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评析】准确扣题,前后一贯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23:57:19 高中作文
【作文评析】准确扣题,前后一贯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作文评析】准确扣题,前后一贯作文





      这是童萧逸同学的考试作文,她的这篇作文可以说是期末考试中写得最好的(可惜却没有得最高分)。那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 
     首先,童萧逸同学审题准确,扣题很紧,自始至终围绕着“人生”来写 ,内容集中,前后一贯,没有任何偏移。这表明她分析能力较强,思路很清晰。
     其次,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童萧逸同学采用了分总式的结构,先从三个侧面写自己愿意的人生,再在最后归结(归结尚不够完善) 。所以全文结构良好,内容充实而又层次清楚。
     第三,构思较好,文章具体。“人生” 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童萧逸同学选择几方面来写,是比较聪明的。如果仅写一点,就要把这一点写得很深入,否则很可能写得空泛,或者因为要凑字数而产生偏离。写几部分,不用担心字数的不足,而且可以多方面或多层次地表现人生。
      归结一下,童萧逸同学的文章思路:快乐人生——读书人生——探索人生。一线串珠,主题鲜明,确实是一篇较好的考试作文。
      那么这篇文章有没有问题呢?
      有!
     第一个“人生” 归纳得十分明确,第二个和第三个就不够明确,“有书籍的人生”固然可以,但和“读书的人生”,或者“精神丰富的人生”比较,如何呢?“未知的人生”和“探索未知的人生”,或“不断追索的人生”比较,又如何呢?
      其二是词汇还不够丰富,文采不足,有些词语用得也不够妥帖。这点就不在此次评析中展开了。
      另外要说一句的是,童萧逸同学在寒假里也应该练练字。

篇一: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点题、扣题准确到位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点题、扣题准确到位

2009-01-01114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粒砂,见到周围的伙伴钻进蚌的体内后,都变成了珍珠,羡慕不已,于是下决心向它们学习,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它请求一只蚌让自己钻进贝壳里,梦想着变成一粒美丽的珍珠。没过多久,砂的周身被蚌分泌出的白色粘液包裹起来,越裹越紧,让它透不过气来。砂想,原来变成珍珠的过程这么痛苦,我再也不要做什么珍珠了。砂终于禁不起痛苦的磨练,被蚌吐回了海底,而它的伙伴们都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珍珠与砂的价值天壤之别,可细想,它们之间相差的又只是短短的那么一段过程和经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原本都能成为一粒美丽的珍珠,却往往因为种种个性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偏差,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和慧质,而仅仅是一粒砂。为什么不现在就除去人性中的弱点,使自己更加完美呢?你也是一颗珍珠,就应该照亮自己的人生。

请以“你也是一颗珍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话题简析:珍珠与砂之间相差的又“只是短短的那么一段过程和经历”。然而砂要成为珍珠,必须经历痛苦的磨练。人要成为一颗珍珠,必须“除去人性中的弱点”,必须勇敢接受痛苦的挑战,必须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也就是说:人经得起痛苦的磨练,就能成为一粒美丽的“珍珠”。

片断:

之一: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异于它的娇艳,却不知它的身后撒满牺牲的血雨。——题记

涅槃,一个禅意颇深的词语。郭沫若用这个词语创造了浴火的凤凰,把这份痛苦描写到了极致。然而,用痛苦成就完美,值得。

每个人生来就是一块璞玉,浑朴的外表下是天成的丽质。可惜多数人被外表蒙住了双眼,一任灰尘一再飘落板结,终将晶莹的内质封闭了。打开世俗的硬壳的过程是痛苦的,可痛苦过后是新生,是重塑完美自我的开始。

山河的危亡与苍生的麻木令鲁迅痛苦过,可他最终挥起了文字的长矛,愤然而前行;人性的怯懦与责任的沉重令保尔彷徨过,可他最终握住了信仰,点亮了心灯。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事业的高度,不在于顺利的人生,而在于遭受挫折后的坦然与执着。他们不是世界的宠儿,却用自己的脚步量出了征服人生的距离。

尼采说"我是太阳",却招来了人们的嘲笑。其实,我们何止是太阳,我们自己就是一座璀璨的小宇宙。我们拥有改变自己的能量,我们自己决定奋斗的方向。可我们仍旧普通,因为我们不知道人人生来就是一颗珍珠,一颗只要经过痛苦孕育就能光彩夺目的珍珠。

是的,只要轻轻地问自己,便会明白活得精彩的要义。人人都闪亮夺目的世界是不现实的,如同珍珠世界,有河珠、海珠,还有月光下才美丽异常的夜明珠。有人前呼后拥,必然有人孤影相随,有人权高势大,必然有人亦步亦趋。问题是,经过痛苦的选择,你到底坚持了什么,它是否值得。

[评]题记耐人寻味,折射主旨,与标题“血雨中的涅槃”相得益彰。前四段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涅槃谈起,以璞玉喻证,举鲁迅、保尔例证,引尼采话推进而用之,最后从反面指出我们是“一颗只要经过痛苦孕育就能光彩夺目的珍珠”,把“血雨中的涅槃”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二:

人若能持之以恒,那么天下无事不成。如果没有玄奘的坚持不懈,历经艰难险阻,就没有《大唐西域记》一书的出版;如果没有徐霞客的持之以恒,跋山涉水,就没有《本草纲目》的出现。这也正说明了在我们的人生中,需要有坚持的信念。瞧,那蓝蓝的??人生需要梦想,人生需要等待,人生更需要有坚持!只要我们坚持走完那段路程,用心去感悟经历,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颗耀眼的珍珠,难道不是吗?

之三: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一番寒彻骨,才有梅花扑鼻香。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会苦尽甘来的。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一千二百多次,但他从未放弃过,仍然埋头苦干。面对别人的嘲笑与讽刺,他从不自卑,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嘲笑与讽刺。最终他成功了,他把光明带到了世界,带给了人类,成为了一颗闪亮的珍珠。

是的,成为珍珠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那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迷恋,不断地塑造,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才能展现出珍珠应有的风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鲁迅,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曾经彷徨过,呐喊过,但他并没有被黑暗的社会所埋没。他重新站起来,凭着满腔的热血和斗志,他用笔作枪,直指敌人心脏,写出一篇篇烩炙人口的绝作佳篇,为后任所传颂,成为历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

之四:

砂与珍珠之间只是隔着一段小小的路程,只要砂坚持走完这段路程,那么它的梦想——成为珍珠,将不会是渺茫的。人又何尝不是呢?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我们面临的是挑战,是机遇,是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永不言弃,我们也会成为一颗璀璨的珍珠,就如他。

范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讲的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纵观古今成“珍珠”者,无一不是吃过不少苦的。李时珍采访四方历尽千难万险,齐白石练习刻字磨石成泥。吃苦是成功的先导,正如孟子所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你也是一颗珍珠,但必须接受痛苦的磨练。

缺乏痛苦,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当痛苦袭来,别拒绝,别害怕,要学那些坚强的砂子,勇敢地接受痛苦,就准能把自己变成美丽的珍珠。痛苦对人生而言,是一种神圣的锤炼。

吴敬梓39岁开始写《儒林外史》,当时生活异常贫穷,他依靠卖文、典当衣物和友人周济维持生活。冬日天寒,家里无火取暖,夜间写书时寒冷难耐,他就要请一些朋友,乘月照绕城跑步取暖,谓之曰“暖足”。吴敬梓在这样困苦的三年里,完成了33万字的巨著——《儒林外史》,于是我们看到一颗耀眼的珍珠。

曹雪芹晚年贫病交困,在北京西山林时,“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然勤奋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问世已有百余年,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光辉巨著,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如果曹雪芹经受不了痛苦的磨练,他能成为一颗旷古的珍珠吗?

看看,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才,都是因为他们能经受痛苦。你是愿意成为价值不菲的珍珠,还是要永远做那不起眼的砂呢?其实,它们之间相差的不过是短短的一段过程,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它却能穿透石块;兔子跳跃迅捷,乌龟爬行缓慢,龟兔赛跑乌龟折挂;愚公年老体衰,子孙势单力薄,但他们敢于向巍峨的太行、王屋两山开战,挖山不止。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却由于毅力的支撑而变成了事实。我相信,只要你有毅力,就能挺过去,就能成为珍珠。

人这一生,要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多。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能抵挡得住吗?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吗?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能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是一事无成。只有持恒者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终于沐浴到胜利的光辉。因此,只要你肯坚持,就能挺过去,就能成为珍珠。难道不是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你勇敢接受痛苦的挑战,只要你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你也是一颗美丽的珍珠!

你也是一颗珍珠

茫茫的海滩,无数的金色沙砾在阳光下谛听着海韵,追逐美丽的梦想——成为珍珠。

伟大的人总是从平凡中走来,而所有的珍珠也都曾是丑陋的沙砾。如果你现在就像沙砾般默默无闻,那么请你记住:你也是一颗珍珠。

你也是一颗珍珠,如果你为梦想插上了一双自信的翅膀。海伦?凯勒说:“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也许你难以达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高度,也许你只能以仰视的心态面对“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但是你必须懂得:只有充满自信的沙砾才会勇敢地跃进贝壳接受磨砺,成为珍珠。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年轻时赴欧洲参赛,决赛中发现乐谱中有误,而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小泽征尔再三考虑,自信地说乐谱有错误。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由于小泽征尔的自信和执著,评委立即宣布他获得了比赛的

征尔便一举成名,逐渐成为了一颗夺目的珍珠。

你也是一颗珍珠,如果你心中藏有一把持之以恒的钥匙。虫儿由蛹变成蝶,蜜蜂勤劳酿蜜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现,只为告诉我们“坚持”的魅力所在。梅兰芳年轻时为有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演戏,每天清晨盯看远飞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服了眼睛不能外露的弱点,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坚持不懈,努力克服自身弱点,使他自己拥有如珍珠般闪亮的人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司马迁的《史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马克思的《资本论》、歌德的《浮士德》??这一部部璀璨的著作,怎能不是源于的坚持?又有哪一位不是垂名青史的“珍珠”?

借着自信的翅膀,手握坚持的钥匙,追逐梦想的人,你也是一颗珍珠。

二、考场作文应怎样点题和扣题

亮出你的主题

考场作文常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同学没有审准材料的含意就草率行文,有些同学审准了材料含意,却在行文时内容与题目没有实质的联系和契合,而是貌合神离。

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文的关系,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

某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高考作文阅卷专家何永康教授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作文点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示文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聚处”。高考作文要非常重视点题之笔。

一、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二、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

三、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扣题方式

(一)实扣

1.标题扣题(立骨扣题)

例1:《沙与珍珠》、《你也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我是一颗珍珠》、《成为珍珠并非是不可实现的梦》

例2:《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我是天使》(06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2.内容扣题(文与题有本质联系)

例.题目:找准自己的位置

(开头段)??大自然尚且懂得美丽因自己的位置而异,生而为人,我们怎能不洞悉其中的道理???

(中间段)诸葛亮在南阳则躬耕,在朝野则尽瘁;苏东坡被重用则用尽尽力,被贬则放情山水;鲁迅学医则图救人,执笔则念天下??他们铮铮如响的名字,不正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绽放不同的生命之光么?

(二)明扣

1.首段扣题(开头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2014届高三作文练习评析及优秀作文

2014届高一作文练习评析及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12月28日,825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这话引起了男子的不满,他回应说,你没权利要求我这么做。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网友认为:“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也有网友认为:“谁喜欢旁边坐着一个衣服很脏的人呢?”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作文指导:这是一则新材料(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材料是一则社会新闻,核心事件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从新材料作文的类型来看,这是一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所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就是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不仅有一则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而且还包含有对这则故事、寓言或诗歌等的几种看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确定观点的方法:

文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真正读懂材料,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克服随意性。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强化“以果溯因”的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彻底,材料越短,越要好好斟酌。

解读材料主要应从正面进行,但也不可忽略侧面切入的意外发现。正面切入是常规思维,侧面切入可能更能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在高考作文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的价值追求下,充分地展示个性魅力、独特思维无疑会得到特别的回报。个性特征归根结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的发现。就是内容上有开拓,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凡的事物,激起自己的情感激动,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像,创造性的见解等。二是创造性的表现。就是形式上与众不同,能将自己的发现“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某种模式,而是别开生面,面目一新。就这则材料来看,大家关注的可能都是材料的内容,老太呵责农民工,会忽略“网络”这个信息传播媒介,如果你能剑走偏锋,从“网络”社会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可能会写出口味迥异的新颖文章来。

审读材料,选择角度,要强化思辨意识。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逻辑思辨,要求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避免片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比如,老太呵责农民工,如果不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就无法打开作文的思路,只能在浅层次上评判谁是谁非,落入就事论事的低幼层面。

要写出有新意、有深意、立意高的文章,在审题时要学会深入思考。比如,对老太呵责农民工的行为,网友予以谴责,这里面就可以挖出“道德绑架”的问题,老太不喜欢衣服脏的农民工,也许就是出于一种天性,我们却用一根道德大棒来拷打老太,这不同样是问题吗?而在现实生活中挥舞道德大棒的也绝非个案。这样去思考,自然能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文章来。

优秀文章展读

别总在需要时才想起他们

农民工回家过年,不少城市居民发现,生活立刻变得不方便起来。做家政,找不着人;快递物品,好多网点歇业了;洗衣、擦鞋、卖早点,不少街边小店关了门。有人说,大城市缺了农民工真不行呀!还有人说,应当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农民工能留在城市。

如果农民工听到这样的话,想必心里暖烘烘的。不过,会不会只是在需要农民工时才这么说呢?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就在不久前,重庆公交车上,一个老太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来不及换下工装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老太太的言论,还得到一些市民的附和。

这些年,大量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建高楼大厦、修铁路桥梁,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城市的繁华美丽默默地劳作、耕耘。他们完全有理由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所拥有的物质条件以及各种公共服务。这方面,早在2006年1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就作出明确规定:对农民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一方面,许多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许多地方还只能选择打工子弟学校,更不要说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了。农民工在老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在打工的城市里往往很难使用。城市里的公租房、保障房,基本上不会惠及农民工。另一方面,城市对农民工还缺少发自内心的尊重。其实,任何一个公民,不论其富有还是贫寒,不论来自何方,只要踏踏实实地工作,遵纪守法,都应当受到尊重,尊重其劳动,也尊重其人格。很多农民工在城市默默工作时,往往也并不奢望额外的问候,要的只是基本的尊重。

当然,农民工融入城市,也应主动适应城市的一些规则。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给农民工更多的包容,并创造相应的条件。老太太可能是担心农民

工衣服上的油漆蹭到身上,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那位农民工是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劳累一天,衣服上沾满了污渍,在城市连坐公交车都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听后作何感想?何况,在很多情况下,农民工可能干完活儿一时间根本找不到洗澡、换衣服的地方。

农民工离开了,许多城市居民念起他们的“好”。希望等他们回来时,人们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应有的尊重,创造良好环境,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每个在城市工作的人,都切切实实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

【点评】这是一篇时评文章。作者针对发生在重庆公交车上的这一呵责农民工事件,从农民工对今天城市人生活的重要性、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付出的辛劳、农民工权利得不到保障人格得不到尊重等方面展开阐述,表达了我们要理解农民工、关心农民工、尊重农民工,让他们真正享有与城市人平等权利的思想。

举手投足之间

何谓“修养”?也许没有人能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如一则故事中提到老太呵责满身污泥的男子影响市容,不文明,难道她自身就文明了么?举手投足之间就可看出一个人的素养。老太是否想过,也许这位是刚辛辛苦苦从工地上干活回家还没吃上饭的工人,成日奔波于泥水之中,哪有不脏的理儿。只凭借穿着便斥责“影响市容”,这便是不文明的行为,道德修养欠缺的表现。(紧扣材料提观点)

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地铁行驶在铁路上,随着开门的铃响,进来一位满身污泥的男子,他环视了地铁的车箱(厢),车箱(厢)中空空的,乘客屈指可数。可他却选择了蹲在地铁的门边。此时一位女士写向了他:“你和我们一样,同样买票乘地铁,为什么要蹲着。”“我怕坐脏了座位。”男子低声说着。“同样买票乘车,你没有低人一等,座位本来就是给人坐的,坐脏怕什么。”女子的语气虽说有些严肃,但句

下页

篇三:如何准确紧扣作文题目?

如何准确紧扣作文题目?

题乃文章眼、篇之魂。能否扣题,是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成败的关键。多年来,考场作文有“三大死刑”,即“偏题”、“错体”、“灰旨”,其中以“偏题”最为严重,“偏题”就是没扣住题旨。而作文的扣题固然与审题、选材密切相关,但是学会掌握一些具体的扣题技巧,也相当重要。即便审题准,选材佳,但如果行文中不懂扣题,也会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惨局。有人说,有时一两句话就有可能“救活”一篇被判死刑的跑题作文,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其实这种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就是扣题的功夫。

一、扣题问题

1、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

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

2、因随意而离题。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出现主次不分等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

对半命题“窗外的______”,一考生拟题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3、因忽视而离题。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或“选取你所经历的一幕”等的要求。前者如果不是叙述自己的经历,而是写一些泛泛而谈的空洞的内容,后者却是写出了多件事,那么,你就离题了。比如,2010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以“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扣题步骤

为了说明的方便,这里以一则材料为例来对扣题步骤作一梳理。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

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步骤一:认真审题

1、搞清文题形式。作文的命题形式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作文时就要加以区分,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上述材料属于话题作文类型。

2、分析文题要义。在看到文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读出题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进而把握其要义,然后扣住其要旨来命题。

分析上述材料可知,“山头”意味着大困难,“石头”意味着小困难,面对困难,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化大为小,不能放小为大。

3、留意文题要求。一般一个作文题都会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其要求,比如,前面所说的“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求,还有对篇幅、文体等一般也会作出相应的限定。

步骤二:恰当拟题

除了全命题外,其他类型的作文题都涉及补题或拟题的问题。“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至少要符合三点:一是能扣住题旨,二是立意高远,三是引人注目。而且标题拟得好,还有利于打开思路,否则,文思就会受阻。

如:

“我身边的_____”,有的同学拟为“我身边的世界/中国”、“我身边的朋友/老师/小人(所见、属于有形的)”,这就一般化了,甚至令人费解或不解。若拟为“我身边的幸福/感动/温暖/美??”(所见→所感、属于无形的),则就是上等题了,因为它既符合题意,也在立意上高人一筹。

在拟题中要达到扣题的目的,一个简单方便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题目嵌入法,即在拟写文章的题目时嵌入能体现相关话题的字眼,这样就能确保所拟标题能扣住题意而不至于偏题。

步骤三:巧妙点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在考场作文中,当题目确定之后,行文过程中要能扣住题旨,那巧妙点题便是重要的一环,大致有以下六种点题方法:

1、设计题记点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作中,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即给文章戴上一顶“凤冠”。题记,相当于人的眉毛。浓眉大眼,活力无限;柳叶丹凤,风情万种;卧蚕眉,刚毅忠厚;新月眉,柔情似水??这样看来,写好题记,不仅可以增添文采,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导引读者情感倾向,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尤其是考场作文,如果能设计一则别具心裁的题记,定会给阅卷老师美好的

就是指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段落或者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以展现事物的层次性和文章的条理性。

5、中间分析点题——乱花渐欲迷人眼

就是在分析事例或说理中扣题,最好出现话题或题目的关键词,有时干脆示现观点。

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是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他做了成千上万次实验才让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如果他认为发明电灯如同一个不可搬走的山头,那恐怕人类使用电灯的时间性要向后推迟,甚至永远不可能用上电灯。而他把研究的每一步看成一块块石头,在选择灯丝材料时,逐一排除的过程就是向下挖“石头”的过程,当实验证明钨丝最适合做灯丝的时候,就是让“石头”晃动的时候。

所以,生活中,那些看似坚不可搬的山头,往往由碎石头组成。我们只要多往下挖一挖,也就能把山移走,多数的困难也就这样被分解掉了

6、结尾呼应点题——回头一笑百媚生

这种方法好处就是有放有收,而且可以将任性走远的文意拽回来,并以“豹尾”的力度进行点题。

①面对困难,拿出阿甘的执著来吧,拿出陈燕的勇气来吧,把山头化成石头,把洪流化成小河,在无极限的人生中,奋斗争取,创造奇迹!

②生命因为有了无数次风雨的撞击而显得精彩,因为有了那些类似“山头”的“石头”而显得神秘。我们轻轻拨去那一层面纱,会发现:原来那只是石头。

篇四:2014广州一模作文题评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同学: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分析】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应该说,这样的题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按理不应陌生。纵观这半年各地市的作文模拟题,此种类型的命题为数不少,如佛山一模关于“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思考,广州调研关于“学生社会实践与学习”的思考,汕头一模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讨论,这些题目均是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

应该说,这样的命题是符合当前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变化的。在《广东高考年报.2013》中,对于2013年的作文题目,有如下的评述:“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材料的表述是简洁明晰的,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引导考查考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模式化写作。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

以此为标准,笔者对广一模作文题稍作评析。

首先题目确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别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校服涂画,这个现象没有谁

比学生更熟悉、真切,估计考场上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都会猛地一惊,“不会吧?居然是校服涂画!”。应该说,关注社会和生活,一直是广东高考这几年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而这次广一模可谓是无缝对接,面对“校服涂画”这种现象,每一个考生都不会陌生,都有话可说。

再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字数165字(不算题目要求),语言简洁精练,阅读也没什么障碍,但是理解材料的的含义就需要考生细细琢磨了。材料围绕“校服涂画”现象提供了三个采访记录,其实也就是三个围绕“校服涂画”这个背景材料提供了三个提示角度。而提示角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提供观点,一是仅提供事件行为。直接提供观点的,只需在背景材料所限定的写作范围内任选一种或综合几种观点立意即可,而仅提供事件行为的就需要一个理解归纳的过程,考生或需要理解事件行为的实质,或需要追问导致此种事件行为的原因,要能够从事件行为里归纳出一个观点来,而这样明显是提高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而本次广一模的命题即属于后者,考生需要认真理解分析三个关于“校服涂画”的采访记录。而这个三个采访记录在理解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广一模作文审题最大的难度即在此。细细分析,

这一环就断链了,像“中学生社会实践”、“校服图画”这样的写作范围去哪里找典型素材?对于习惯了“论点—论据—扣题点题”这样的分析套路的考生来说,缺乏了典型素材,写作根本也就无从下笔。这样的命题对于原先的备考模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如果再不转变思想,还是以旧模式应对新变化,自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后阶段的备考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水平训练,尤其是重点训练学生对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的问题的分析思考,而时评写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途径,因为议论文最核心的能力还是对问题的分析说理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广一模作文尽管看似令人费解,但细细分析,不管从命题类型还是主题选取,都自有一番道理,也是和目前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相吻合的。学生难写不等于作文题目不好,从考查的角度看,一道既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又能有效区分考生思维层次的作文题,其实才是一道好题目。而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深刻地理解变化,准确地把握趋势,有效地复习备考。

【佳作】

校服涂画当休矣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于是采访调查,结果发现,校服涂画的形式、原因千奇百怪。教育的话题从来不缺,但这次由校服而引发,虽有点意外但也不愕然。

校服,学生的身份标识,而校服往往有学校的区别,于是校服也是一间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但是如果记者在采访中问:“你喜欢学校的校服吗?”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摇头,对于崇尚个性自由的年轻学子而言,那统一的款式、单调的色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潮流沾上一点关系的。所以,若非学校有统一的着装规定,校服,这个连鸡肋的地位都不如的校服,自然就不受待见,在校服上涂画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其实,何止学生喜欢涂画,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涂画的习惯。古时诗人喜好游历,每到一地,诗兴大发,往往喜欢在庙宇的墙壁上、高山的绝壁上、甚至酒楼茶肆的柱子上题诗一首。不少题诗也成为了千古名篇,传唱至今,而题诗之地往往也成为了名胜古迹。苏轼的《题西林壁》不就是题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吗?文人骚客,绝地胜景,两相辉映,倒也显得人杰地灵。但麻烦的是我们没有诗人的才情,却有着诗人一样的情怀,每到一地,在乎的不是景观,而是那“到此一游”的铭记,甚至这样的涂画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等到埃及名胜卢克索神庙的石壁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画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个陋习。

所以,面对无处不在的涂画现象,中学生在校服上涂画这又是多大的事呢?甚至根本就不是事。中华民族素来是天生的乐观派,若非无处可逃,是绝不会深刻反思的。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乱涂乱画的背后其实是自身价值取向混乱的体现。在这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我们极度排斥共性,无时无刻不想体现自己的标新立异,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从茫茫人海中区分开来,只有如此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校服上涂画,其实只是时代思潮在中学生身上的投影而已。

因此,一个中学生虽早过了追看《哆啦A梦》的年龄,但依然会把机器猫画在校服上,因为这样会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学生把张靓颖视作偶像,能让偶像的名字涂画在校服上,这样独特的标识绝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而直接在认为很便宜的校服上试笔,这样的行为该是多么的另类而潇洒。其实,我们到处留下“××到此一游”,不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与众不同吗?强调自我,

甚至标新立异,其实并不是问题,毕竟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我们多元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当自我意识的膨胀突破了自身的形象素质、社会公德的时候,则显得不合时宜了。校服既是学生的身份标识,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就如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对国旗国徽的不敬既是对国家形象的抹黑,其实也是对自身身份的否定。同理,一个学生,张扬个性没有错,但是在代表学校和自身形象的校服上乱涂乱画则显得不妥。

所以,如果你有一身校服,那么就请你珍视它,尽管它并不新潮,但是它是你学生时代纯真生活的见证,生活确实也需要多姿多彩,但是,没有了那纯真的黑白时代,何来日后的色彩斑斓?既然是学生,就请保持生活的原色,校服,不需要“抹黑”。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