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作文僵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5:32:17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僵化小学作文

篇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目前,受现实应试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受许多条框的束缚,没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为写作而写作,作文题材狭窄,没有创意,内容虚假,格式老套,根本写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学生自身的条件是首要因素,学生是否对作文有兴趣?是否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直接影响;其次老师的教学教法也是一个方面,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作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生活中写起,注重观察生活中一些小事和有意义的事,积累写作的素材;其次,通过课外阅读为作文训练提供智力背景,如我国至圣先贤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即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背景,写起作文来更加得心应

手,思维开阔;最后使写作成为师生互动的生命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转变自己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与思维灵感的引导者,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兴趣阅读

一、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

现在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有三个:1、是不愿写,甚至害怕写作文,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把写作看做是外加的负担;2、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3、是“怎么写”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也就难在这一点上。

如今小学生写作文束缚太多,思想机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教给学生,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范文,套用现成的模式,这种僵化的训教作文方法,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阻碍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压抑了他们的创新的思维,没有了自己的思维,最后写起作文来却是心中不明、条理不清、文法不顺、

内容老套、缺乏主观思想。

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然而纵观现今小学作文现状,学生为得高分而写作为应试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看重的也是学生的分数,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速度,至于内容而不顾。致使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没有一点主观感情,让人读起来也是平淡无味,索然无奇,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假,这种状况真是让人感觉心寒,

叶圣陶曾经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

【1】。”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冥思苦想,这种闭门造车,与生活失去联系的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无话可说,东拼西凑,豪无生趣可言。离开了生活,也就缺乏了感受和体验,现在的孩子成了家中的掌中宝,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这也就造成了学

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写到这方面的作文更是无处着手。

二、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往的语文大纲对于作文知识技巧较为重视,学习作文不可能不学习作文知识和技巧。但是不仅仅是学习作文知识和技巧,学习作文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新课程标准中就围绕着这方面进行了叙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除了按年段提出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提出了具体的规定,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1、 克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小学生在作文认识活动中经常存在起破坏作用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造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厌倦作文,害怕作文,对其写好作文及其不利。每逢老师布置作文时,教室总是“唉”声一片,这种畏难和恐惧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教学中作文已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给学生带来的不是乐趣,而是心理恐惧—脑海空空如也,思维空白一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另一种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学生常苦于“没的可写”可又不能不写,自己不能独立写作,总要借照一些参考范文,独立思维

篇二:小学生作文评分标准

小学生作文评分标准

武汉天作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胡 擎

好多老师对作文的评价分歧很大,很多家长也时常给老师们提种种要求,使得培训机构的老师们困惑、彷徨不已。近段,很多老师问我该怎么办。这里我找了一些地区的作文评价标准,摘抄下来,供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能给孩子的作品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细腻的呵护!

1、改变作文没有满分的观念,只要符合要求者,就可以得满分。

2、重内容,重真情实感,重创新轻模仿。

3、激励为主,不吝啬分数。

4、作文内容分数值(100分制):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30分)(附标题可占5分)

内容相符具体(20分)

条理清楚、段落分明(20分)

语句通顺(20分)

会用标点,错别字少(10分)

5、评分参考:(30分标准)

一类文(90—100)(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80—89)(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60—79)(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

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40—59)(12—18):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五类文(39分以下)(0—12):内容有错误,语句表达很差,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多。

这种评定法还可规定,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南方某地三年级期末考试作文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说明:

1.想象合理。所写童话故事完整、想象合理的得2分。不太合理的得1分。

2.表达有序。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得3分。顺序颠倒,条理

不清的酌情给分。

3.表达通顺。语言通顺、连贯,文章中句与句之间联系自然、紧密,得4分。有1-2处明显问题的,得3分有3-5处明显问题,得2分。有5处以上明显问题的,得2分以下。

4.表达具体。表达具体的,得5分,不够具体无特点的酌情给分。 5.表达生动。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和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文章可读性强,得2分。其余酌情给分。

6.常规要求。1处标点或1个错别字不扣分,2处标点或2个错别字扣0.5分,以此类推。同一字重复错误不累计。

某地四年级作文评分标准

测试时间为35分钟左右。在评价时,建议参考以下标准。

1.意思表述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字数不少于250,可评为“优”。

2.表述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字数不少于200,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习作字数在200以下。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天津市某地五年级作文评分标准

分四类给分:

一类文(33—35分):感情真实,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二类文(28—32分):感情真实,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三类文(25—27分):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书写工整。

四类文24分以下,教师酌情给分。

深圳市某地六年级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90分以上(27-30分):

1.字迹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通顺流畅优美,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恰当地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分段写作,层次分明;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300字以上。

二类:80分以上(24-27分):

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

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能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分段写作;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250~300字。

三类:70分以上(21-24分):

1.书写不够认真;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干巴,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5.字数在200~250字。

四类:60分以上(18-21分):

能围绕一个中心写,表达有一些毛病,但基本连贯。

五类:60分以下(18分以下):

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罗嗦,或不知所云;4.标点符号错误明显;5.跑题;6.字数在200字以下、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

附一:作文动向:小学生美文只因字数不够得低分

部分家长、教师:僵化的作文评价方式可能扼杀孩子的童趣和想像力

近日,某育儿论坛上有一家长发帖表示,自己儿子由于作文扣分严重而自信心受挫,而扣分的主要理由是字数不够。家长随帖附录了作文全文,不少家长看到后却一致认为此文想像力丰富,文笔优美。与此同时,一些语文名师在看过之后也对这篇习作持肯定态度。

篇三: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难点问题。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之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做基础。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介绍。

(一)学生的写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题材问题。作文贵在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习作而习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习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致使写出来的作文感情虚假、主题过大、内容空乏,题材不新颖。

2.语言表达问题。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年情趣的,可现在的学生的作文却失去了儿童化的语言,没有写出自己的真话,老是借用别人的话,借用别人经历过的情感体验,装腔作势,摆弄辞藻,成人味十足,无法如实体现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童真童趣。有的学生不注意词的用法,习作中出现大量的家乡方言,语病连篇,更谈不上巧妙灵活的修辞和优美准确的修辞语了。

3.写作技巧问题。主要问题是概念空洞,没有具体的事实,没有细致的情节描写。对事情发展过程交代不完整,不能准确把握事情的重点过程,或平均分配笔墨,或本末倒置。作文层次混乱,主题不鲜

明,过渡不自然。不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详略不得当,开篇结尾不能为主题服务等。

(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

许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写作文不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喜欢写作文,自然就写不出好作文。加之他们阅读空间小,生活经验少,最关键的是缺乏写作技巧,导致他们视野狭窄、认识肤浅、思维僵化、写作题材缺乏。

(三)应对对策

1.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首先,要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教给他们一些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捕捉生活中的丝丝缕缕,教他们热爱生活。其次,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降低习作的

小学作文僵化

难度。如我在学习完《我喜欢》一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段话。很多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将刚才所说的和听到的组织起来,变成一篇语言优美的作文。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这篇习作,且质量很高。

2、培养想象兴趣:通过他们喜欢的童话来激发想象,给学生一个词,让学生根据这个词构想一个童话故事,这个词犹如一块石头投入水中,能激起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浪花。

3、推荐阅读,写读书笔记。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一些学生感触较深的文章,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可以是随文批注,也可以写读后感)。同时,我还组织了“每天一文”活动: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安排学生轮流为大家读一篇自己觉得最好的文章。几年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4、组织活动,积累生活经验:我经常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班队活动。学科活动如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绕口令比赛,口语交际等等。班队活动如上街清扫街道,上敬老院献爱心,到学校附近工程参观访问调查,或带他们去郊游,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写作题材,诱发写作兴趣。

5、常批常改常鼓励:对于学生的习作,不管有多忙,都要常批改,要不厌其烦,多用鼓励性的批语,哪怕是遣词造句上的小小进步都要表扬,每次习作讲评是多推荐好的作文要学生本人大声念出来,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各自的写作水平。总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探索中积累,并在积累中不断提高!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