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9:28:43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低段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低段的学生不会审题,不懂得审题,也就不能弄清楚题目的意思而盲目的去解题.低段的数学学习,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审题能力低的问题,是需要教师去关注与解决的.因为学生拥有较高的审题能力才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一、低段学生具备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一)低段学生的界定
众所周知,所谓的低段学生就是指低年级的学生,从理论上讲一般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把三年级也划分到低段学生中来,这主要是因学校环境而定.比如在农村小学里由于班级数量比较少,不存在平行班级,为了方便管理,一般是以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为低段学生,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为高段学生.由于作者在农村从教,因此文中的低段学生所指的就是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
(二)审题的内涵
何谓审题?审题,即看清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述的意思 [1].
审题过程是挖掘信息的过程,也是迁移信息的过程,它是对问题所含信息的提取、组合、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观察,抓住关键的信息,方能认识问题的本质,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审题即分析问题的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该问题的最初表征 [2].
(三)审题的重要性
1、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先导
在作者两年的教学中发现,在低段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是由于低段学生缺乏审题而造成的,从而导致低段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机械模仿的现象,稍有变化,便错误百出.因此,培养低段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审题是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问题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低段学生认真地审题,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低段学生在审题时一定要看清、弄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全面系统地审题,观察问题的实质,揭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使问题清晰明了,从而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
3、审题是寻求正确解题方法的基础
从作者两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来看,只有让低段学生认真的审题,才能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些数量关系,从而通过联想,回忆起解决当前问题所需的知识,才能使教材具体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二、当前低段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 数学用语不理解,造成审题失误
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数学概念难以做到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只能模糊地理解,甚至是不能理解.然而数学概念犹如思维的一面镜子,镜子模糊思维势必混乱 [3].因此审题时必须弄清概念,明确要求,明白算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题途径.如低段学生在碰到“增加到”和“增加了”就很难做到区分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含义,从而就会造成审题的失误.
(二) 审题不全面,忽视隐含条件 [3]
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性比较差,思考问题比较单一,审题就难以做到全面性,然而在数学有些问题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给出条件,但却隐含在问题中,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就极易造成失误.如:某出版社发行一本杂志是月刊,每月发行一期,最新的一期是第72期,问这本杂志创刊多少年了?有的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又无从下手了,因为题目中只给出了一个数字.其实,题目中的“年”就是一个隐含条件,只要72÷12就可以了.如果找出了隐含的条件,审题也就可以做到全面性,问题也得以解决.
(三)缺乏生活经验造成难以审题 [4]
作为低段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十分有限的,同样也会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某社区一栋房子有9单元,每单元有6层,每层住2户,求这一栋房子能住多少户.作为农村学生在解答该题时就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很难理解,自然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审题能力;而作为城市学生解答该题时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拥有这些生活经验.
(四)缺乏数学知识经验造成难以审题 [4]
由于低段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时间不久,知识经验也比较肤浅,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如一年级学生对一些字词识别、图形认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学生也就难以进行独立审题.
三、影响低段学生数学审题的因素
纵观影响低段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下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因素来论述.
(一)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行的教材,特别是新课标数学教材,非常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供学生学习.新课标数学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段,题目的呈现大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教师把握、呈现教材的能力、技巧提出了考验.如学生没有理解提供的文字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只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规矩在念句子,而教师对题目的呈现方式也缺乏层次感,非但没有借助题材所传递的信息来训练学生的思维,相反混乱、模糊了学生思路,失去了问题所蕴含的教学价值.
(二)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担当好这一角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审题能力.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在完成这一角色时,在审题这一环节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态度
因重视程度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对审题能力的培养上所下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在思想上重视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时时做个有心人.曾不止一次听到一些高年级教师抱怨:怎么都到了高年级了,学生好像越来越不会看题了,怎么学的?其实这里应把“怎么学的”改为“怎么教的”更恰当,也许这位教师抱怨的现象只出现在一部分学生的身上,但确实也反应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不够,以致一些学生到了高年级“积劳成疾”,审题能力跟不上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师生教学上的难度,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方法
有句话叫“事半功倍”,同样,在审题能力培养上,即使两个教师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但有时学生反应出的情况也有差异,这往往是教师训练方法的不同引起的.曾有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二年级上册练习三 第1题(数数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时,做出了不同的处理.一位教师这样处理:她一字一句地读了题,末了还不放心,指着书上作样子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个几边形?得到正确回答后还不忘提示这么一句:不要忘了要归到六边形里哦.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题,其余学生认真听,听读得对不对,然后学生动手完成书上练习,完成后请一位学生汇报答案,并特意要求学生说说六边形为什么是2个而不是1个.虽然仅仅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别,但明显后一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不但重视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而且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反思的机会.
3、能力
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它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反映出每个教师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对教材的组织呈现能力、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的决策能力、教学机智等,这些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审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就拿教师的语言来说,一个语言上富有感染力、逻辑性,能及时准确抓住关键、适时提问点拨的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进入预设情境中,去感受、体验、领悟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正确理解题意,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
在教学中,学生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也受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
1、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形形色色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在丰富、拓宽着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丰富了尽管是好事,但有时生活经验并不一定完全从正面影响学生学习.如低段学生刚接触“小红今年15岁,比小明大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这类应用题时,由于生活中表达的习惯差异,往往发生理解上的错误,需经过一定的练习训练后,方能正确理解、解答.另外,低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时也不一定完全正确,而且对低段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管对错,一经形成,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这对于低段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是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3].
2、认识特点
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在学习中形象思维占主体,事物的表面形象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但对于事物存在的一定内在联系往往会忽视或敏感度不高.我们知道,数学审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审清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对这种具有抽象性关系的解读,恰恰并不是低段学生认识特点中所擅长的,这为低段学生正确审题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在低段学生教学中必须跟随学生认识特点的变化,不过份超越,也不过度迁就地对低段学生进行必要、必需、适时的审题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及时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3、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能否准确地表词达题意或理解文字传递的信息,这是准确审题的关键.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入学之前可以说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完全有接受学习的基础,但在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使用技巧上,却还有待完善,特别是低段学生,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题意的正确理解.
四、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数学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5].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数学审题能力.
(一)强化默读,深刻领会题意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开始.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要训练低段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题意 因为通过不漏字,不添字的默读,可以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敏锐捕捉到题目中故意设置的一些细小障碍并顺利化解,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二)重视言语,领会生活用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用语并不是很规范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用语与专业的数学术语加以沟通,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言语是思维的外衣,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 因此,给予学生一定的言语表达以及言语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构这些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用语.
(三)注重推敲,感悟数量关系
数学是由一些术语、一些数量、一些文字、一些图形及数量关系组成的,它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特殊关系.在小学阶段,文字题是典型的数学应用 [6].因此,学生在解答文字题时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些关键词语,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感悟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这里的推敲,是指学生通过读题、思考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这种“述”体现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当然,“述”既可以用文字形式再述,也可以通过用图表式子、线段图等方式再述.当学生能把题意表述清楚了,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自然而然清楚了.
(四)加强比较,理解数学术语
数学术语是反映数学关系的专业用语,具有很强的学科性,比较枯燥,学生既难理解,又容易混淆.因此,在数学教学进行到某一阶段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采取分组的方式集中展示一些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数学术语,让学生通过比较、反思,达到对比分化、沟通辩析的目的,从而较好地理解这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术语,为今后的顺利解题做好准备.
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似的专业数学术语很多,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加以整理,通过比较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些术语.
总之数学是发展的数学,学生的学习也应是发展的学习,而我们作为低段学生教学者不应该培养一些为解题而解题的学生,画圈内就站圈里的学习方式,更应关注寻找低段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促使他们学会辨析与判断,养成较高的审题能力,从而轻轻松松地学好数学.{参考资料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