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文听写能力的训练方法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01:08:01 体裁作文
中文听写能力的训练方法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中文听写能力的训练方法作文

一、汉字听写训练

汉字听写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中文学习目标的基石,只有将汉字听得明白,写得正确,才能实现中文素养的提高。从听写词语、句子到听写片段等,听写的形式也可以因训练目标的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设计,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各自的要求有所选择:

1.根据意义,听写词语

老师或家长讲解词语或成语的含义,让学生把具有这个意义的词或成语写下来。

如“报社报道重要消息临时印发的报纸(号外)”“特别好,超出一般的(出色)”“由不得自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等,这一听写设计可以让原本单一的听写综合了熟记词语和理解词义这两个环节,使听写的训练价值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要求写句子

老师或家长先报读一个句子,然后说明改写句子的要求,最后要求学生把改好的句子给写下来。

如先读“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一遍,要求学生听清记住;再读第二遍,分析句子,进行缩写;最后读第三遍,要求学生把改好的句子写下来。同样,也可进行其他句式的改写训练。这一听写设计可以让听写的范围得到延伸,有助于学生对原句的理解,强化了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3.连词成句,有机结合

先听写几个词语,再根据一定关系衔接起来,成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如先听写“高兴、羡慕、担忧、惋惜、惊喜”这五个词语,之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然后写下来。这样可以将词语听写、句式训练组合在一起,环环相扣,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4.听读片段,完成练习

老师或家长选取一个片段朗读,同时出示有关内容的习题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习题把答案写下来。如选取一个片段,要求学生听三遍,每读一遍都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第一遍,听清楚句子的内容;第二遍,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第三遍,要求注意用了哪些标点符号。听写后要求学生对照原文自己订正。三遍听读,三层要求,由浅入深,可以充分发挥听写的训练功能:既训练理解力、记忆力,又训练了注意力,发展了思维力。

二、听力记忆训练

听力考试不仅考察学生是否听懂的能力,还考察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

要想记住所听的内容就要:

(1)真正用心听,集中精力听那些你想记忆的重要信息。

(2)听完之后,立即做一做自我测试,检验你能回忆起多少听过的内容。

(3)把你听到的东西向别人复述。或是找个朋友一起听,录音结束后相互谈谈所听的内容,看看你们听到的是否一致。

(4)如果隔较长时间才回忆所听过的内容,那么最好把所听的要点记录下来。

这里又提到了一个做笔记的问题。听音时做笔记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听力材料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提高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能帮我们减轻大脑的负担,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

记笔记的方式因人而异,可以在选择项旁边尽可能地记下文中所提及的人物、地名、各种数据、事实和理由等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好的笔记应该是对所听内容作出的简要提纲,可以用关键词,也可以用短语或句子来表示,关键是要简洁、明白、快捷。

“大中华杯”全球华语大赛

官方网站:www.dazhonghubei.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01100839 

微信号:dazhonghuabei

 

篇一:作文的语言能力训练

作文的语言能力训练

王立军

一、导入:

作文的核心在于制造亮点。什么亮点?亮点就是指一篇文章中作者着力营造的,能充分体现充分展示作者文学才华的地方,使读者认可使读者赞赏的地方。亮点可体现在多方面,或观点新,或体裁新,或素材新,或构思新,或语言新。一篇文章必须有亮点,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低层次低分数徘徊了。这节课讲语言亮点,讲怎样改变措辞普通,像掺有沙子的糙米饭似的粗糙语言;怎样改变表述平直,像脱水的橘子似的枯槁语言。学习制造文章亮点的两种简单的语言技巧

二、新授:

这种给陈述对象添加相关信息或者相关材料,从而使陈述对象具体形象,有立体感的语言技巧就叫修饰。

看三个例句:(二分钟)

做一个练习:

试想,倘若没有这些修饰语,那么,这些句子可能这么光彩鲜活吗?这正如一片草原,有花,有羊,有牧童,便有了生机,有了美丽;倘若花没了,羊没了,牧童没了,只剩下一片草,那么腾格尔恐怕是不会将草原歌唱为“天堂”的。学会了修饰,你粗糙的语言就会柳暗花明,光彩,鲜亮,你枯槁的文章就会溪水淙淙,滋润,光滑。

踏过文字修饰的芳草地,我们再到语言仿拟的枫树林里看看。

所谓仿拟,就是指仿效现成的语言格式而创拟出新语言的一种技巧。用俗语说仿拟,那是“旧瓶装新酒”,用成语说仿拟,那是“借尸还魂”,用科学流行词说仿拟,那是“克隆”。当然仿拟不是抄袭,抄袭用其形,也摄其魄,仿拟用其形,而魄是自己的。

看两个例句

做几个练习:

以上是句子的仿拟,再看两个段章的仿拟。

一般来说,仿拟句子要求精细,严格,而仿拟段落篇章则自由一些,小处可以随便,适当改变一下句子结构,增减一点字数,甚至故意掉一二句不仿拟,或多仿拟一二句,都无伤大雅,因为局部的不同改变不了段落篇章这个整体,把鼻子隆高点或把眼睛割成双眼皮儿,能改变什么呢?张三还是张三,李四还是李四,相反,倒是这么一弄,张三李四可能更漂亮更靓丽了。

再做几个练习

下页

篇二: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摘要]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作文能力进步明显,须在具体作文实践中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紧密联系和结合,注重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初中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不断追求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少边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作文训练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始终处于低谷,尤其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广大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着实让人忧虑,很值得广大教育界同仁思考。

一方面,这些学生多来自贫困农村,家境贫寒不说,父辈多是文盲,多靠经商、种地、卖苦力养家糊口,大多家长供子女上学的目的仅是睁睁眼睛,识几个字而已。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由于社会信息摄取量少,生活内容单调化,思想视野受局限,再加上小学时的语文基础太差,大多学生的初级作文能力早在进初中前,就已经深感是“老大难”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初中毕业生三年后的去向又是如何?就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近60%多的学生刚毕业即“功德圆满”,步先人之后尘,种地或做生意,甚至学生中约10%的未毕业就决意待家琢磨“就业”了。每年升入高中继续深造的学生仅有20%左右,再加上各类读小中专的学生,总共不足50%。可以想象,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求学时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一辈子都用得着的语文知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实践证明,作文基本能力的过关,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极为重要。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的思维正由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文学习、训练写作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在整个中学语文能力的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鉴于以上原因,究竟如何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少边区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少边区学生作文训练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1.就教的方面看。(1)作文教学的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尽管现在通用的《标准》适当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弹性,为适当充实地方性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但教师在实际教学和升学考试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要求,与作文训练目标背道而驰,随意性大,训练目标模糊,严重脱离了少数

民族地区农村学生作文的基础现状,而且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作文训练跟着考试指挥棒转,有部分老师甚至从初一开始,瞄准中考,偏重应试技巧的训练,极大的忽视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2)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缺乏好的作文教材。在现行教材中,训练作文的这根主线仍不够突出。(3)作文教学的地位仍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之下,老师常随意“机动”本来不多的作文课时为阅读教学课时后补,每周仅两课时的写作练习时间得不到切实保证;并随意压缩“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作文”环节,使以说促写环节常成为空谈。(4)作

文练习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严重影响并制约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大多数教师仅为完成、应付学校的教学量化管理(多数学校每学期对作文篇数及批改均有量的规定,而且教师要精批细改)而努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师常常带两个班,终日疲于应付作业、作文篇数的达标,无力顾及作文训练的质的要求,甚至为应付领导检查,学生作业、作文本上应付性的红色评语杂有套话、空话。

另外,更多教师多满足于以教材要求为目标,很少考虑教材中作文训练要求与学生实际作文水平间的差距,对怎样做才能“因材施教”这一问题考虑不多或不深。

2.就“学”的方面看。多数学生缺乏作文的原动力。碍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惧怕作文,甚至讨厌而逃避作文;在作文课上,不重视练写,应付拼凑字句,勉强作文,最后写出的作文,错别字满篇,词不达意,表意不清;更坏的是以抄袭来应付作文,对作文训练,毫无兴趣可言,仅为完成任务而已,更不要说多想多改了。

二、少边区学生作文训练效果不明显的对策和思考

1.正视学生现状,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作文教材尚未问世之前,要想整体提高本地学生的作文水平,须读写并重,统筹兼顾。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施教的同时,更要注重作文训练,要充分给予学生大胆练习的机会,保证一定量的作文训练时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并有计划,有要求,循序渐进,追求质量,而且要成倍增加作文练习篇幅,加大日常训练密度。实践证明,全收全改,精批细改,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既加重教师的负担,又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泯灭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对于本地学生,尤其适合写观察日记、读书随笔等等。在不断的练习中,自然使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心理过程。这些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基本的写作,从而使课外自由作文成为课内作文训练的主要补充,这样,课内与课外双管齐下,激发学生多写多练,能够逐步扎实地整体提高本地区学生的写作水平。

2.进一步革新教法,坚持“两主”原则在作文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尤其要充分突出写作者的主体地位。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尤其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师作为这个系统中教学方法的调控者,其教学思想必然决定着作文教学的方向和作文训练的方法,并自然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语文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作文教学自身来完成,有必要呼吁各科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靳建.语言课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

[3]邵瑞珍,皮连生,吴庆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人民出版社,1997.

篇三:作文能力训练实践

高中作文能力培养实践

树德怀远中学刘勇

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可少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

关键词:随笔摘录鉴赏仿写新闻评论

中学生写作能力可不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这个问题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可能是个无庸置疑的问题,因为每一册语文教材都有相关的作文训练要求。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还真是个问题。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靠大量的阅读,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所以,初中教师不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高中教师也不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整个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教师只是在上写作课时,甚至只是到高三时,才讲一大堆的写作技巧、手法,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我所在的学校就存在这种情况。

我认为高中三年,如果能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措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训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近年来,我曾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感到有些收获。在这里整理出来,想请大方之家斧正。

整个训练分三个阶段,贯穿整个高中教学。

一、高一阶段------吐胸中真情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就有条规定: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在高一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敢说敢写,不限字数,畅所欲言。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学生写随笔。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刚开始时,一些学生只能写三五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而经过一学期的训练,许多学生都能写一千多字,往往还意犹未尽。

这种训练能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让他看到训练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进步。其实,许多语文教师也要求学生写周记,来让学生练笔。但由于教师对周记的检

查只是流于形式,往往都没有认真看,只是随手写个“阅”字和日期,就又发下去了。所以,时间一长,学生也就懒散了,周记的质量也就不高了。而我的学生写的随笔,我除了批阅之外,还让学生相互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班上交流。交流时间是语文早自习时,花时间也就6分钟左右。这种做法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也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为了让学生都能有感而发,除了教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明白“一花一草一世界”,万物皆可入文。同时,我还购买了50多本各类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每周放假时发给学生,返校后又收回来。所以,有的学生的随笔内容,也写自己的读后感。这无意中,也让学生扩大了阅读面,不仅学习欣赏美文,还积累了素材。

二、高二阶段-----采他山之石

学生通过写随笔,增强了写作信心,“能写”“敢写”后,我就开始训练学生鉴赏、模仿的能力。要求学生每周读美文一篇,摘录其中精彩段落,自选角度作评价,然后根据自己的评价,再仿写一段,简称为“摘评仿”练习。下面就是学生的一次作业:

摘:面对不倒的龙旗,被炮火熏黑了眼睛的部属,在弹尽后邓世昌决定最后一击-----大无奈和大无畏的一击。狡猾的敌人却用鱼雷无情地阻止了他的拼死一搏。“风萧萧兮易水寒”,熊熊大火,刺鼻的硝烟味,战士的呻吟声,也掩不住邓世昌的豪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度外。”至此,正值壮年的邓世昌,随致远舰以黄海为自己的栖息地。“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就是中华英雄——邓世昌。

评:本段从邓世昌黄海战役的事迹入手,让人从感性层面了解到邓世昌的特质、风采与精神,作者满含崇敬,饱含激情,不仅讴歌了邓世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赞美了他的民族气节。文段采用寓理于事,先叙后议等手法,凸显主旨,读来令人感奋。

仿:面对中原大地宽厚的脊背,母亲针针见血的叮咛与希冀,在这无力回天的王朝,这近乎衰亡的民族,岳飞决定最后奋战------为天下苍生而奋战。小人的献媚,昏君奸佞的荒谬阻止了他的最后一战。“收拾旧山河”,赤子之心不如佳人的浅笑,报国路被一次次地阻挡,但却掩不住岳飞的豪言:“精忠报国。”至此,正值壮年的岳飞,在战场上杀敌无数,所向披靡。这就是中华骄傲------岳飞。

为了摘录美文,学生加大了阅读量,由于他们的阅读目的明确,所以阅读的专注度就高,效率也就高。摘录后,学生自选角度进行评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也加深了他对文章的理解。吕淑湘先生说过:“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这句话的含义恰好与张志公先生的“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不谋而合。模仿,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所读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通过仿写的训练,可以加深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仿写作文,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从仿写入手,慢慢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高三阶段----启思维之门

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写作训练后,基本都能做到“文从字顺”了。到高三后,我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作文思维的训练。我进行思维训练专门不是上几堂课或出几个思维训练题,告诉学生有哪些思维方式,而是把思维训练融入每周的新闻评论和一些课文的教学之中。

写新闻评论:“文章合为时而著”。许多学生在写作文,尤其是写议论文时,感到脑中无物或全是旧物。几十篇作文李白唱罢杜甫吟,屈原投江项羽自刎???·?······足以让阅卷老师精神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努力让学生了解一些时事,了解一些身边的事,作一些自己的思考。每周周一,我就给学生讲一则新闻,让学生发表评论。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发表的观点新颖、独特。无意中运用了各种思维模式。例如上周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洗碗工李红(47岁),在一个五星级酒店工作了四年。一天,她将客人吃剩的菜打包,准备带回家给自己上高中的儿子补身体。结果被酒店以“偷窃”的罪名开除。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作文大致从三个角度出发,发表了如下观点:

从李红角度:1、从李红身上,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2、李红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节俭。3、李红让我看到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4、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陶渊明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红怎能为“剩菜”折腰呢?

从酒店角度:1、酒店的做法是一种浪费行为,而浪费就是一种犯罪。2、酒店的做法,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如果客人点菜太多而剩下的话,会被罚款;而在中国,如果请客吃饭,最后桌上不剩一点菜的话,会被人认为是吝

啬,是没有面子的事。应努力提高国民的素质。3、酒店是按规章处理事情,无可厚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李红可以将剩菜带回家,那么别的员工就可以将剩的毛巾带回家,将剩香皂带回家,将剩的杯子带回家,将剩的床单带回家·?······?最后,酒店还能剩下什么呢?4、李红的行为虽不合规定,但以“偷窃”开除,处罚太重。

另有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侧重分析事情产生的原因和本质,可谓独辟蹊径。1、出现这种现象,是贫富差距造成认识差距,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富人认为是废品、垃圾的东西,在穷人眼中却是珍品。所以,富人不理解穷人的行为,穷人也不理解富人的行为。因此,缩短贫富差距是关键。2、这件事体现了人性的冷漠。

在评论中,学生无形中运用了多角度思维、正反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方式,部分学生还能辩证地分析事件。比如:李红是个伟大的母亲,却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酒店按规章办事无可厚非,但其制度太缺少人性化,且缺少社会责任感(肆意浪费社会资源)。

我在讲评时,结合学生的评论,向学生介绍了思维的基本方式,效果比单纯的开展思维培训课要好得多。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作文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并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以上实践,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2-3-22

篇四:听写作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尝试

听写作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尝试

如何提高作文水平?从古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勤练,方可铁杵磨成针;有人认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必能出口成章。多读多

写,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这样的方

法毕竟历时过长,收效过慢,会令学生产生惧惧、厌烦的心理。难

道作文教学真的一定要如此痛苦吗?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觉得

听写作文,是能比较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

一、什么是听写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

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听写作文是将阅读吸收与写作表

达合二为一、同步完成的一种引练方法。听写作文的训练是从语段

训练向独立写完整作文过渡的方式之一。教师根据习作目标,选取

合适的文章,声情并茂地读1~2遍,学生认真听后尽力把文章记

录下来,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也可复述文中的语言。

二、听写作文的作用

1.丰富了作文的形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活跃了写作气氛,

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2.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为学生写好作文造桥铺路,消除了学生对

作文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而且听写的作文

和书上的范文各有特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不会令学生被范文拘

束,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体现了训练的梯度,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有所得。写作水平差

的同学学习到了如何用词,能把句子写通顺;写作能力中等的同学

能通过完整地叙述,学习到如何选择材料来表达;写作水平高的同

学能学习到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构思立意,由复述到仿写,由仿写

到创新。

4.把听、说、复述、模仿、创新有机结合,学生的注意力、听说

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三、听写作文的具体实施

1.材料,精心挑选

听写作文所选择的材料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取的作文以同

龄人的为宜,名家的文章固然优秀,但与学生们的距离较远,水

平太高,不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容易令学生“望而生畏”。(2)

篇幅不宜过长,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篇幅要求不同,高年级控制在

500字以内,中年级的控制在300字左右。(3)选取的文章要有一

定的针对性。并不是随便什么好文章都可以拿来进行听力训练,要

根据近期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来选择,如侧重于对话训练,侧重于心

理描写等。(4)作文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2.朗读,声情并茂

要想把听力作文写好,教师的读很重要,要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

使学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文中的情节、形象,记住作文内容,这也

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朗读的语速也不应过快,

要根据年段的不同,由慢到快,长文章可以在读完每个自然段后停

顿一下,让学生能适当地记忆、整理。

3.写作,各显其能

一般来说,刚开始写听写作文时,大多学生只能做到照本宣科。

写作水平差的同学可能300字的作文只能写出100字,写作能力强

的可以基本还原内容,这都没关系,能写多少是多少,教师可以逐

步提高要求。如有一次听作文《

的关键,如排比句的气势磅礴、对话提示语的准确、谋局布篇的巧

妙等,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再体会体会,用自己的笔再现出来,就

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写作知识和技巧。

5.评价,正面鼓励

由于听写作文的内容是老师提供的,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

都已经设计好了,学生一般能凭借记忆把文章写得顺序合

理、中心明确。因此在批改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根据不同学生

的写作水平,纵向评价学生的进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听写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听写作文毕竟只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应有

一席之地,但也要有度,一般每周1~2次即可,否则易使孩子产

生依赖心理。

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仿我者死。”就是强调

仿中创新。听写作文不仅仅是一种习作教学的积累形式,同时也应

是学生写作从仿到创的桥梁。

当然,任何有效的方法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行动。如果能将听写

作文坚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相信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是能得到有

效的提高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小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