奴才——对于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很容易。

因此,将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和他人眼里的价值加以适当的比较,是有助于我们幸福的。造成他人眼中的价值的,是他人意识,是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连带对此形象的想法。这种价值对我们存在的本身没有直接的影响,可是由于他人对我们的行为是依赖于这种价值的,所以它对我们的存在会有间接而和缓的影响。然而当这种他人眼中的价值促使我们修改“自己心目中的自我”时,它的影响便直接化了。除此之外,他人的意识是与我们漠不相关的,尤其当我们认清了大众的思想是何等无知浅薄,他们的观念是多么的狭隘,情操如何低贱,意见是怎样偏颇,错误是何其多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就更不重要了。

当我们由经验中知道人在背后是如何诋毁他的同伴,只要他毋须怕对方也相信对方不会听到诋毁的话,他就会尽量诋毁。这样我们便会真正不在乎他人的意见了。只要我们有机会来认清古今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晓得,在乎别人便是太尊重别人了。

俗语说,道法自然,名誉也是如此。真正的名誉,是我们人格、品性、行为、价值、心灵气质的最完美的装饰,抑或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名誉,绝不带有太过明显的功利色彩,也不允许有矫饰的成分。建立在虚荣心和面子上的名誉,就像是将人生的大厦建立在虚浮的流河之上。当虚浮之名誉一旦历经生活的考验,便会如枯萎的鲜花一样,变得毫无美感而缺乏应有的鲜活??

德行的嫁妆

英国休谟

当一个人反省内心,发现那些最骚乱的激情都已经变得正确、和谐,发现各种刺耳的杂音都已经从迷人的音乐中消失,那该是何等的欣慰!

德行的酬劳在哪里?我们常常为它付出生命和幸福的代价,大自然又为这种重大的牺牲提供了什么作为报答?哦,大地之子啊,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位圣洁女王的尊贵吗?当你们目睹她迷人的丰姿和纯正的光辉时,莫非还真的想要一份嫁妆吗?

不过我们要知道,大自然对人类的弱点一向是宽容谅解的。她从来不会让她宠幸的孩子一无所获,她为德行提供了最丰富的嫁妆,然而她小心提防,免得让利益的诱惑引起那些求爱者的兴趣,而这些求爱者对如此神圣超绝的美的朴素价值其实是漠不关心的。大自然非常聪明,她所提供的嫁妆只有在那些业已热爱德行、心向往之的人们眼中才具有吸引力。荣誉就是德行的嫁妆,就是正当辛劳的甘美报酬,就是加于廉洁无私的爱国者那思虑深重的头上或是胜利的勇士那饱经风霜的头上的胜利桂冠。有德之士靠着这种无比崇高的奖赏的提携,蔑视一切享乐的诱惑和一切危险的恐吓。当他想到死亡只能支配他的一部分时,就连死亡本身也失去了它的恐怖。不论是死亡还是时间,不论是自然力量的强暴还是人事浮沉的无常,他确信在人群中他会享有不朽的声名。

一定有一个支配宇宙的存在者,他用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使互不调和的因素纳入正义的秩序和比例。且让那些好思辨的人们去争论吧,去争论这位仁慈的存在者究竟把他的关注扩展到多远的地方,去争论他为了给德行以正确的酬劳并让德行获得全胜,是否让我们在死后还继续存在。有德之士无需对这些暧昧的问题做任何抉择,他满足于万物的最高主宰向他指明的那些嫁妆。

他无比感激地收下为他备下的进一步的酬赏。然而如果遭受挫折,他并不认为美德就只是徒有虚名。相反,他正是把美德视为自己的报偿,他欣喜地感受造物主的宽宏大量,因为是造物主让人得以生存,并赋予他这样的机会,从而学会了一种极为宝贵的自制。

德行,是我们一生中最执著而至高的追求。有德之人,具有无穷的智慧与力量,能改变世界的本来轨迹,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正面的作用。把追求崇高的德行当成人生目标的人,他所能获得的最高奖赏将不仅仅是德行本身!

不负

中国孙盛起

那是几年前的事。有位朋友过生日,事先发了许多帖子,约定他生日那天晚上在一家舞厅聚会。可是天公不作美,那天从黄昏起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没有丝毫的犹豫,打起了伞匆匆去赴约。到了舞厅,只见里面空空荡荡,聚会的人除了我以外,一个也没来。我要了一杯啤酒独饮,坐等了几十分钟后,觉得确实不会有人来了,这才慢慢而安心地溜达回家。

第二天遇到同样接到帖子的一位,他问:“昨晚你到舞厅去了?”我点头,他奇怪:“下那么大雨,你还去了?”我也奇怪:“不是约好的吗?怎么能不去?”既然约好了,就要履约,我觉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尽管我和过生日那位仁兄关系很一般,说是好友实在有些勉强,充其量属于有事才拉来凑数的那一类。我知道,我俩并不会因我的冒雨赴约而要好起来(现在我早已没有了他的消息)。我之所以那样做,仅仅是为了不负:不负于那张帖子,不负于他能想起我来——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凑数的。

让我突然想起这件几乎要忘却了的事情的,是我家楼下一个西服店的裁缝。裁缝是个浙江小伙儿,因我每天都要打那店前路过,所以和他渐渐熟了,闲来总喜欢到他店里坐坐。有件事我早已看在眼里:每次西服挂完里子要封口时,他总要费力地把衣服里子从那开口处翻出,然后拿出一把小剪刀,仔仔细细地剪上面的线头。

有一天我忍不住了,终于对他说:“那些线头何必剪呢?把封口封住,就算到这件衣服穿旧扔掉也没人能看到里面。”他淡淡地一笑:“别人看不到,我能看到,要是不剪,心里就老是不舒服。”他的话让我咀嚼良久,不知怎么就忽然想起几年前的那次赴约,于是恍然明白:他的心情和我那时一样,仅仅是为了不负——不负手艺,不负于心。其实他未尝不知,他剪那些即使不剪也永远不会有人看见的线头,既不会使西服挺阔一分,也不会因此而招徕顾客(没过多久,他就因生意清淡而关门了),可是这样做了之后,他就心里踏实,就觉得可以坦然地面对顾客了。

这个世界上,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很少,也没有几件值得我们喊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壮语的事情,倒是不负——不负于友谊,不负于诺言,不负于责任,不负于爱以至生命,却是我等芸芸众生时刻要面对的,也完全能够做得到。这种不负和功利无关,即我们并未指望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它只关乎一个人的品行,甚至仅仅是心境。抱着“不负”之心生活,未必能得到“不负”的回报,但这有一个天大的好处:能使自己活得无愧,活得心安理得。仅就心情而言,无愧该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做人最重要的是言而有信,说话要算话、言行合一。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应允别人的诺言必须要实现,不管他人是否看到,在你的心里却有一双眼注视着这一切。如果你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你就会无愧于你的心灵,否则,你必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严于律己

美国弗洛姆

只有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不在人类身上上演,人类相食相残的悲剧才会谢幕,真正的人的历史才会开始。为了促成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我们同类相食的方法和习惯是多么的罪大恶极。即使充分意识到了,但如果不同时进行公平全面的自责,也仍然是于事无补。

自责绝不是抱歉所能代替的,它要远远超出抱歉所能表达的内涵。真正的自责和随之而来的耻辱感是可以防止旧的罪行一次次重复的唯一的人的情感。哪里缺少了自责,哪里就会出现没有犯罪的幻觉。但是,人类历史上有哪些地方出现过这种自责呢?以色列人为他们对迦南部落施行的灭绝种族的屠杀自责了吗?美国人为几乎彻底消灭了印第安人自责了吗?几千年以来,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体制中,它准许取得胜利的人无须自责,因为权力有时是可以取代权利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坦白承认,由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同代人或我们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无论是我们直接去干的,还是其他人干的,我们都曾对这些罪行冷眼旁观。

这些罪行应该在公开的典礼上宣告出来。罗马天主教堂给个人提供一个机会,让他忏悔自己的过错,以便听到良心的呼唤。但我们应该明白,个人的忏悔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因为它不需讲出由一个团体、一个阶级、一个民族,或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不听从于个人良心指示的主权国家所犯下的罪行。如果我们不愿做“民族罪行的忏悔”,我们就不能依然采用我们的老办法,敏锐地注视着我们的敌人所犯的罪行,而对我们自己的人民所犯的罪行视而不见。

篇二:激励你一生的经典散文_序言

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我们根本无法预料要经历多少坎坷。在每一次的成功背后,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假如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然而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鉴于此,我们编著了此套《青少年好修养大课堂》,作为青少年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激励和丰富自己的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目标而奋斗。

《激励你一生的警句格言》——从名人的警句格言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激励你一生的成功法则》——从他人的成功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激动人心的演讲,塑造人生的丰碑;??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是如此,人生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并不在功成名就之时。”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也是一切人生理念的思想基础。

篇三:青春励志散文__青春的自白

青春的自白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在世俗的成规下,勇敢地前进。

-----------------题记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青春,在嘲笑着我们。它嘲笑我们不懂得珍惜,嘲笑我们的世俗,嘲笑我们的懦弱。我们或许有无奈,但在青春的准则下却容不得你为自己便解。我们只能看着它带着鄙夷的目光,在有生之年里离我们远去。

青春,如此美好。但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的青春逝去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发掘。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当初的时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黄金,而我们却走的太匆忙,忘了低头看看,脚下这边金灿灿的土地。

青春,令人寻味。花儿曾经在枝头绽放,美得让蝶流连,让人赞叹,但花儿知道,再美的生命也会有渐衰的容颜。同

样,再美的青春也自有消失的一天。不禁感叹,既然青春终究会失去,又何必在乎曾经拥有呢?

我不解。

这个年代的青春,无法被发掘,无法被品味,无法被正值青春的孩子们深深地印在脑里,刻在心里。人们强调青春的美好,却忘了美好的青春若不细细品味,那与垂暮之年又有何分别呢?

处于青春的我们,早已被生活的枷锁牢牢的束缚起来。世俗的成规我们没有办法打破,我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沉默,选择屈服。习惯了从小到大的无形的竞争,每走一步都忐忑不安,崎岖的人生路,我们却要面带微笑的把它踩平。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

就连我自己都开始习惯这一切,连自己内心的变化都没有改变。习惯了在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未雨绸缪,习惯了在青春的日子里没有青春。这个世界,多看一眼都不行。一个人走在街上,心却在千里之外。脚踩着片片落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对我来说,却如履薄冰。无处不在的竞争,我的心开始敏感,开始抽搐,生活中仿佛草木皆兵,我唯恐落后,害怕失败。因为落后了,失败了,就意味着自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所以,为了所谓的前程,我们必须马不停蹄,必须

争分夺秒,却忘记了,在我们的心底深处,曾有着这个时间最美好的词汇——青春。青春在我们的心底苦苦挣扎,然而却被遗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只因我们都忘记了它。压抑着的心无法释放,灵魂深处有又充斥着嫉妒的忧伤,这就是如今青春的最佳注释。

青春,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美好的情感。但美好过后,终究只剩下割舍不掉的伤怀。看惯了繁花似锦,最后却害怕花的凋零。这就是可悲可怕之处。我不愿面对,也不敢。青春在时间的伴随下,匆匆溜走。我曾深深的思考,我的青春到底在何处?我的青春到底是何种美妙?但未曾留意过青春的我,却无从而知。我曾试图去抓住它,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因为,我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的我,即滑稽,又可笑。

然而,我却忽视了这一点,我的青春,一直都在。星云法师在他的佛法中曾说到:一池落花,两样心境。忧者,怜惜好花凋零的无奈;乐者,却喜花果将熟的丰收。的确,秋季无情的风,会定时带走无数的翠绿,会定时捎来无数的感伤,但我们又何须焦虑,何须着急呢。这是命运的另一种恩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论这个

世界如何改变,哪怕我们的青春真的是“一池落花”,只要我们拥有那盼果之愿,我们就不再孤独,不再害怕。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席慕蓉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平凡的字眼里却透露出无限的感概。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

这是莎士比亚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是沉沉的惋惜,却道出无数人的忧伤。

青春,是一首肆无忌惮的狂想曲。

这是我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这正是我所遐想的。仓促,短暂,狂想,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它们就像一条条河流,密密的交际在一起,涓涓的流过我们自以为成熟的心灵,最后汇聚起来,形成我们庞大的青春。而我呢?我的青春呢?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在世俗的成规下,勇敢地前进。(信息情报室 言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