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无贼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3:06:04 体裁作文
无贼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天下无贼观后感完整

观《天下无贼》有感

《天下无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记得高中的时候看过一次,那时候只觉得刘德华好帅,演的也很逼真,整部片就是一部搞笑喜剧一样,但当我现在再看的时候发现,它并不是我当初想的那样简单,冯导演向来喜欢以轻喜剧形式反映沉重的主题,而这部戏也不例外,它从一群贼的贪欲开始深入到人性的探索和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思想的差异开始演变。深入人心,发人深思,即使电影已经结束许久,当你闭上眼,脑海里满是那个挥之不去眼神——是纯真而不是失真,是忏悔而不是后悔,是希望而不是欲望。坚定不移,直面死亡,都不后悔的坚毅。

影片主要讲的是,男贼王薄和女贼王丽是一对扒窃搭档,也是一对亡命恋人,两人在富人家里设圈套,连骗带威胁抢走了男主人的宝马车,然后倒手卖掉。王丽发现自己已经怀孕,因此想脱离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两人在途中几次发生矛盾。就在在这时他们在火车上遇到了,带着挣了好久的六万块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而且又非常单纯善良的农民工傻根。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贼,就孤身一人带着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王薄一开始是要对他下手,却被傻根的纯朴善良所打动,于是决心保护傻根。圆傻根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然而车上还有一个扒手团伙,早已盯上了傻根的钱。因此,王薄与偷窃团伙展开了一场明证暗斗的好戏。电影的结局,王薄死于正义,王丽得以逃脱,黎叔一伙被绳之于法,而傻根在他的世界里还是天下无贼的。 电影的一开头,王薄和王丽这一对情侣就以当家庭教师为幌子,

对一公司老总进行敲诈。让人不仅怀疑这部电影的名字明明是无贼,而开头却是以有贼开始。这“无贼”与“有贼”在观众心里留下了疑惑,从而也促使观众不由自主地想往下看个明白了。而且从贼到最后的无贼,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从影片开头,刘总因为脑中的色欲而妄想占王丽的便宜,反而被威胁,他这种不顾伦理道德的行为不仅让他名誉扫地,而且损失了钱财。而王薄王丽夫妇是一对技术纯熟的“猎人”,为了贪欲,敲诈刘总的时候是那么的熟练,理所当然。以做贼为职业,为了钱财抛弃了做人的资格,苟且偷生,卑鄙且丝毫无反悔之心。这不得不让我们为这现实而又残酷的社会而感到悲哀。

当我们对这个现实社会绝望的时候,傻根这个角色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虽然他是个人物角色,但他却隐喻着人类心中最柔软,最易感染的那块良知。这个纯朴善良农民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期望,傻傻的相信天下无贼,单纯而可爱,记得他有一句很经典的一句台词:“俺家住在大山里,在俺村,有人在山道上看滩牛粪,么带粪筐,就捡了个石头片儿,围着牛粪画了个圈儿,过几天想去捡,那牛粪还在。”听完这句话,心里突然悲凉起来,这个被称为“傻子”的人,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多了。如今,世界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单纯,善良、无邪的生活态度。然而,放眼当今社会,却少之又少。这需要我们认真深思!但是,像这样“单纯的傻”有情义却被别人的虚伪所蒙蔽的人,注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再看,王薄和王丽这对亡命恋人,王丽在知道自己的怀孕后,性情发生了很大转变,也唤回了她对母性对人性的认知。她决定为了孩子行善。在认识傻根后,被他的淳朴憨厚所感触,于是

尽全力,甚至拼上了性命想要想让“天下无贼”这个单纯的想法永远保留在傻根的世界里,甚至不惜与男友王薄翻脸。展现了人类善良、真诚的一面。而当王薄得知王丽已怀有自己的孩子后,也萌发了与王丽一起保护傻根的想法。于是在火车上与黎叔他们打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拉锯战,而他最终遭到黎叔的毒手死去。这样的“悔过自新”的做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一种“从善”的愿望,也就是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王薄开始的固执到悔过后的执着让我们感动。当他用当他用流血的手把傻根的包放到熟睡的傻根身边,在轻轻的拉上通风口。最后还给王丽发了信息:“傻根的事已办妥,等着我!”这就触动了观众心,所以不少观众在看完影片后,是挥泪告别王薄。

结局是冷酷的,也是温馨的。黎叔等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薄虽死,但他的死也为王丽和他们的孩子赎了罪。同时也让傻根的“天下无贼”的单纯想法可以延续下去。看着王丽可以想正常孕妇一样,不必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心想也算是个完美的结局吧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做人一定要善良虔诚,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而且我们要怀着善良爱心和正直、带着机敏和智慧去明辨当今这个世界!

篇二:天下无贼观后感

天下无贼简短影评

电影《天下无贼》乍看片名,似乎是一老套的警匪片,看后晃然悟到,这是一部非常耐看的好片子。《天下无贼》讲叙的是关于贼心思悔向善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一对贼男女诈骗富翁的宝马车逃离至西部。贼女人因怀孕而有所顾忌,于是与贼男人一路磕磕碰碰磨磨擦擦。与贼男人分手后,贼女人在西去的路上邂逅了修寺庙的河北小青年。小青年心地非常善良单纯。因打工修庙赚了6万元钱,准备回家盖房娶老婆。结果小青年与那对贼男女与一窝贼人遭遇在列车上。故事围绕小青年那6万元钱展开了??

同城相处,对冯导平民化的京片子会心会意,对冯导的那些黑色小幽默总是先酸嘴巴再酸眼睛,在专家们对他这种“小聪明”的一致不待见下,他却将贺岁片进行到底。从《甲方乙方》开始,到了今天的《天下无贼》,我突然轻松了,不会再为他担心第二年是否还有好货给大家拜年了。我不认为这剧是他的转型,我只看到了一种超越。

当一位导演对他的人生经验已经作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之后,他往往把视点转向人的内心;当他几乎把人生的感悟说尽的时候,他要超越的就是自己了。

无贼观后感

这是笑傲人间的万事从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份了悟。

当然不是说电影的喜剧场面有多好,但是效果是不错的,毕竟是贺岁片,这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它,就不是贺岁了!冯小刚的电影是成功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让大家一乐,更在于在这一乐之间,能传达或暗示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说白了,也就是艺术家们想通过作品要表达的东西!要过年了,春运要开始了,导演很明显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这个影片,让大家可以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贼! 也暗示那些象傻根一样的善良的离家务工,其实在身边并没有绝对的好人,一定要提前意识到各种自己不曾想过的事情会发生,影片中高超的贼技其实也是在暗示,其实贼是防不胜防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决不可轻心,不让自己多年的心血为他人所窃,也同时想借傻根的荧幕形象来唤起人们早已被这个社会腐蚀掉的良知,看清自己是多么的不纯洁了!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他们在被换了钱以后,为了一包冥币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钱已经被换掉了.这是在说,再高明的手段,再高明的贼,还是没有敌过警察的技术,那么他们还可以叫贼了吗?在警察眼里,他们不过就是在买弄小聪明罢了!

所以在过看来这是一部很优秀的贺岁片,从表象和艺术上都达到和高的层次.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

篇三:天下无贼观后感

天下无贼观后感:拍一巴掌揉三揉——论理想主义与现实的

极致碰撞

我第一次知道《天下无贼》这部电影,还是在十一年前,那个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五年级。当时作文课上老师给出的题目是“写一部最近你看的电影观后感”,于是就有好多小伙伴写了天下无贼的观后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标题就是《愿“天下无贼”》。当时的我被这个标题弄得心痒难挡,却又没钱去看电影(因为零花钱都用来买吃的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尽管好奇也只好作罢。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渐渐淡漠了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却没有想到十年后在异国反而看到了这部片子,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命运的巧合真的是十分精彩,就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讲了这样一个盗贼悔过向善、悬崖勒马的故事:故事以时间发展顺序叙事,男贼王薄和女贼王丽是一对盗窃搭档,也是一对恋人,两人在有钱人家里设下圈套,连骗带威胁抢走了男主人的宝马车,然后倒手卖掉。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勾当,可谓雌雄大盗。然而王丽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为了孩子也为了母亲这个神圣的身份,想脱离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两人在途中几次发生矛盾。就在这时他们在火车上遇到了,带着挣了好久的六万块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而且又非常单纯善良的农民工傻根。这个傻根单纯的脱离现实,不相信天下有贼,就孤身一人带着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居然还大声嚷嚷自己

有钱,成功吸引了各处贼人的注意力。王薄一开始打算对他下手,虽然傻根的纯朴善良也曾打动过他,但是最终妻子怀孕的消息才真正改变了他:于是决他心保护傻根,圆傻根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然而车上还有一个扒手团伙,早已盯上了傻根的钱。因此,王薄与偷窃团伙展开了一场技巧与智力并存的斗争。最终王薄以生命为代价替傻根拿回了钱,孤身一人的王丽为了孩子艰难生存,而傻根,依然相信着,天下无贼。

很难想象这部片子是当年的贺岁片,尤其是年年给大家带来喜剧的冯小刚导演拍出来的贺岁片。全片都充斥着冯小刚拿手的“冯氏幽默”,留下了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语录和搞笑片段(比如“人才”,比如“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按理说,这本来应该是一部给观众留下欢乐和教育意义的片子才对,最后男女主角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联手制服黎叔一伙人,最后弃暗投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新生活——理应如此。然而最后男主角却无声息的死在火车上,不止是我,我想当年每一个看过这个片子的人,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脑子里都是王薄死前那不甘的眼神,这个年怕是很难过好了吧?所以我在想,冯小刚导演是抱着怎样的意图,去制作这部影片的呢?然后我就看到冯导的这段话——

“如果说《手机》是一杆子插到生活里的话,《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打一巴掌揉三揉,对人性和生活都充满了善意,甚至有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冯小刚

看到这句话,我忽然醒悟,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片子,其实是理想主义和悲观现实的综合与碰撞。电影的题目是天下无贼,然而电影一开场却呈现给我们一场骗局,男女主人公居然是一对雌雄大盗,在情节上这固然是一种高明的手法,让观众疑惑、思索:不是说无贼吗?怎么上来就是两个贼?他让观众抱着一种悬而未决的心态带着问题继续看下去,却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那就是在现实的极致和理想的极致总是如此交错出现:刚刚还是雌雄大盗的精彩表演,下一幕就到了神圣的寺庙,而寺庙以及人们所笃信的宗教,也正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极致;当你还沉浸在这信徒圣洁的气氛中时,刘德华和李冰冰扮演的小偷就登场了,轻而易举的顺走信徒的手机,我想问这些信徒所信仰的满天神佛此时怎么不出手阻止呢?神佛在哪里呢?因果报应在哪里呢?现实的极致;神圣的拉卜楞寺前刚刚上演了现实的诡诈,却又凭空出来一个天真善良单纯的傻根——扯嗓子大喊贼在哪——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我不曾遇到一个如傻根般单纯的人,哪怕是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这又变成理想的极致了;一转眼,火车又变成了个贼窟……到后面的王薄王丽为傻根出手,黎叔一伙群魔乱舞,人民警察技高一筹,这些都是冯导巧妙安排的非现实桥段: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贼没那么出神入化,而人民警察也没那么无所不能,我们也并不知道是否

真有这么一对贼人被单纯改变,他们都不是完全真实的存在,却因为戏剧效果的渲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到最后曾经屡次想对傻根出手的王薄幡然醒悟,老谋深算的黎叔却放着逃生的机会不要也要拿到傻根的钱——这两者是何等的极致对比啊。

所以这样看这部电影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或许就很清晰了:它是真实,也是童话——或者说它不是真实,也不是童话。它是理想和现实极致的混杂。我认为导演选择将两者一起摆上台面,让观众去选择:你认为这故事是什么,你缺少什么,你就选择什么。如果是未经人事,经验尚浅,对这个社会充满着不切实际期望和幻想的观众看了,那么对他来说这一车盗贼,这深邃的心机,这危险的现实,无疑会给他带来深深的震撼,让他在步入社会之前或者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之前就有了最基本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是饱经风霜经验丰富的“老鸟”,那么电影中傻根这么一如既往的执着和单纯,是不是你早已遗忘丢弃在角落里的珍贵情感?当你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名利奔波之际,是不是早已遗忘了当年那个单纯善良,容易满足的自我?是的——“拍一巴掌揉三揉“——这就是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你天真?你单纯?这一巴掌就让你明白什么是现实;你麻木?你无情?这揉三揉就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是有温暖,还是有一些应该去相信去做到的事情。即使你在不该走的路上走得太远,你也依然有机会转身回来,去开始你自己新的生活。

电影的结局冷酷而温馨。黎叔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王薄虽死,也为妻子和孩子换来了救赎,傻根继续天下无贼的单纯下去。这或许是导演最后对我们的教诲:做人一定要善良虔诚,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要带着善意和爱心、机智和机敏去分辨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导演最后的情节其实带着血淋淋的告诫:有些事,做了就回不来,虽然你可以用生命去洗刷去赎罪,但是,却也只能如此。心存善念吧,这个世界并不是真的“天下无贼”,但他却可以是我们心中一种美好的向往和信念,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同学那篇作文的呼喊:“愿天下无贼”。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世界,保持一颗明辨善恶却又不失善良的本心,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为了一些简单的梦想和守护这些简单的梦想而奋斗,或许是最轻松又最快乐的一种活法。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