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长沙周记米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1:23:43 体裁作文
长沙周记米粉体裁作文

篇一:长沙吃货必备宝典

长沙吃货必备宝典

一、粉面早点篇

A.工农兵粉店

点评:古董级的米粉店。从招牌

到店内风格全都是文化革大命时期的气氛。门口着“国营工农兵粉店”的招牌。面粉油不重,咸淡适宜,很扎实。最有特色的是烫饭,用原汤闷的,加了芹菜末,然后盖个炒码,热腾腾的端出来。

地址:沿江大道秦皇食府旁巷内500米。

B.周记粉店

点评:地道的长沙猪油粉,除了米粉不做其他的,是少数“务正业”的粉店之一。付了款,给你一个筹码,凭筹码自己去厨房端粉,榨菜酸菜自己加。周记离解放西路的酒吧不远,泡吧完的童鞋可以来这宵夜。

地址:县正街进去100米。

二、湖湘口味

A.鸡鸭恋

点评:据说最初只是一个食堂,由于口味好,价格低,很多人慕名前去。店里的广告很有特色。推荐菜是酸菜肉丸汤和原创鸡鸭恋。肉丸是老板手工打的,没有加淀粉,很扎实;原创鸡鸭恋其实就是一半鸡一半鸭 ,鸡不是想象中的鸡丁,而是带骨肉的,吃起特别有味。鸭是大块大块的,炸得酥脆可口。

地址:芙蓉路长信路口西南角,君逸酒店北侧路口上坡99米。

说明:现在 @鸡鸭恋食堂 接受微博订餐,每桌赠北方韭菜盒子二个,只要粉丝超过100,现场发图文并茂的微博并艾特三个好友,就餐者还可享折扣优惠。

B.红灯笼

点评:隐藏在巷陌的家常口味菜,没有门牌、没有餐厅,食客全都挤在几间老式平房里,是一家环境差到不能在差的小店子。不过菜重油重口,十分下饭,口味方面相信还是不会让大家失望。

地址:营盘路北段领御大厦对面文星桥巷。

三、异地风味

A.胡记肠粉

点评:肠粉分为辣的和不辣的,前者比较符合湖南人的口味,后者保有广东肠粉原味的弹糯。不过不管哪种汤汁都是一样的鲜美。另外烧鹅饭、叉烧饭也好吃。

地址:胡记肠粉现在鸟枪换大炮,有新店了!!就在松桂园老树咖啡旁。

篇二:米粉类

长沙人喜欢吃米粉,米粉分圆粉跟扁粉两种,长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因为扁粉比起圆粉来优势就是比较容易入味,要知道米粉本身是没有任何味道的,全靠汤来调味。所以汤头是一碗米粉的关键。奇怪的是长沙市民许多在吃粉的时候是不喝汤的,只把米粉捞干净,汤还是原封不动,这是让我不解了很多年的问题,因为我是很爱喝汤的人,觉得放着美味的汤不喝真的是浪费。再说码子,长沙人管放在米粉里面的配菜叫码子,有盖码跟炒码两种。所谓盖码就是事先做好了码子,粉下出来后直接把做好的码子盖在上面;而炒码,顾名思义,是在点粉的时候临时用小锅炒出来的配菜,这样码子新鲜而且味道好些,所以比盖码贵。一般常吃的码子有肉丝,酸辣,椒脆,酱汁,杂酱等长沙的米粉一碗是二两,这个是标准配置。可是如果你想要多一点粉或者多一点码子,就可以在买粉的时候告诉店家你要轻挑重挑,或者重盖轻盖。不明白的人往往听得很糊涂,这些就是米粉的牌子,牌子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挑跟盖,轻挑就是要少一点粉,重盖就是盖多点码子,反之亦然。以前买粉叫做买筹,在店的入口处一块板子,上面悬挂了许多筹码,是用木条做的,你买了你想要的筹码,走到店子后面交给做米粉的师傅,他会把你的筹码悬挂在你的碗上或者直接插在碗里,等粉做好了再取走。听上去不太卫生,不过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在已经都改革了,筹码已经成为历史,其实我还蛮怀念的。我所说的粉店都在河东,河西我不了解,就不包括在内了,另外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

首先从我家附近——烈士公园周围地区开始写起。

第一家介绍,玉林粉馆。

这家粉馆位于烈士公园北门外德雅路上,历史不算太悠久,系一个老婆婆 所开。它位置偏僻,门面狭小,又没装修,不过如果你要寻找的话绝对不会错过,因为这家粉店生意好得吓人,是什么原因呢?待我来说—— 此家米粉做法极其平常,骨头汤,清水下粉,甚至码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肉丝粉,不过据说这里的米粉来源极好,粉质细腻,久煮不烂,口感滑顺,不过来源是哪里偶也不清楚;再次就是这里的汤头很浓,码子的肉丝新鲜香嫩,作为附加的榨菜丝,垛辣椒以及酸菜都是异常的好吃,因此下出来的粉自然鲜香爽口。这里米粉价格中等,2块5一碗,分量也够足。不过各位饕餮要注意的是这家粉馆极其有个性,每天早上只营业到上午10点,注意,是上午10点!10点以后就只能等第二天才能吃了(这个规矩是从这家点开张就有了的)。走至附近可见汽车横陈,汽车的主人却坐在马路旁边的小马扎上端着一碗粉陶醉着,可见此店声明远扬。本人这一个星期天天早起,就是冲着这碗米粉呀!

推荐度:★★★★★

第二家介绍,云南过桥米线

此家粉店位于烈士公园西门外,名字就叫做云南过桥米线。此家米粉店的特色就是做过桥米线,云南过桥米线有一个故事,是什么的我忘记了,跟爱情有关系,在这家店的墙上有写这个故事,总之过桥米线的特色就是油厚。不过此家米粉是很有特色的,首先他们的米粉分2块5,5块,10块以及20块的米线大王,价格代表放进米粉里

的东西的多少。偶去吃的时候是点的5块的。店内布置得还蛮雅致,服务员会首先端一个沙锅上来,里面装了大半锅清亮油厚的鸡汤,然后再端上来许多小碟子,里头装了一些譬如鸡肉片,猪肉片,香葱,鹌鹑蛋,还有一些小东西,都是生的,最后再端来一碗细细白白的米线。然后服务员告诉你,先把鹌鹑蛋倒进汤里,然后再把肉片倒进汤里,等等,最后再把米线倒进去,就OK了,这样很DIY的吃法,因为是相当于生滚,所以肉呀鱼片呀什么的都很嫩。我没去过云南,不知道云南是不是也是这样吃的,不过这里的米线的确好吃,汤头鲜,米线细,配料嫩,值得一尝!推荐度:★★★

第三家介绍,和记粉馆

长沙有老歌谣:和记的粉,杨裕兴的面,德园的包子真好恰……这个歌谣的版本有N多个,不过不管怎么变,和记的粉跟杨裕兴的面是不会有错的。不过这篇帖子是讨论米粉的,面条与包子就做另篇帖子写,呵呵。和记位于长沙市最为热闹的北正街跟湘春路的交界处,是一栋朱红色的小楼,大门悬挂牌匾上书和记粉管四个金色大字,里头的桌椅也古色古香,显示着这个粉管的历史。这里曾经是长沙市的平民区,所以和记以前的粉都是走大众化的道路,价格大多在五元以下。但是近年生活水平提高,和记也有了超过10块的诸如寒菌粉(超级好吃不过只有当季才有得卖)、甲鱼粉这样的高级米粉了。和记的粉我吃了很长时间,感觉还是不错的。这里的米粉是本店自己做的,纯手工生产,手工切得细细的,很有感觉。这里的特色就是汤头油厚,味道浓郁,夏天吃的时候望着满碗的油,半天碗里的温度还是跟刚出锅时一样,颇让人郁闷。所幸的是并不油腻,吃上一碗还是很爽的!另外和记附近有另外一家以前久负盛名的粉店——头卡子,不过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哎,一大损失!

推荐度:★★★★

第四家介绍:无名粉馆

无名粉馆也像玉林一样是近年才兴起的粉馆,去吃过的人都说好,我觉得也不错,它的位置在浏城桥,具体那条巷子我也不知道名字,不过去到浏

城桥附近一打听,绝对能找到!无名粉馆最好吃的应该算是肉丝粉,我发现这些颇为出名的粉馆都是以最朴实最基础的肉丝粉出名,想想其实肉丝粉是很考师傅水平的,因为它只能靠汤,粉,肉丝来调味道,哪一步有欠缺做出来的粉都不好吃。至于那里的米粉味道到底如何,大家有机会一吃便知,我是无法形容了,因为太过美味,哈哈。价格不算贵,3元一碗,各位食客可以吃掉自己的舌头!

推荐度:★★★★

(最近加盟店被曝光,老店以前一直是自己做的。)

第五家介绍:一家粉店

一家粉店应该是长沙的老牌子,原址不知道是哪里,现在的许多都是假一家粉店,推荐一下的一家是在新大新后头巷子里的一家,以及药王街里头的一家。一家粉店是很大众化的粉店,里头的肉丝粉、酸辣粉、椒脆粉等低价位盖码米粉口碑向来不错;好一点的炒码粉以及拥有一些奇怪名字的粉也不错,因为这两家都系老店,所以吃上

去很放心。而且粉的分量也很足,食量小的MM,一般二两可能都无法搞定!

推荐度:★★★★

第六家介绍:黄春和

其实说起来黄春和也是长沙市的老牌粉店,有人告诉我它以前是坐落在码头边的,因为价廉物美所以南来北往的客人都喜欢去那里吃上一碗米粉。可惜因为兴修黄兴路步行街,长沙失去许多这样有历史的店。这两年黄春和又出现在长沙街头,不过似乎是集团化然后每家店承包到人,所以口味及其一般化,不过因为是老店,所以也介绍

一下,去那里吃的原因只有一条,就是放心!

推荐度:★★★

其他介绍:

李记粉馆

这家是听朋友介绍的,具体位置在解放东路中国城旁边。它的特色是青辣椒炒鸡蛋应粉(长沙话,意思是青辣椒炒鸡蛋拌在粉里面一起吃)。具体做法是先点一个原码粉,然后青椒炒蛋是算炒码盖在粉上,3块左右一碗,吃得舒爽无比!

周记粉店

坐落在香格里拉旁边的小巷子里,特色是肉丝的原汤盖码粉和牛肉粉,还有就是价格比较贵,一碗肉丝的价格是3块5。此外这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买粉还沿用以前的方法,去柜台买筹,然后放到师傅那边等粉出来了再自己端去吃,想感受古老正宗的长沙米粉吃法的食客不可错过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粉店只开到下午一点。一点

以后也是无法吃到美味的。

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好吃鬼能积极发掘长沙靠谱的其他粉店~

篇三:关于米粉市场的分析

关于“桂林米粉”的市场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桂林米粉市场分析

在二千多年前,开通之际,北方的秦人屯兵岭南,由于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米食,于是把大米碾成粉做成面条状来食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桂林米粉。在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加上广西多产各种香辛料,于是人们合理利用资源,将各种香辛料加工制成与米粉一混而成,渐渐形成了香鲜爽口的传统桂林米粉。

现今桂林米粉的新工艺,新配方造就新品牌,新口味。

随着饮食的不断发展,米粉行业各企业在传统做法之上引进了新的风格,从前期制粉到临吃前的调味,每一道工序,每个过程都非常讲究,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采用不同工艺和口味,后期的口味在带有传统的主观神秘色彩之外更具有独特的美味之感!一般米粉店内的口味有以下几种:

卤菜粉:顾名思义,卤菜粉就是在米粉中配上精致卤菜,一般配是卤牛肉或卤猪肉,这些卤肉都是用多种中药材的卤水中卤制出来的,用时把卤菜切成薄片整齐盖在整好的米粉上,这样卤肉与白米粉再加上些葱末辣椒就更达到了色香味样样绝样的效果。

牛腩粉:牛腩粉用浓香味美的红烧牛腩汤菜配上米粉的吃法,牛腩汤菜是用选好的牛筋、牛肚加上一些香辛料,先炒后煮再炖,筋道的米粉沉侵在牛腩汤中,不仅有好吃筋道爽口的米粉,更有味道鲜美的汤,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还有鲜肉汤粉,马肉米粉,锅烧米粉,叉烧米粉,烧肠米粉,都是各有特色每种都有特制配料与口感,样样经典。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到环境舒适、卫生,菜品有特色的餐饮店就餐,以及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给餐饮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只要是有个性、有特色的餐饮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衰竭的行业。只要你伫立街头,就会看到各种普通餐厅冷冷清清,而有特色的餐饮店一般是“高朋满座”的人排队等侯。

第二部分:桂林米粉行业的竞争现状

很多人都想挤进米粉行业,特别是目前外地就业严峻的时候,许多原来在外地打工回来的人都想开家米粉店,米粉行业的门槛确实低,在桂林市来说,米粉行业应该算得上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相当充分,据调查不完全统计,桂林市不足80万人口的小城市市区遍布各个角落的米粉店不下1000家,也就是说每800人左右要支撑着一家米粉店,按照每天有50%的人吃米粉,平均一家店每天的销量不到400碗,按照2.5元的单价,每碗米粉6毛钱的毛利计算,平均一家店的毛利7000元/月左右,米粉行业应该算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我两家店,总计面积不足200平米,员工总数25人,每天平均销量为2000碗左右,即平均每百碗粉需要员工1.25人,每名员工工资、住房和伙食开支共计1100元/月,燃料费用(我两家店主要是烧电和液化气,7000元/月左右,其他的店主要是烧煤,打7折计算)5000元,即平均每百碗粉需要燃料费用250

元,店面房租按照平均1500元计算,其它各种税费按400元/月计算,这样一个月每家店的平均开支为:4*1.25*1100+4*250+1500+400=8400元。最后则可得出平均每家店每月亏损1400元。

当然,以上计算是从全市平均情况的角度得出的结果,各自经营管理各异,最终经营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

第三部分:桂林米粉的经营现状

一、店内简陋、规模小、卫生条件差,店主缺乏品牌经营意识

桂林米粉名声在外,桂林人对米粉更是情有独钟,桂林米粉是许多桂林人的早餐,甚至是中餐和晚餐。外出归来的桂林人,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桂林米粉。在桂林的米粉店布满了各大街小巷,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约有1700多家米粉店。大多数米粉店面积小,装修简陋,环境卫生普遍很差。许多米粉店的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抓起卤菜(卤牛肉等)切片给顾客,酸豆角、葱花等配料直接摆在显露的地方,供人们自取,夏天很容易招蚊虫,很不卫生。很少有米粉店店长重视品牌形象,就连一些老字号也不重视自身形象,店内装修简陋,没有任何体现米粉文化的装饰,没有丝毫关于自身历史的宣传,工作人员也不统一着装,形成企业文化。许多米粉生产商都没有包装,米粉出厂时连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不表明。因此,很少有米粉店能做出规模,做出品牌,向外扩张者更是寥寥无几。

二、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竞争力

无论是桂林米粉的生产厂(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家还是米粉店,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都各自为政,呈现散沙格局,缺乏整体竞争力。生意较好的米粉店店主都认为,米粉好吃与否,关键在卤水的配方,如果把自己秘诀“交流”给别人,教会了别人做生意,就等于砸了自己的生意。所以,桂林很多的米粉店老死不相往来,彼此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和沟通,米粉的做法没有创新,基本上都传统的几种常见的吃法。几年前,某一米粉店曾推行米粉套餐,有好几种的吃法,但因得不到真传,难以维系。米粉的价格多年没有太大的变动,从十年前的二两一元多到现在的两元多。经过竞争的淘汰,桂林生榨粉生产厂家从20多家减至不足10家,这本是企业合作,提高产品合作,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好时机,但大家仍纠缠于价格,没有长远的打算,没有交流与合作的意向。前年,由南宁米粉行业牵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编写了《米粉质量安全要求》,南宁米粉行业开始整顿行业秩序,要求米粉生产企业严格按规范生产,米粉店按质量要求规范经营。桂林米粉生产企业却由于缺乏合力,错失了参与行业大整顿的良机,结果连边都没沾上,在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行业一盘散沙,制约了桂林米粉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了桂林米粉的品牌形象塑造,一直以来,桂林 没有出现一个拿得出来,叫的响的米粉品牌。

三、米粉店未能借文化、旅游优势打造品牌形象

桂林米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可以说是快餐的鼻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加

之桂林是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是一个很好推广自产品牌的地方,然而桂林的各个米粉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天地人和的机会。

第四部分:桂林米粉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实际上,米粉加工工艺不难,制卤水的香料可在当地找到,特殊的则从桂林购入。对于卤水配方,要有保密控制,比如用总厨掌握配方,加盟店的卤水由总店配送等方式。但更要相信品牌的力量。随着市场发展,地方小吃的竞争力除了口味,也要靠品牌。南宁愈来愈多的米粉店有了品牌意识。据了解,现在南宁很多粉店的投入都在10万元以上,面积七八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有空调,环境舒适,有的还做起了连锁经营。而桂林米粉店却还停留在有的街边小店的境地,虽价格略低,生意却不见得好。

其实桂林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变,也开始讲究饮食环境和文化,可桂林的米粉店为何安于现状?

一、市场:让桂林米粉走出去

桂林米粉在南宁影响渐深,赢得南宁人喜爱,但桂林米粉还未真正走出去,仅在广西部分城市有所发展。现在全国都能看到桂林米粉的招牌,但很多改变了桂林米粉传统工艺,有的因口味差,影响了桂林米粉形象。这主要是米粉文化传播不到位。一些人只知米粉来钱快,对其文化却不了解。

桂林米粉的烹调技术口口相传,又缺乏烹制标准,比如配料无固定标准剂量,凭经验放,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桂林米粉移居外地后,不一定适合当地人口味。南宁对桂林米粉接受度高,是因当地桂林人多,且两地文化交流频繁。但在广西区外未必如此。比如卤菜粉不放汤,有的外地人不习惯,放汤后粉味又变淡,结果就认为桂林米粉徒有虚名。有的饮食店为迎合顾客,干脆改变烹调方法,使其完全失去桂林米粉传统风味。

要让地方小吃为人接受,就要传播这种小吃的文化,让人真正了解其特点,引导消费。同时,在保持传统风味基础上,根据各地饮食习惯进行适当改良也未尝不可。除现做现吃,桂林米粉可否做成快餐食品外销?据介绍,桂林每天有近百吨干米粉销往广东,但只供工厂,销售渠道窄。桂林一些土特产店也有袋装干米粉出售,但品种单一、包装简陋,市场影响力小。

二、文化:桂林米粉打好旅游品牌

桂林米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却没借好旅游的“势”,游客的米粉消费往往是掏几元钱在小店吃上一碗这么简单。桂林米粉要与旅游相结合,就要全方位打造米粉文化。

首先要有一个品牌产品。虽然桂林曾有餐饮店推出米粉宴,但大都是形式上的模仿。要知道,正宗米粉宴程序复杂、配料考究,包含了宗教文化和桂林特有的饮食、民俗、礼仪等深厚文化内涵。游客品小吃,不但品味道,更要品味道背后的地方文化。推米粉宴时,最好有专人向游客介绍米粉的起源、品种和文化。让游客同时获得味觉享受和精神愉悦,体现地方小吃的独特价值。

以桂林米粉为龙头,餐饮企业可推出品种丰富的地方菜系,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合性餐饮品牌。像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长沙火宫殿等,都值得借鉴。在桂林建立米粉文化馆,举办米粉节,出版米粉专著,推出以米粉为主题的舞台剧,开发带有桂北民居特色的米粉展示街,引导米粉店进行带文化意味的装饰??

米粉生产企业和饮食店合作开展项目,让游客参观米粉制做,亲手团粉;了解米粉烹调工艺,现场尝粉,并能买到品种多样、包装精美、便于保存和携带的米粉产品。

桂林米粉不仅要有企业和产品等个体品牌,还要有行业大品牌,这个大品牌既要成为旅游亮点,也要借旅游的传播功能,进一步做大品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