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国学讲座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14:32:40 体裁作文
国学讲座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国学讲座感想

高级(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翻译学院 2009级3班 0923010329 程 波

国学讲座感想

对于国学的真正了解是从上了黄世坦教授的国学讲座开始的,以前只知道国学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对它没有多少的了解,也没有将它联系到平时的各个方面,不过现在知道了国学有多么博大精深了!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国学讲座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以后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另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学好国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高翻学翻译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你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国家文化都不了解或知其甚少者,又怎能去学好另一国家的语言?又怎能做好这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工作?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他人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三是孝道及感恩的重要。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不能缺少孝道了,孝道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的。子曰:“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人心在哪里,时间才会在那里。我们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即,父母恩,师生恩,国土恩,众人恩。为什么要报父母之恩?

那叫生之恩,养之恩。生育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父母,我们就不会长不大,多么大的恩德;为什么要报教育之恩?因为没有教育,我们就不会认字,没有教育,我们就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但是我们想想:从小到大,这些人有哪个人,吃过我们一块糖;哪个人吃过我们一块点心。为什么要报国土之恩?因为文化传播可以没有国界,但是企业家,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最后度一切众生,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天天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党比如成母亲,把黄河叫母亲河,我们把山河比喻成母亲,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把道德经比喻成母亲。一个人连孝道都没有,没有爱心的人,他如何去爱国家,爱党,爱他自己,爱他的工作呢!汶川地震后世界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官员叫父母官,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叫子弟兵。我们要时刻对这些最可爱的人心存感恩之心。

身为当代一名大学生,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我为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在我看来,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份神圣的责任,更是我们语言类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崇高理想之实现指日可待,那就让我们一起为民族之复兴添砖加瓦,为中华之崛起贡献力量吧!

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2010-6-29

篇二:国学讲座有感

国学讲座有感

教育学院 11级 应用心理2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诵读国学经典能让我们品悟中华文化;能传承民族精神;能涵养自己的修为。可以让我们承继民族智慧,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皆备的人。此次,苏兴教授以《弟子规》为主线,为我们开了一堂不一样的讲座。

通过苏兴教授对《弟子规》的讲解,让我更加懂得了孝顺、博爱、谨慎、讲信用。有父母、爱亲人,继而才能关爱每一个人。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才会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不会变成一个危害社会,让人唾弃的人。《弟子规》还让我明白了友善、礼让,生活上不要挑三拣四。不要把长辈对自己的疼爱当成是理所当然,养成骄横的坏习惯。衣服不再于华丽,而应注重整洁;要看轻财物,少计较个人得失。学会礼让,宽以待人,严与律己;多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我们的心胸会变得宽广,生活会变得快乐甘甜。 诵读《弟子规》,让我领悟了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还要实实在在的做到。不要养成浮华的习性、马虎的习惯;在学习上要多下功夫,不要做一个半罐水响叮当,一个一知半解的人是攀不上了科学高峰的,从点点滴滴做起,滴水能穿石。

《弟子规》让我在言简意赅的文字里,休味到它丰富的内涵和深遂的哲理;里面的不少至理名言深深印在我心里。它让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在诵听圣人的教诲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苏兴老师的话不仅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还让我增长了许多国学知识及社会问题。 苏兴教授将传统文化融入于现代生活,用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造福于现代社会,他的热情,通古晓今,融会贯通,感染了我们。

讲座期间,苏兴教授对现代人的情商做了一个简单的剖析。我认为情商和智商的关系事实上很简单,高情商,高智商的人,他的一生必定是一帆风顺的;高情商,智商一般的人,他的生命中十有八九有贵人相助;低情商,高智商的人,大多是怀才不遇,最终郁郁寡欢。 生活本身就是财富,生活就是我们修养培养的大熔炉,我们要用心去体验我们的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个人形象等等。有时一个人的修养不只代表我们个人,还体现了我们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素养等。

苏兴教授的精彩演讲为我们展示了儒家、道家的精髓,使得我们重新审视国学与当今社会的密切关系,他的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通过这次对国学学习,明白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应该做有修养,懂孝道,好心态,广交友,有知识,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人,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我将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这些理论。锤炼个人价值、凝塑自我魅力。

篇三:国学讲座观后感

孔子 52姚惠媛今天,我们利用下午第一节语文课观看了一节有关于“孔子”的文学讲座。讲座十分生动,主讲赵老师也很幽默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一生是这样的:从15岁开始有志读书;30岁而成家立业,40岁则没有疑惑,50岁则听从上天的安排......讲座结束时候,我对这位我只听说过的圣人有了很大的认识,我相信只是我这一生受益不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