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让自己崇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4:47:48 优秀作文
让自己崇拜优秀作文

篇一:让自己崇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在童年中,令我敬佩的人又很多,如:无私奉献的警察叔叔、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每天辅导我们的教师 但我最敬佩的人还是清洁工。他们无论是再炎热的酷暑,还是在冰冷的寒冬,他们都在任劳任怨的工作着。他们工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他们不仅把干净的世界给了我们,还给了一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

她是一名清洁工。一双水淋淋葡萄般的眼睛使她炯炯有神,挺拔的鼻梁下面有着一张樱桃小嘴。

那时第一次见她,是在放学的路上,当时下着倾盆大雨。路上个个人都披着雨衣撑着伞,匆匆忙忙得回家了。这时候,我看见有一个人在垃圾旁清理垃圾。我走了过去,只见一位是满脸灰尘的阿姨,穿着雨衣。雨水从雨衣的 破洞 流了进去,她正在十分认真的清理垃圾。我惊呆了,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一位清洁工人能在这么大的雨下,如此认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我不由得问阿姨: 阿姨,这些垃圾明天才来清理行吗? 这时侯,清洁工阿姨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打了一个 哈秋 ,清洁工阿姨拿起了扫帚和铲子,一边清理垃圾一边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 不行,如果今天不把这些垃圾处理掉。到时,臭气熏天,这样不仅会影响市容,还会把你们的学习也影响了。 听了她的话,我又说道: 可是你生病了,得立刻去看医生才行。 听了我的话,她又对我说; 没事,我感冒只是小事情,睡一觉就没事了。清理垃圾却关系到大家的健康。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些垃圾清理掉。 说完,她又拿起扫帚和铲子继续工作。

她是我最敬佩的人,因为她不仅把干净的世界给了我们,还给了一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我十分敬佩她!

 

 港口中心小学六年级:1059412084

篇二:让自己崇拜

在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让我敬佩的人,我的同学张俊斌就是其中一个。张俊斌和我同班有两年多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优秀的人,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心地也非常善良。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金搒夺冠》这本练习册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左思右想,把老师讲的结题方法全部想了个遍还,还是找不着头绪。正当我愁眉苦脸地坐在座位上的时候,张俊斌走过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并问我为什么这样。我伤心地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张俊兵胸脯一拍说: 不用怕,我来帮你。 说完,他马上跑到他的座位上把他做的答案拿给我看,但我还是看不懂。于是他就耐心地讲给我听。终于,在他的帮助下我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张俊斌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热爱班集体。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值日生因为生病没有来学校,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黑板已经写得满满的了,第二节课的预备铃响了,老师就要来到教室了,可是我们班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想擦黑板。突然,张俊斌一个箭步跑了过去,拿起黑板擦, 刷刷刷 几下,转眼间,黑板就被擦干净了。只见张俊斌满手灰尘,但他一点也不在乎。就在这时老师进来了,看见满手灰尘的张俊斌就微笑地说: 你们应该向张俊斌学习,学习他热爱班集体的精神。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俊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真让我敬佩。

 广东河源东源县东源县第一小学六(5)班六年级:蓝狐小队

篇三:让我崇拜的妈妈

我的妈妈让我崇拜

德阳市华山路小学五(3)班 陈麒仙

我从小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妈妈,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教我一些人生道理,到现在都还让我记在心里。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报了一个古筝班。起初我是因为好奇,所以我每天都会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十分钟。可是,我后我就厌倦了弹古筝,妈妈让我去练琴我就哭丧着脸百般推脱。

有一天,老妈实在是忍不住了,决定好好地和我谈了谈。妈妈告诉我: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妈妈最后还说了一句:“如果你不练那我就去练。”然后她真的就坐在古筝前练了起来,一天、两天??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没有什么,可没过几天,妈妈的水平就超过了我。这一下我急了,我可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于是连忙也坐下来练了起来。妈妈看到了,脸上露出了一种奸计得逞的笑容。她来到我的跟前,丢下了一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然后就坐下来陪我一起弹奏。就这样一直到了我表演比赛的前的两个月。

这两个月。我加紧了练习的时间。生怕到了表演的时候连琴谱都背不到,我越来越紧张。到了比赛那天,我通过这两个的坚持已经弹得很流畅了。在上台之前我还是很紧张站在台上的时候虽然是很多人都在演奏,但我仍然觉得 得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我的。我的心怦怦地跳着,觉得手也有点不听使唤了。好不容易弹奏完毕,我满身大汗地走下台,妈妈正在台下笑着向我伸出了双手,我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这时,妈妈又说:“看,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只要坚持,你成功了。”听到妈妈的话,我觉得好舒服。

现,“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它将永远陪着走过春夏走过秋冬。

篇四:让学生从“崇拜老师”到“崇拜自己”

放手吧,数学老师!

-------让学生从“崇拜老师”到“崇拜自己”

摘要:本文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放手让学生自己算”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不让学生轻言放手”四个方面,阐述对学生能力、思维的培养,引导或激发学生自主思维、自觉思维、自能思维,鼓励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学习”“计算”“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崇拜老师”到“崇拜自己”的转变。 关键词:放手,自己学,自己算,自己研究,崇拜自己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希望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们都钦佩、尊重、崇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他们会用全部真实的情感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每次测试之后,常听到有的老师讲:“这道题我上星期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吗?同样的一道题为什么在考试中就做不出来呢?学生的计算怎么那么差呀!一动笔就出错。”大家都很无奈。我反思了很久,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教师,不敢放手。例题教师板书,学生看,当然以为懂了;难一点的计算,教师帮忙。久而久之,学生就成这样了。所以我呼吁:放手吧,数学老师!

一.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思维是靠学生自己慢慢悟出来的

案例:人教版《数学》选修2-1课本第43-46页,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范围

2.对称性3.顶点4.离心率。前三个是非常直观,可以不教,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角度理解就行,对于离心率,比较抽象,一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保持长半轴a不变,改变椭圆的半焦距c,让学生观察椭圆的扁平程度;二也可以让三个学生合作,按照椭圆定义的探究过程,一个学生固定绳子两端,一个学生画椭圆,另一个学生记录;三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本第44页探究,借助三角函数知识解释。

x2y2x2y2

??1,和??1的长轴长、短轴长,焦点、顶点坐标实践:1.求椭圆1003610064

及离心率,并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两个椭圆的图像.

2.椭圆的长轴长为20,离心率为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5

3.椭圆的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与椭圆相交,其中一

个交点为P,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反思:有人把思维也说成是学习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要教的。这如同“神马浮云”之说。因为实践表明:你教了思维,学生就不思维,也不去、不会思维了。比如说知识点的理解、上课的例题,有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思考,学生自然听得懂,也做的出来,但是一到考试,没有了大家的提示,学生就不知如何思考了。看来思维是不能教的,只有引导或激发学生自主思维、自觉思维、自能思维,才是具有智慧的教师。这也可以理解为:“不教”是为了教,也是“教”。因为思维是不可教只可养,更不可训练,只能靠学生慢慢领悟的。

二.放手让学生自己算,计算能力是靠学生自己慢慢练出来的

x2y2

?

1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案例:周测试题15:已知椭圆C1与椭圆C2:?95

?P?2,,求椭圆C1的标准方程。 ??

此题统计结果:

此题属解析几何基础题,和人教版《数学》选修2-1课本第40页例1几乎一样。至少要保证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作对,但统计的结果仅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同学完全最对。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因为计算出错。

反思:人教版《数学》选修2-1课本第40页例1

解法一:借助椭圆定义,求出2a,再由b2?a2?c2求出b2,从而得出椭圆方程。 解法二:设出椭圆标准方程,代入已知条件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椭圆方程

这两种解法都可以让学生动手,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来可以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求椭圆方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比较哪种方法更好。当然两种解法的计算量是比较大,尤其是解法二,但是若这个过程让教师代替,只能赢得学

生的一片赞叹,测试卷的结果那是必然的。

策略: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进入更深数学内容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解析几何知识,学生必须要过“计算”关。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从自己亲力亲为的探索思考中获得体验,从自己不断深入的概括活动、演算活动中获得对数学概念、原理及本质的领悟。

三.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能力是在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成长 探究:人教版《数学》选修2-1课本第80页11题:在抛物线y2?4x上求一点P,使得点P到直线y?x?3的距离最短。(10分钟学生独立思考,15分钟学生成果展示,5分钟方法归纳小结或反思,10分钟完成变式拓展。)

学生1:老师我通过画图可知,直线与抛物线是相离的

学生2:我们可以仿效课本47页, “例7: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它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将直线平行移动使直线恰与抛物线相切时,切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切点就是所求点

师:能举一反三,知识迁移,非常好!

学生3:想法是对的,但现在问题是怎样求出切点坐标?

学生4:同样可以仿效课本47页例7,设出切线方程y?x?b,将它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整理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由判别式??0,解出b,然后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切点P坐标。

师:能学以致用,非常好!

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大家的赞叹声中,渐渐开始“崇拜自己”

y2

学生5:我可以设切点坐标为P(,y),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将距离的最4

小值问题转化为关于y的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非常棒!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

学生5:我也设切点,但切点设为P(x0,y0),借助导数的几何意义,k?f'(x0)?1,得x0,再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出y0,从而得出所求。

非常巧,不过要先写出抛物线上下半部分图像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y?y??变式拓展:已知直线y?2x?k与抛物线x2?4y交于A,B两点,且AB?20,o为坐标原点。(1)求实数k的值;

(2) 问点C位于抛物线AOB上何处时,?ABC的面积最大?

记得有一位老教师说:“课堂呈现的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这节课解决的问题就一个,但是学生能够将之前学习的“研究直线与椭圆的知识与方法”迁移来“研究直线与抛物线”,能够用最值思想研究最短距离问题,能够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研究切线问题,这就是“花开的声音”,这就是学生能力“拔节”成长的声音。这也是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崇拜自己”的开始。

四.不让学生轻言放手,学生“崇拜自己”的心态是靠教师平时的“赏识和成功感的树立”慢慢养成的

例题:已知两圆C1:(x?4)2?y2?169和圆C2:(x?4)2?y2?9,动圆在圆C1内部且和圆C1内切和圆C2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学生看到此题,大部分的觉得圆太多,有动有定,不知如何下手,不敢下手。教师可鼓励学生联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句一句将条件翻译成数学的符号或式子,再观察符号或式子的特点,能发现什么。经过教师的鼓励,部分的学生慢慢翻译已知条件,欣喜地发现关系式符合椭圆定义,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原来我也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与教师的赏识、鼓励分不开的。

变式:(2011广东高考理科)19. (本小题满分14分)

22设圆C

与两圆(x?y2?4,(x?y2?4中的一个内切,另一个外切.

(1)求C的圆心轨迹L的方程.

(2

)已知点MF0),且P为L上动点,求MP?FP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高考题本事就很受学生“崇拜”,而战胜高考题,学生就更有“成就感”,“成功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

学生从“崇拜老师”到“崇拜自己”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赏识学生的成功, 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和分享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 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学生自己的自我赏识心态才可以慢慢的成长,渐渐的开始崇拜自己,正是要有这种“崇拜自己”心态,学生才不会轻易放弃难题的探究。

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改变心态。现在的每一次错误,是自己成长的足迹,要用宽容的心态, 甚至欣赏和享受这个错误. 周弘校长在“赏识教育”中提倡家长“回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上去,” 教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 往往是百分之百成功, 百分之百高效, 百分之百快乐的. 想一想的确是的, 因为父母们坚信孩子一定学会走路, 一定学会说话. 正因为是“一定坚信”的心态, 才有百分之百成功, 百分之百高效, 百分之百快乐. 所以我们的学生也要有这样的心态。当然, 小孩在学走路时未免会跌跤, 在学说话时未免会发错音. 但每一次的跌跤, 都是为了以后走得更稳, 每一次发错音, 都是为了以后发音更为准确. 对待自己在学习中的错误,要像小孩的父母那样, 有“一定坚信”的心态! 每次的错误何尝不类似于小孩学走路时的跌跤? 以赏识的心态对待学习中的错误, 以“一定坚信”的心态对待学习的成功, 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赏识心态。

理想的课堂,不是展示教师。尤其不是展示教师渊博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解题能力,让学生佩服,以致崇拜。而应该是展示学生和让学生展示,让学生崇拜自己。展示学生,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下的教和学,是指以学生为基础,学情为依据,在教师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和合作交流,再由教生一起归纳提炼升华。

“只有教师的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走路”,也只有教师赏识学生,学生才能“崇拜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1,人民教育出版社.

2.董入兴.意外探究,别人生成,不一样的精彩【J】中学数学参考(上旬),2014第3期

3.宋辉.灵动数学-对数学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点思考【J】中学数学参考(上旬),2013第11期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