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五年级作文走进西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5:14:27 小学作文
五年级作文走进西部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致西部小朋友的一封 信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致西部小朋友的一封

致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西部的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叫姜周晨,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综合农场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开学以后,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的“走进西部”,我是多么向往西部地区啊!在《草原》一课中,我了解到西部如画般的风景,热情好客的主人。在《丝绸之路》中我了解到了西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白杨》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体会到了西部建设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是,我同时也知道了,西部还非常贫穷、落后。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因特网上给我们看了你的生活环境的图片后,我惊呆了:你的生活环境竟然那么差!

我曾以为全世界的小朋友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快快乐乐的上学。当得知你们贫困的生活和你们盼望上学的心情,我知道我想错了,生活在遥远贫困地区的你们,并没有富裕的家,也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上学。我感到心中有只小鹿在乱撞,总是忐忑不安。你们的本子双面都写得满满的才肯不用,你们的铅笔要用到抓不住了才肯不写,你们的衣服不知补了多少次,你们总是处处不忘节约,你们就是绿色小天使。想到这里,我的脸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我和我的同学们准备和你们那里的小朋友们开展“手拉手”活动,对于这次活动,我的想法是:首先,我们通过书信建立联系。我们先给你写信,你们收到后一定要回信,介绍一下你们那里的情况。比如学校的环境,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在书信中交流,互相了解。

然后,我们会发动同学搞募捐,向你们捐一些需要的东西,如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和学习用品、钱。通过邮局来寄给你们。我们还会在升旗仪式上请校长呼吁全校同学来帮助你们。

西部的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有什么话你可以尽情地向我们诉说,我们会细细的聆听。因为我们是好朋友,超级好朋友!

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你们的朋友:晨

2013、3、26

篇二: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习作一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走进西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设计和讨论和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并开展活动,从而增进对彼此的相互了解。这次活动是学生自己设计并付诸实践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策划与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随后安排的“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同时也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交往的范围不广,缺乏手拉手的对象。本次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同远方的同龄人取得联系,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2、准备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2、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3、组织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⑴ 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⑵ 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⑶ 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教师提供联系地址: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 ,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2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

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

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

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

??

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3、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3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学生讨论。(2)出示:

2、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交流充实

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修改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四、誊写邮递

1、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2、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 。

3、邮递出去。

习作二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难忘童年》,与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刚读了关于童年的诗和故事,转而讲自己童年的故事,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又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了生活。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图中表现的是关于孩子们进行小足球比赛的一个场景。图中只有守门员和观众,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意在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图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教学目标

1、 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设计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

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4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选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交流、评选最佳

1、教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交流完之后,我们要评选一次故事大王。看看是今天的故事大王,好吗?最后,老师要根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教师提示方法:①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②要注意说的表情和姿势,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交流。学生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4、评选故事大王。

5、评选最佳评委。

第二课时(习作训练) 5

篇三:走进西部

美丽西部

陈朝菊

本组说明: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十册第一组课文:《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阅读的基础。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同步阅读教材。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让我们先回顾第一组学过的课文,(CAI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学生说出这一单元的主题“走进西部”。)今天,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走进西部”几个字)再次走进西部去感受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西部的历史文化、学习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相信你们会用精彩的阅读交流,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我们随第一组课文走进西部,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还想再次走进西部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知识树) 《草原》:风光秀丽《丝绸之路》:灿烂辉煌

《白杨》:无私奉献《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创造奇迹

三、阅读概览

1.(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几篇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的文章。前几天,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题目:《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老师还请同学们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现在,请把你的阅读体会和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附(群文略读记录(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表)

2.这几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学生交流,概括出文章的梗概,教师引导并提炼出关键词。)

《黄河魂》:“我”看到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整个身心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它所向无敌,无坚不摧,势不可当,博大精深,仿佛要把我给吞没了。

(关键词:磅礴气势)

《神秘的罗布泊》:曾经令人叹为观止的绿洲文明居然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键词:神秘消逝)

《绿色的宣言》:荒凉、贫瘠、寂寥的戈壁滩,星星点点的绿色在闪烁,她们绽吐着希望的色彩,透露出生命的信息。

(关键词:顽强蓬勃)

《藏羚羊过马路》:“我”目睹了藏羚羊过青藏公路的全过程,看到了藏羚羊迁徙中能面对青藏高原最恶劣的自然环境,却面对一条人类构筑的公路那样恐惧、悲伤、软弱和绝望。

(关键词:敬畏生命)

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得认真,体会得也很深刻!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这八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民族风情以及大自然引人的神奇魅力,你们的学习体会已经让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了。

四、片断分享

孩子们,当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时,一定有不少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大家读读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也给大家分享分享你喜欢的理由。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但是在你读之前,请邀请大家把书翻到最你最喜欢的地方。 (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体会。)

1.《黄河魂》

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霎那,争个你低我高。

来了!来了!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

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挡。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

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壶口瀑布的势不可挡和排山倒海的磅礴之势。)

2.《神秘的罗布泊》

在罗布泊,8级以上的风每年多达80次。狂风突袭时,黄沙滚滚,流动的沙垄、沙丘翻滚向前,沙粒漫天飞舞,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沙尘暴遮天蔽日,侵扰着许多地区,并且已殃及首都北京。有一种黑风暴,在罗布泊腹心地带形成,它卷起黑色的碱土,像恶魔一样在这死亡之海上游荡。

当匈奴的铁骑踏入罗布泊地区时,楼兰人大约建国400多年了。他们在这里建设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绿洲文明。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麦浪翻滚,牛羊成群。楼兰城就建立在罗布泊的西面,城内绿树成荫,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当时的楼兰是兵家必争之地,整天狼烟四起,白骨遍野,楼兰城就像一个煎饼,经受着匈奴和大汉的双重炙烤。

然而接连不断的战火和地貌的变迁,使楼兰城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公元3世纪左右,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其下游河床突然被狂风吹来的沙尘淤塞,河水被迫改道南流。从此绿洲得不到水源灌溉,草木枯死,人口迁移,昌盛的楼兰城也神秘地失踪了。

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罗布泊消逝了,你心情怎样?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