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0广东高考状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3:14:52 高中作文
2010广东高考状元高中作文

篇一:2010广东高考状元

上图为2010高考广东文科状元易向谦

易向谦

年龄:17岁

科目:文科

毕业地区:深圳

学校:宝安中学

拟报学校:清华或北大

总分:678分(语文135分、数学140分、英语141分、文综262分)

爱看时装杂志,爱看金庸武侠,喜欢乔峰,喜欢跑步 17岁小女生易向谦是一个可爱的邻家小女孩。

在采访她的1个小时内,记者听得最多的词是 了解社会 。对她来说,考出是中学生涯的完美结束,她现在憧憬的就是如何走进大学走进社会。

易向谦告诉记者,平时和别的女孩子一样,喜欢看时装杂志,还特别喜欢看金庸武侠。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乔峰, 提到看武侠小说的时候,她还露出了一丝坏笑,似乎怕站在不远处的妈妈听到。

在记者采访易向谦的时候,易妈妈一直站在旁边乐呵呵地看着宝贝女儿。易妈妈说自己的女儿从小成绩就名列前茅,一直都不用家里操心她的学习。易妈妈说: 我们有时还担心她学得太累了,时间太长了,经常赶着她出去玩,去放松自己。

上图为2010高考广东文科状元谢瑾

谢瑾: 中等生 高考告捷

谢瑾

年龄:18岁

科目:文科

毕业地区:广州

学校:华师附中

拟报学校:清华或北大

总分:678分

是吗?是吗?今天是愚人节吧? 华师附中的高三文科考生谢瑾昨日下午接到老师的电话,获知自己是文科高分考生,始终不敢相信,因为她平时并不是班上表现最优异的学生。相反,这位高分考生在高中阶段成绩波动得挺厉害,曾一度排在全年级中等偏下,后来与一名尖子生做同桌后深受刺激才发愤图强。高考告捷,她寄语将来参与高考的学生: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

在文科生里,谢瑾属于很理性的人,感情不外露。尽管之前没有预期到高考的大丰收,谢瑾接到这意外的喜讯也很高兴,但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得却挺平静,很少听出 金榜题名 的狂喜。

小谢透露,全家的庆贺方案正在抓紧制定 他们全家会回到湖南老家,按传统风俗摆酒庆贺。

篇二:2010广东高考状元

上图为2010高考广东理科状元周于敬

周于敬:早就想好要学医

周于敬

年龄:18岁

科目:理科

毕业地区:广州

学校:仲元中学

拟报学校:北大或清华

总分:709分(语文125分、英语145分、数学143分、理综296分)

周于敬有自己的错题本,几乎每门课程都有,记录下自己平时做错的题目,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周于敬不是个只知学习的书呆子。 平时喜欢上网、听歌。 听的歌挺杂的,主要是英文歌,而上网就会看些八卦新闻, 可以放松,调节心情 。周于敬还会与朋友逛街,买衣服,也会买书。

高分考生往往报考金融、管理等热门专业,但周于敬的选择却有些出人意料。 我想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这是一个喜欢提早安排生活的小孩。她说,上高中时就开始想读什么专业, 喜欢有方向引领自己的感觉。 之所以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一是对医学理论感兴趣,二是未来就业也比较有保障。周于敬对大学有怎样的展望? 大学时不要太紧张地读书,而是要享受生活 。

上图为2010高考广东理科状元卓信成

卓信成:游泳篮球都很棒

卓信成

年龄:18岁

科目:理科

毕业地区:广州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拟报学校:倾向于省外重点或香港高校

总分:709分(语文137分,数学138分,英语142分,理综292分)

卓信成的母亲是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的一名教授,父亲从事的也是建筑类的工作。卓信成在大学的宽松氛围下成长,成为一个爱好多多的男生:五年级时上过英语兴趣班,作为理科生的他,英语科仍然是至今最喜欢的科目,《Discovery》的节目、迪斯尼动画片是他放松和练习英语的选择;初中时学过素描,后来 荒废 多年,又在高考后重新拾起画笔 补习 ;游泳、篮球都很棒。

昨天下午,卓信成接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的电话, 告诉我考了709分,问我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对于是否是状元,我自己真的不是太在意。当时只是想, 嗯,709分,够上清华了 。 他说,高考考完后就觉得自己状态不错, 加上平时的知识储备,我知道自己具备拿高分的实力。但没有也没关系,因为自己已做出100%努力了。

篇三:2010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B

2 0 1 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 B.防止水土流失

C.综合利用资源 D.保护农田作物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D.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D.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南方区 c.西北IX D.北方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西南区 B.北方区和南方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A.风化一侵蚀作用 B.搬运一堆积作用

C.侵蚀一搬运作用 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增加土壤肥力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引发草场退化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lO~ll。

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D.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B.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D.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D.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20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8世纪中期 D.17世纪初期

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巴尔扎克 C.贝多芬 D.毕加索

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篇四: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 应用篇

第一计 望山走路--高效学习从明确目标开始

第二计 战略规划--合理计划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第三计 因人而异--充足的时间是学习的前提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九计 万木之本--重视课本

第十计 重中之重--做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第十一计 灵丹妙药--建立错题本

第三部分 心态篇

第二十二计 自我认识--人贵在自知之明

第二十三计 乐观自信--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第二十四计 培养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第四部分 科目篇

第二十八计 语文学习方法--有付出就有回报

第二十九计 数学学习方法--变成"文科"来学

第三十计 英语学习方法--短期内突破成绩

第一部分 应用篇

学习可以比作打仗,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和战术,应用篇就是从战略角度来指导大家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一共八计。

《学习三十六计—高考状元学习方法》简介

首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可以给自己建立好空间和时间的二维框架,一切尽在其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按照这三计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在实现学习目标的每一步骤上,不会浪费一分一秒。其次,预习、抓住课堂、科学记笔记、有效复习这四个方法是学习的一个完整系统过程,缺一不可。如果自己成绩不理想,是不是其中的某个环节做得不好。最后,注重归纳总结,这是应用篇中最重要的一个战略指导思想,它贯穿于学习的四个环节当中,也是后面战术方法的核心,是学习的灵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思考、归纳和总结。

第一计 望山走路--高效学习从明确目标开始

"计"从何来

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很肯定,即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成功;没有目标,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高考亦是如此,盲目

的学习要不得,策略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能够前进。

当我们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学习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维持和提高,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因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怀目标,充满激情地去学习,考试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状元案例

河南省文科状元 李昶

求学的长路,如同漫漫的山阴小道,风景目不暇接。但我想求学必先明白求学之目的,确定求学之信念。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学生有三大告诫: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学习时若无一个大目标,只能困于书山之中而泯然书奴耳。无论是心忧家国天下,欲使寰宇大定,四海清一,还是欲崇和尚中,止于至善,抑或上下求索,探幽发微,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你只有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才能有一种不畏困难、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才会让学习过程始终充满渴望与坚定。

广西文科状元 林丽渊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考上复旦大学。当我疲惫不堪要放弃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梦想;当我遇到困难想逃避的时候,我的梦想在告诉我逃避可不行;当我获得小成功时,我告诉自己,笑到最后才是赢……有梦想就有动力,这个目标要符合自己的情况。老师打过一个比喻:目标就如树上的苹果,如果你伸手就够得着,那它就太低了。如果你得跳起来,并拼命跳起来才能抓得住,那它就是最理想的。

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 司玉洁

我觉得我也就是个很普通的学生。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毅力,不会轻言放弃。我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去完成它。我想,就是这种对目标执著的劲头,让我更容易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广东省理科状元 卢晓宇

针对高考,我想谈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定目标并正确地对待目标。既然决定了要积极面对高考,就应该给自己确定比较具体的目标,来驱动我们自己前进,并指引前进的方向。一方面,古语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这就是告诉我们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

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高得不切实际。总之,确定目标的过程是辩证法的又一次完美运用。

实际运用

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

1.作为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其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分数上。例如,你若有自己向往的大学,你可以查到这所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比这要高的分数就是你的目标;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成绩排名,在你前面的同学的成绩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不让家人和老师失望,他们希望你要到达的分数就是你的目标……

2.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达到各科的学习目标。这需要进行客观仔细的分析,而不能凭空想象。具体做法:找出自己各科已经做过的题目和试卷,对所有错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出哪些错误是能够在短期内克服的,例如由于记忆不牢而发生的错误、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等;哪些错误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练习才能克服的,例如解题思路的训练、作文素材的积累、英语语感的培养等;哪些错误是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克服的:例如从小自己的语言能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强,提高这一点不容易,而且也没有兴趣和动力去改变,另外大致估算一下每类错误所占的比重。这样就可以大致确定一个科目能够提高的分数,以及提高分数所需的大致时间期限。

3.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也许你一直向往清华北大、一直想能排名第一,但是根据第二步的分析,如果这些科目经过努力仍无法提高的话,就应该调整自己的目标,否则不能实现的目标会使你失去信心,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一位名人说得好:"生命的要务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超越自己。"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跟别人比是痛苦的根源,跟自己的过去比才是动力和快乐的源泉,这一点不光可以用在学习上,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用得着,希望同学们好好体会这个道理,这对你们的一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对目标进行细化。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把长期目标分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最后根据细化后的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另外,由于每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针对每一科目制订各自的细化目标。

5.确定了目标、制订了学习计划并且执行了计划后,若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了,则继续进行下一个目标,若没有实现,则要分析原因在哪里,然后重新制定目标、期限和计划。这里要强调的是,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强大的学习动力,动力的来源就是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后的成就感和下一个目标的期待和自信,当目标不能实现时,很难产生学习动力。

总之,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通过需要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且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同学们一定能够确定一个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的目标。

第二计 战略规划--合理计划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计"从何来

计划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军事家每场战役前,都要制订几套作战方案,企业家也会在打响某一品牌前,做好一系列的市场营销计划。在学习中,学会制订计划,其意义是很大的,它是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

首先,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标的实现,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就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有了计划,把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引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

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了磨炼,动机受到了考验。一般讲,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还有,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该学习时就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就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行动,日久天长,良好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最后,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计划的科学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同学知道他如果多玩一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明确,不用白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撇欢āW丛咐?/p>

宁夏文科状元 李怡然

很多同学说自己有种很无奈的感觉,要看要学的东西太多,每次面对课本都无从下手,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计划性。制订计划可以飞速地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制订日计划和周计划,将计划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即每天什么时候看什么课本,在多久的时间内应看完几本书,以多久为周期进行复习,看到什么程度后需要做题来检验效果……这些问题如果事先想好,就能把握住时间且有所收获。

贵州省文科状元 王秋豪

有规律的生活、学习节奏在我的学习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合理地安排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能有效地减轻学习负担,保持学习的兴趣。举例来说,原来我每天学两个小时的数学,这对我是恰当的学习时间。这一次考试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那么从今天开始我每天用三个小时来学数学,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不可能长期保持每天三个小时学习数学而不会感到厌烦。学习一旦使人感到厌烦了,学习的效果就会直线下降,这个时候正确方法是保持过去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动摇。一次考试的结果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否定你之前的学习方法,学贵有恒,短期突击,或许能在短期内加强你的积累,但就长远来看将使人丧失学习的兴趣,断不可取。只要坚持每天按自己的节奏走下去,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江西省理科状元 傅必振

计划有短期的和长期的。在开始任何学习前,我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短期的,比如4个小时自习时间,分成若干段,每段时间做一科,都一一计划好;长期的,比如看课本计划,用半个月看完一本课本,每天看几页,一天中的哪个时段看,都会事先写好,每天完成后都做好标记。制订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办法。

湖北省理科状元 朱师达

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会想这一天有哪些事情要做、哪些章节要看、哪些习题要写。把每一天都计划好,这一天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去严格地执行。晚上睡前还会自我检查,这些计划是不是都完成了,完成得是不是都能让自己满意。每一天给自己合理规划,每一周、每一月都是如此,这样就能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

广西省文科状元 林丽渊

虽然说订计划是老生常谈了,但却非常必要。制订的计划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按时完成。关于每天的计划,我一般在睡觉前都会列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然后第二天完成一样就划掉一样,直至睡觉前全部划完为止。关于周计划、月计划,我会和月考,和老师的教学安排同步,这样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重庆市理科状元 陈昕昕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