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做坚定的真话拥戴者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18:37:28 单元作文
做坚定的真话拥戴者作文单元作文

精选作文:做坚定的真话拥戴者作文

做坚定的真话拥戴者

南风

    今天在早市买菜时见有新鲜青尖辣椒上市,很是喜欢,问了价格,决定将余下的全部收购。老乡称斤两时,我随口问了句:辣不?老乡回答:不辣。并自信满满地说当下市场上的尖椒都不辣。不辣还叫辣椒?我不信,试着将折损的半只放在口边,果然闻嚼皆无味。很是遗憾地放弃。 

   于是想,真话真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又于是想起为什么说真话不易,因为有些真话可能会令人不悦,甚至葬送前程;而为什么很多人爱说假话,因为可以皆大欢喜。比如对一个新生命的未来预见,一群人说,这孩子长大肯定前途无量,某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死。前者自然家长听了舒服,后者虽是自然法则,是真话实情,但任何人听了都会动怒。所以真话不是不能说,是怎么才能说得让人爱听。否则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小学二年级时,尽管会写的字不多,却仍以书面形式给老师提意见,诸如上课抽烟,痰吐在教室,偏心班长,迟到了可以不喊报告破门而入之类,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我的学习委员职务被革除一个月。五年级时,因为太想做个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就向老师检举揭发一个女同学偷别人树上桃子的事。结果那学生被没收了红领巾,而我被父母狠揍了一顿——那是我的邻家之女,人家把状告到了我家长面前。中学时,我仍“恶习”不改,对语文女老师整板整板进行笔记抄写而讲课甚少的情况大为恼火,曾说给我较为敬仰的另一位语文老师,不料,却被正好回办公室的女老师听到,她能做的就是将我期末试卷原封不动地弃之一旁,把我的期中成绩平均了一下,判了我个不及格,而事实上我这门功课一直稳居班级第一。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直到今天,我仍难以做到“口吐莲花”,习惯性地做坚定的真话拥戴者,所以我爱杂文——杂文是说真话的,且真话说得有理有据有节。我最喜欢鲁迅式的杂文,那些软绵绵甜蜜蜜的所谓杂文不叫杂文,叫闲文。能说真话,敢说真话,遇见不平的事不说两句心里就堵,亦不会因对方身份地位的高贵而对其唯唯诺诺、卑躬屈膝——读杂文让我具备了这样的气质,我因此对于写出了这种杂文的作者们心存感激。家人说我说话“爱冒傻气”,所以我一辈子只能在小科员的岗位混,但我问心无愧,活得安心,过得踏实。 

   我想,芸芸众生之中,总是需要有人敢于替小民仗义执言的。杂文作者就是这个为大众小民出头者,敢于指出社会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警醒和督促社会管理者解决问题。 

   尽管讲真话要付出代价,但它毕竟可以让我们知道事实和真相。一个谎话连篇、阿谀奉承的社会是可怕的。杂文作者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而有了这个孩子,这个世界就永不会被虚假所淹没。 

   向杂文作者致敬,向杂文致敬! 

篇一:作文训练——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训练——说真话抒真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活动一:读片段,着眼选材和立意

片段一:窗外已是乌云滚滚,马上就要下雨了,一会儿放学,我怎么回家?我坐在教室里,不停地往窗外望。妈妈的身影出现了,她拿着伞,全身都湿了,她是冒着雨给我送伞的,她让我出去拿伞,接过伞,我回到教室,心里美滋滋的,妈妈真好!

片段二:记得小时候,雨特别多,放学路上妈妈牵着我的手,步步小心翼翼,生怕把我溅湿。当时我不懂,总是用力踩着脚边的污水,每一次都弄得妈妈一身脏。可妈妈总是摸摸我的头说:“开心就好!”而每当我回家,总看见妈妈的半边身子湿了,我总是笑着说:“妈妈真笨!”

两则片段都是写母亲为“我”送伞,哪一则更加真实?

选材“真”立意“深”

活动二:读作品,品语言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子女的背影,渐行渐远。

——题记读着朱自清的《背影》,我想起了你。

小时候,你总对我说“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你要做我们家的凤凰”,终于我不负你的期望,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离开了养育我15年的故乡,离开了朝夕相伴的你。看着你有力的双手,将一个个行李搬上车,阳光把你的身影拉得老长,我享受着你身后那三尺一寸的阴凉,仰视着你高大的背影。临行前你塞给了我一叠厚厚的学费,再三叮嘱“要好好和同学相处,努力学习。”看着你强忍的泪水,倔强的我就算有再多的恐惧,仅挤出三个字“你放心”。

1.文章用

精彩片断品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幻灯片10

1.细节描写要有生活气息,表现生活真态。

2.细节描写要抓住动情处。

3.在细节描写中穿插议论、抒情,使文章更有情味。

4.细节描写在写人、绘景时力求真实、生动。

活动四:写作实践学以致用

题目: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

2.要以记叙为主,记叙事件完整、清楚,详略得当。

3.结构上首尾呼应,内容上有真情实感。

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郁闷、后悔、惭愧、激动、生气、内疚等,这些词语的选择,决定着文章的内容。

2.“那一次”,限定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可采用倒叙的方式。

3.要注意文题中的“我”,文章需用

篇二:说真话作文讲评及范文

说真话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

(1)请你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你某次说真话的经历。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议论的方式表达对说真话的思考。

要求:从以上两小题中任选一题,自定立意,以"说真话"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解题策略

举出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举出典型的“说真话”的事例,鼓励大家在生活中说真话。针对所举事例,细致分析,找到事例和论点的衔接点。

切入角度一(记叙文):

选择

有时候,说真话真难。搭乘着思绪的小船,划呀划呀,我又来到了那一天,让我记忆新的一天。

枫叶染红了那个季节,似蝴蝶般,曼舞在天空。清晨来临,露

珠也在枫叶上跳动着红光,我的心也像露珠一样充满热情,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一天。

“嘿,今天我来晚了吗?”我蹑手蹑脚地溜到我的同桌背后,不怀好意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突然放大嗓子喊道。

呵呵不出所料,他果然被吓了一跳,在他手中挥动的红色铅笔也被弹飞了。

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的创作“枫叶图”准备参加学校的才艺展示。他捡起画笔,注意力又转向了桌上的画纸,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露出了一副渴求的表情:“我的好同桌,可不可以给我看

下页

篇三:真话作文

说真话抒真情

——论中学生作文“说谎”问题

(刘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2110053)

摘要: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因而,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想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中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活动。然而,现实中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存在着严重的“说谎”现象,内容虚假。面对分数的量化、生活经验的缺失以及成人的过多干预使学生的作文中呈现出严重的“假、大、空”的问题。针对这些原因,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放宽选题要求,改变根深蒂固、老套、公式化的评价语。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有勇气说出心里话,从根本上扭转现实学生作文“说谎”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说谎;说真话;抒真情

SpeakthetruthExpresstruefeelings

——Discusstheproblemofthemiddleschoolstudents’composition"lying"

LIUJie

Abstract:Apersonwritingabilityinfluencesanindividuallanguageliteracy.Therefore,forthestudents,toimprovetheirChinesequalitymustconstantlyimprovetheirwriting.Students'

writingistosee,hear,thinkofcontentorexperiencethings,expresswithproperwords,thisisakindoflanguageabilityofpracticeactivities.However,inrealitywestudentsthereareserious"lying"

phenomenon,falsecontent.Facingthelossfractionwerequantified,lifeexperienceandtheexcessiveinterventionoftheadultserious"false,big,empty"

problemspresentstudents'

composition.Forthesereasons,asteachersshouldtaketimelymeasurestocontrolthe.Encouragethestudentstosaythetruth,toexpressthetruth,tostimulatetheirinterestinwriting,torelaxthetopicrequest,changetheingrained,old-fashioned,formulaevaluationlanguage.Toprovidestudents

withanopenspace,letsthestudenthavethecouragetotellthetruth,toreversetherealstudentswriting"lying"

problemfundamentally.

Keywords:composition;

lying;speakthetruth;

expressthetruefeelings

引言

2011年《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①然而,在学生的真是写作中,“假、大、空”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假”。有人认为,学生在作文中不说真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当今社会的诚信危机。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写真话?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愿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何种策略去解决这一问题?

一、中学生作文“说谎”现象面面观

《中国青年报》上曾刊登了一记者的专稿——《关注中小学生作文》,在文中记者写到:在一次和中学生的交流会上问道“谁在作文中写过假话”,然而在座的20多名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当记者问道原因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乐意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他们表示,老师就喜欢一个框子套出来的的作文,甚至有的老师告诫他们,如果自己随心而写,有可能作文就得零分,那样你就完了!这一问题一登出来就引起了大家引论纷纷,无不表示对学生的教育担忧。

记得曾经有位老师布置作文作业,题目定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位同学的作文中写道:他是一名司机,为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送一名生病的小孩去医院而耽误了自己孩子的生日晚餐,等他回家时,孩子和妻子为了等他在餐桌前趴着睡着了??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假话,一个初中生怎么可能是一名有妻儿的司机呢?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在作文中“说谎”现象越演越烈,这类作文有时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闹出大的笑话,但是笑完以后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学生为何在作文中“说谎”?

钟启泉和倪文锦先生都曾提出“为自己写作”,“要求学生写作应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写出真情实感以培植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思维。”同样,朱绍禹先生也说:“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写作教学也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所谓的写作个性是指学生在写作中的个性化表达。主要体现在学生写作时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①其实,写作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做人要真诚,感情要真挚,不做作,不虚假。同样,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对于中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学生作文“说谎”的原因

学生作文要不要说真话,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这是毋庸置疑的。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希望看到的作文。问题是:我们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不写真话呢?

(一)考试制度的禁锢曾经看过这么一段采访,受访对象是一位参加圣陶杯作文大赛的女生,她说起自己的经历:“作文大赛的题目是《我最想生活的时代》。我开始写的是,我最想生活在苏格拉底时代,因为那时候思想非常自由。可带队老师告诉我这样写不行,太消极,不乐观。应该让人从你的文章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我知道,老师那么教我,是想让我能够在比赛中获奖,虽然,那不是我想说的话??”②

从上述事例,我们不难看出:现行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求实、求真的精神。考试作文题怎么出,老师就怎么指导,只要能考上学校就行。于是,小学瞄准初中,初中瞄准高中,高中瞄准大学,路子越走越窄。为了适应考试的①

②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251-264解放日报集团网.《作文为什么不能写真话?老师告诫写真事你就完蛋》.http://news.163.com

要求,为了确保作文“基本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四平八稳,思想内容大同小异,基本格局千篇一律,形成了地道的“新八股”①。此外,为了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学生大多时间都被用来背诵课文,抄写作业,海量的课业任务让他们没有空暇时间走出教室、走向自然、感悟生活,他们没有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因而,在写作中,他们心中没有文学积淀,无话可说,只能生编硬凑以完成写作任务。试想:没有素材来源的作文,何以说服人?没有实践的铺垫,怎能说出真情实感?

(二)过分强调高标准、高统一关于这个原因主要是针对某些老师而言的。统一是一件好事,但是统一总是相对的、暂时的,特别是在作文领域里。世界的丰富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任何事物都有个“度”,掌握不好“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师过分强调统一只能是使学生的文章僵化、生硬,学生即使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碍于“统一”的标准而不敢去表达,将自己的观点扼杀在脑海中,这样于无形中造成了他们的文章总是笼罩着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同样,这也不利于师生双方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诚然,高要求、高标准也不是坏事。但是“高”、“严”落实到不同的学生身上应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于写作能力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过分高要求、高标准反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长久下去,导致这些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对自己的作文停留在完成作业任务的层面,作文再也不是他们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空间。

(三)作文与现实脱节

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也就是说,创作的来源是生活实践,只有立足现实生活,才能从生活实践中获取创作素材。一代语言大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到处都可以学语①刘中黎.《写作教学设计的误区——从“作文说谎”谈起》[J].语文建设,2012

文。”因而他也强调观察、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不仅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只有在社会里,他们才能体验人生百态,才能对种种的社会现象有所感、有所思,才能有自己的真实想法。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都为了分数去服务,“一切向高分数看齐”的现象将学生们社会实践的时间剥夺的所剩无几。学校、老师要分数,家长要分数,为了取得高分数,学生不得不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常常感到生活很枯燥、很平淡,他们不懂得如何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别说用心去感受,他们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的经历,他们脑子里没有可用的事实素材,因此,在面对作文时,他们只能选择主观臆造材料,素材是想出来的,想法是无中生有的,因而难免不出现“说谎”。

(四)成人干预过多

小贺是个初二男生,有次寒假他和家人外出旅游,在外省的一个小镇赶集时,他看到当地有几个税务人员戴着墨镜,对卖东西的农民又打又骂地要钱,十分生气,就写在作文中。结果作文本发下来后,被老师批改得一无是处。老师把小贺找去,说:“那么多好事,你为什么不写”老师还告诫他:“要是毕业考试时这样写,就完了”。

教师和家长等成人对学生的作文干预过多,学生的作文中经过成年人的指导的痕迹过重。前不久某学校一次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冠军的一个二年级学生写的一篇作文。内容大体是讲:周末,爸爸妈妈带她去爬山,山上有一个小亭子,亭子旁边是开满鲜花的果树,看到此景,她不禁眼前浮现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一幕??这一文章惹来大家的争议,多数家长都认为这不是一个小学生能够写出的文章,有作弊之嫌。因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这篇作文是该学生作弊而为,也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既然没有证据说明这是替写,那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的作文写到这种水平不得不让你佩服,但是佩服过后我们不得不想,这肯定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成人的指导下,她才能有这么深的感悟,那么,这种知道是不是有过重之嫌呢?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得高分,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的真实表达、说真话被成年人认为没有文采,不具体,没有新颖性,因此,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说真话、抒真情,写出文道俱佳的好作文

说真话、抒真情,写出文道俱佳的好作文作者:王梅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

3.抒情牵强。写景的文章应该是景中生情、情中有景,做到情景交融。而小学生笔下的写景文章,在描写景物后,情是强加上去的,是写景的附属部分,多数是一句话。如写秋天的文章,多数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写上一句“啊,秋天真美!我爱秋天!”究竟这个“秋天,我爱你”的情源自哪里,字里行间找不到答案,看不出景美、情真的优点,景没特质、情没真情且牵强附会,这样的文章在小学作文中数不胜数。

4.文章波澜不惊。一篇写景文章应层次分明,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怎么写、再怎么写,所描写的景也应富于变化,否则,文章的意境差,浮于表面。在高年级,写景应注意到在写景中有感而发,在描写后注重点睛,注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1.捕捉奇景,抒发真情

所谓捕捉奇景,是指在写景文章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景物的具体特点,善于从景中找到“奇特”之处,或不同之处,最好能设计或要求学生“一题二写”“一题多写”“一景二写”“一景多写”,然后,“抒发真情实感”,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而展开有目的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抒情,以景托情、以情烘景。

如上文提到的描写秋天的习作任务,在布置作文时,不能简单地把作文题往黑板一写,放任学生,让其自由驰骋,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应在布置完文题后,组织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再组织成篇。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找出精彩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再进行多角度观察,教师可以点拨出景物的特征,再让学生三易其稿,反复修改,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即抓住文章的“魂”,为抒情做铺垫,为写出上乘之作奠定基础。

还以写秋天的文章为例,布置完作文,放手让学生写,参考作文选的不计其数,自己写的都是黄色的树木、干枯的草儿、成熟的庄稼、忙碌的人儿等,文章平淡无奇,谈闪光点几乎没有。教师初步点拨:一年四季,变化无穷。再让学生看景、赏景,观察出景的细致特点,把景描写活、写细致、写细腻、把景的特点写“活”借以喻人。如写树叶,学生们就会联想到了人,树叶春天的翠绿、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春华秋实,但树的凋零,树叶飘落等,写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慨,学生想到了老师、父母,真挚的感情自然流露,寓情于景的写景抒情散文出炉,真情、实景跃然纸上。

2.以“特质”而写,拓展词汇量

描写景物的文章如果抓住了“点”,即景的“特质”,即使没有文采,不用华丽的词汇也能抒出真情。写秋天的那篇作文课前,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写秋天的文章以及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秋的文章,把自己在阅读中感到比较好的美文佳句摘抄下来,并做适当的点评和标注,体会作者抒情和写景的方式的融合。这样做,既训练了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读书笔记的妙

用,也为自己写作提供了可利用的素材和丰富的资料,更为自己的写作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也为提高写作技巧而铺平了道路。

3.情以景而生,情景交融

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抒情方式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写景就是单纯地写景,写完景后,似乎有总结之类的“有感而发”的句子屹立于文章的结尾处,显然有“旗亭唤酒”之势,其实抒情的方式虽然很多,但写景过程中,也应该饱含浓浓的情,有情才能描写细腻,否则,总结式的抒情有时不乏画蛇添足之嫌。

写景和抒情是相辅相成的,景生情、情中有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借物喻人的方式,以实景体现出来,用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心情写出自己喜爱的景物,从而实现景在景中生,在景中飘,从而实现说真话、写实景、抒真情的写作境界,写出情景交融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蔡春玲.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1(29)

【2】何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微【J】.都市家教,2013(10)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