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发现读者的心理期待并予以满足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9:20:35 体裁作文
发现读者的心理期待并予以满足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发现读者的心理期待并予以满足作文

发现读者的心理期待并予以满足

——写事类记叙文写作教学指导课实录之二

江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杨友红

 

师:上课之前我来做一个小调查,喜欢写作文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有这么多同学喜欢写作文,是我见过的最喜欢写作文的一个班。其实,写作文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你还没有爱上写作文,我相信经过这堂课之后你一定会有点喜欢作文,如果你不信,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

生:面带微笑,很期待。

师:同学们,“如何写事”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今天,我们就从“读者期待”的角度来聊一聊“如何写事”的话题,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交流的话题一(投影):作为读者,你喜欢读到怎样的事情。

生:思考,准备回答。

1:我喜欢读一波三折的事情。

2:我喜欢读有矛盾的事情。

3:我喜欢读有悬念的事情。

4:我喜欢读有情趣的事情。

师:这就满足了一种心理需求。

5:我喜欢读写得语言优美的事。

师:这也是满足了一种心理需求。

师:这些故事,必然要写出一个矛盾处、波折处、悬念处、需求处,而这些正是写事的立足点,这些立足点吸引读者去探索、追寻答案,我们可以把它称作读者心理期待点。所以,写事的关键点就是写清一个读者心理期待点。下面我们就结合学过的课文来品味一下读者的心理期待点。首先,我们默读《散步》的节选部分一起来寻找“读者心理期待点”。(出示幻灯片)

生:默读《散步》节选部分寻找“读者心理期待点”。

师:巡视。想好了吗?

1:举手。

师:请你回答。

1:我觉得“读者心理期待点”是“我决定委屈儿子”。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1:我想知道“委屈儿子”的原因。

师:这确实是一个“心理期待点”,其实,一件事还可以有其他的心理期待点,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再细讲。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一段最明显的“读者心理期待点”。

2: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

师:能否说得再概括一些。

2:有了矛盾。

师:这就写出了矛盾点。能否用原文中的词语?

3:分歧。

师:这就是抓住关键词来点明“读者心理期待点”。 板书:点明一笔。

师:下面,我们默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片断来概括“读者心理期待点”。

生:默读、思考。

师:谁来回答。

1:我想知道莫顿·亨特掉下来没有。

2:我想知道莫顿·亨特紧张的心理是怎样化解的。

师:两位同学关注的实质是一个问题,就是莫顿·亨特的紧张心理。作者在这一点上反复渲染,目的是强化读者的心理期待。这在表现方法上就叫渲染一笔。板书:渲染一笔。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小短文的节选部分。请同学们默读《人质》这篇文章的节选部分,找出文章的心理期待点。

1:玛丽怎么成为人质的。

师:其他同学呢?

2:我很想知道玛丽的结局。

师:能说说你怎么找到这个心理期待点的呢?

2:我看到了这个地方的省略号。

师:哎呀,老师也和你关注的地方一样。这里就是本文特别要强调的一个心理期待点,这个地方用了标点符号这个特殊的语言形式来加以提示、强调。这在表现方法上就叫强调一笔。板书:强调一笔。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了这个省略号,你想到了什么呢?

1:我想到了玛丽是否受到了伤害。

2:我想到了玛丽是否从绑匪的手中逃脱了出去。

师:同学们,有了这个心理期待点,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想寻找一种答案来满足我们的心理期待。由此生成了我们今天交流的话题二:如何写好读者心理满足点。什么意思呢?有了心理期待,我们就要来寻求结果来满足心理期待。如何写好读者心理满足点呢,我们继续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来品味读者心理满足点。先来看课文《散步》的片断,请你结合课文的心理期待点“分歧”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如何写出了读者心理满足点的。

1:我想让母亲走大路,母亲疼爱她的小孙子,决定走小路,出现了一个转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

师:最后还有分歧吗?

1:没有了。

师:矛盾解决了。

2:从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也喜欢走小路。

师:这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情。这些景物的描写透露出了读者的心理满足点。从上面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是用矛盾解决的办法来写好了读者心理满足点。

师:再看《走一步,再走一步》,请同学们关注红颜色的语句,把这几句话联系起来看,它是怎样写出了读者心理满足点的。

1:它是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写的,“似乎”能办得到,到“信心大增”,写出了一种心理的过程。

师:“过程”这个词,你用得特别好,老师还想让你加两个字,你怎么加?这提出了一个挑战。

1:沉吟,答不出来。

师:谁来补充。

2:是一种心理变化过程。

师:这是一种准确的表达。这段文字通过写“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我”安全着陆,读者获得了一种心理愉悦。

师:下面我们继续看《人质》的后半部分,请你分析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写出了读者心理满足点的。

1:文章通过事情的结局来写出了读者心理满足点的。

师:你读到这个结局想到了什么?

1:奇特。

2:我没有想到玛丽竟然是个机器人。

师:这就是运用出乎意料的办法来写出了读者心理满足点的。刚才读到这个故事有的同学偷偷地笑了,很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故事的结局,感受一下它的奇妙。

生:齐读

师:下面再来看这个故事中的几个关键短语“罗伯特博士听不下去了”“想不到”,结尾也必然隐含了罗伯特博士的开怀大笑。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的心理变化的描写,以及《散步》中“我决定”“变了主意”等词语的叙写,当你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你能否想到心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请思考

生:这三篇文章都通过细节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师:所以,读者心理满足点的实质就是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调适的过程。这是写事最根本的东西。到此为止,读者的心理期待和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生动而有趣的文章。而且这一部分要详写,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片断小练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根据下面《捎》这篇文章的期待点来想象文章的心理满足点续写情节。同学们,你觉得这篇文章的心理期待点是什么?

生:他的母亲究竟想要什么东西。

师:用原文说。

生:“娘,您老呢?”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齐声)同意。

师:那好,请同学们根据这样一个心理期待点来想象一个心理满足点来加以叙写,请同学们想一想前面几篇课文的写法,然后开始叙写。

1:我叙写的内容是:我不需要什么,只要你平平安安地回来就行了。因为母亲是最牵挂着儿子的平安的。

师:这里写出了一个盼望儿子平安的母亲。而且他还讲明构思的理由。

2:我叙写的内容是:我什么也不需要,只希望你捎张照片回来就好了。

师:还有用捎这个词的吗?

3:我叙写的内容是:我什么也不需要,只希望你在国外多学习,把知识捎回来。

师:这个母亲还很有文化。小朋友,还有交流的吗?

4:我叙写的内容是:娘不需要你捎什么,只要把你自己捎回来就行了。

师:请坐,我们来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出示原文:“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娘的眼里闪着晶莹的光。一起读。

生:齐读有关内容。

师: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啊。这个“捎”字用的太好了,这叫一语双关的手法。刚才,老师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似乎同学们在这堂课中的思维趋同了。是不是我们的写作有问题了呢?不是,恰恰相反,是同学们都掌握了用转折来写好一个心理满足点的方法。

师:这个故事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不是。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补充的部分来朗读一下,谁来?

生:读

师: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妻子。

生:和他的母亲一样都关心他的平安。

师:请坐。同学们,这就是又一个期待点,又一个满足点。而且相同的情节更强化了母子之情。如果我们想把故事写丰富就可以用期待点和满足点的不断设置来达到目的。故事写到这里就为止了吗?

生:没有。因为我觉得应该给人一点启发。

师:这就是事情写到这个地方应该给人一个更高的期待,来满足人们的心灵的需要,这就超越了一般的心理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就是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所以,这就有了我们今天交流的第三个话题:如何写好精神满足点。这就有了从心理需要到精神需要的提升。下面,我们还是来结合《散步》来体会一下。齐读红色部分。

生:齐读。

师:请思考当你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家人的尊老爱幼。

师:想到了一种美德。还有想得不一样的吗?

生:作者前面有他的母亲,后面有他的儿子,一家三代人的责任都在他的身上,这样写就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师:这就写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一种责任。这位同学想得很深刻,也很深入。我们继续看《走一步,再走一步》,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红色字部分,其他同学思考,它告诉了你什么。

生:读

师: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们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我们就会克服困难。

师:老师来问一下,这里的困难还是那登山的困难吗?

生:不是的。

师:包括吗?

生:包括,不仅仅是。

师:范围有大小之分。联系以上两篇课文,我们该怎样写出事件的意义呢?你能否概括出一些方法呢?

生:由小到大

生:由此及彼

生:有具体到抽象。

师:回到刚才的文章《捎》,请你根据文章的情节加个精神满足点的结尾。

生:最关心你的人往往会想到你的健康。

生:捎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是身边的人对你的支持和关心啊。

师:这就是故事的意义,极简省、极明了。同学们,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最真的情感往往是最平淡的。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读者的心理期待点说到读者的心理满足点和精神的满足点。事情能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要让人觉得事情有意思,不仅如此,还要让人觉得有意义。所以,要想写好事情的根本点在于:有意思和有意义。

师:今天的作业,写一篇作文:难忘那一回。谢谢同学们。

篇一:描写人物心理作文欣赏方法指导修改

人物心理描写技巧

案例分析:

“我心里十分紧张,很担心爸爸回来骂我,一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我就感到害怕,真希望我能逃过这一

劫??”

这是一位学生在《家长会的启示》一文中的片段。

片段中虽有“紧张、害怕”等词,但读者并不了解他怎样的紧张

和害怕,因为这些动词只是抽象的概述,而并未进行具体可感的描写。

什么是心理描写呢?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心理活动的描写,旨在深刻揭示人

物的精神世界。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就以同学们熟悉的课文为例,具体介绍几种心理描写方法。

1.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特定状态下的心里想法,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人物与读者直接交流,仿佛面对面地谈话,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和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真切。

【例文】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简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2.幻觉描写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3.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要展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刻画人物形象,往往要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来实现。

【例文】(老孙头夸他的马是)“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多咱也不能瞎呀”(可是当别人瞧上他的马时,老孙头却说)“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了似的”。

(简析:这是《分马》一文的片段,它借助语言描写,将落后群众老孙头既怕失去马又要假积极的着急矛盾心理,刻

画得淋漓尽致)

【例文】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

〖改写例文〗“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进家门,冲我举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我好像全身的每块肌肉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

(说明:这里运用的是“幻觉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的,“紧张、害怕”等词虽只字末提,但人物的这些心理特征却

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了深刻印象)

心理描写精彩片段

◆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一簇乌黑发亮的秀发轻轻飘撒在他的桌面上,散发着阵阵芳香。他顺着发尖望上去,欣喜地发现这是一个迷人的黑色瀑布,似乎还发出潺潺的水声。他感到阵阵心跳。

那“瀑布”飞溅的“水沫”终于有几丝洒在他放在桌面的手上,柔柔的,痒痒的。顿时一股电流通向他的全身。他的

手像钉在桌面上,纹丝不动。

◆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41、42、43??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

◆[愤怒]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廿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涨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恼怒]她突然站起来,站得这么快,那个杯子就被撞翻,黄澄澄的香槟跟在教堂里施洗礼一样,都泼在她的黑头发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个粉碎。她上下嘴唇颤个不住,用眼睛瞪着那个笑容未敛的军官,大有一拼的形势,随后吞吞吐吐地说,声音里充满着愤怒:“这这,这不是事实,比方,法兰西的妇人,你们便休想弄到手。”。

◆当他终于从他们两人忽长忽短忽高忽低的鼻息声中判断出他们已进入梦乡时,他为口袋里的那份秘密而激动地有点发抖。他把手慢慢插到口袋里。他的手指一碰到那张柔软的纸,就像触电一般,顿觉一股热流放射到全身,乃至心脏。他克制不住的喘息起来,如同挑着重担走着上坡。怕三和尚和黑罐听见,他用牙咬住嘴唇。他紧闭着眼睛,坚持着不让自己激动得发抖。估计他们已经睡沉,他一寸一寸的慢慢地爬出被窝,轻轻地下地,轻轻地关上门,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向灯光。当离开窝棚有二十步远的时候,他跑起来。几乎要跑出一站地了,他才在一盏路灯下停下。他环顾四周,见无人影,便用两只指头从口袋里夹出那张柔软的纸——那六张外币中的一张。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

你怎么不站出来??

“叮玲!”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唤回了玩得正起劲的同学,班主任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

班主任不声不响地把课本放在讲台上,既没有叫我们起立,也没有准备上课的意思,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我们这些

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早已习惯班主任喜怒哀乐的表情。

怎么,今天又出了什么事呀?我在脑海里闪电般搜寻着,不会是我吧?这几天我没犯什么错误啊?想到这里,那颗

激动的心稍稍平静了一点,因为我平时一向是老师“严家看管”的对象。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概连同学的呼吸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就是因为那个球印,给我们班纪律扣3分,是谁?你该主动承认错误。”

球印?教室后面的球印?我似乎从死一般的沉寂中醒来。那个球印不是陈明印的吗,在场有许多同学看见了。陈明啊

陈明,你快站出来主动承认,这样或许就会得到宽恕,要是被揭发,你有好戏看了,快站出来??我不禁瞟了几眼陈明,恰巧碰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这时班主任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我心里猛然一慌,这已成了条件反射。“慌什么!又不是我干的,真没有出息!”我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还是难免有一点紧张。快点呀!陈明,快点!要不班主任要赖到我头上了,赶快!

班主任的眼光依然落到了我身上。我越发紧张了,怎么办?告发他吧!我把汗津津的手往桌上放了放,刚想向上举起,猛地又缩了回来。不!我不能这样,我希望他自己站出来。我不能剥夺他的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要告发他的应该是他自己。

站出来呀!该死的陈明!

“老师??”一个怯弱的声音让我长吁一口气,他,终于站出来了!

评析: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时,“我”突然心慌起来,因为“我”平时是老师“严

家看管”的对象,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于是“我”急切地期盼肇事者陈明快站出来主动承认错误,可是他就是不敢站出来。就这样,读者在“我”内心的一声声呼唤中,焦急地期待着陈明挺身而出。读者期待心理的“水位”在不断上涨,最后“一

个怯弱的声音”,让“我”,也让读者,终于看到了开闸之后,急流奔腾的壮观场面——“他”终于站出来了。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既刻画“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又成功刻画了一个怯弱、知错就改的陈明形象。

动作描写专题

名著中的动作描写有多种表达功能。

一、凸现性格特征

于是他噗嗤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

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曲波《林海雪原》

【简析】小炉匠一说出杨子荣“不是胡彪,是共军”,局势危急得一触即发。杨子荣“笑”、“磕”、“吐”、“抹”、“说”、“坐”、“掏”、“抽”等一系列动作,把他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的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二、反映内心世界。

众人连忙收拾。谁知小春、婉如忽然不见,四处找寻,好容易才从茅厕找了出来。原来二人却立在净捅旁边,你望着

我,我望着你,倒像疯癫一般,只管大笑;见了众人,这才把笑止住。

——李汝珍《镜花缘》

【简析】秦小春、林婉如得知考中才女后,竟反常地躲到茅厕里。两个“望”,一个“大笑”,正是他们极度喜悦时的反常动作,反映出内心对功名的狂热追求。这一动作描写与《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后的疯癫描写异曲同工。

三、突出作品主题

他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边,一手拉开了抽屉,抓住一枝手枪来,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胸口。??窗外是狂风怒吼,斜脚雨打那窗上的玻璃,达达达地。可是那手枪没有放射。吴荪甫长叹一声,身体落在那转轮持子里,手枪掉在地上。

——茅盾《子夜》

【简析】小说中原来坚毅果断、刚愎自用、颇有魄力的吴荪甫至卷末竟然落得几欲自杀的困境。他的“狞笑”、“长叹”,他的歇斯底里的“拉”、“抓”、“对准”等动作,都有力地暗示着吴荪甫悲剧命运的认识意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逃失败的结局,靠民族工业来发展中国只能是幻想。

四、交代身份地位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

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曹雪芹《红楼梦》

【简析】“挺胸叠肚”者高人一等,与刘姥姥“掸”、“教”、“溜”、“蹭”等动作所体现的窘态造成对比。在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鲜明揭示中,不难看出刘姥姥身份的卑贱和地位的低下。

五、推动情节发展

他浑身披挂,骑上弩骍难得,戴上拼凑的头盔,挎上盾牌,拿起长枪,从院子的后门出去,到了郊外??

他一面说,一面踢动弩骍难得,托定长枪,一道电光似的直冲下山坡去。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简析】堂·吉诃德每次“骑马”、“戴盔”、“托枪”、“直冲”这一系列富有特征性、戏剧性的行为都成为一连串荒唐可笑的事件的前导,动作描写具有凸现性格和推动情节的双重功能。

在了解了名著中动作描写的表达功能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动作描写的多种技法。

一、综合法

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神态等其它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巴金《家》

【简评】折揉红梅的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的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

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二、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1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海明威《老人与海》

【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2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我必须把头缩进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开始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高。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必须定时探头呼吸,实在是美中不足啊!(选自中考满分文《兴趣》)

3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象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

4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三、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起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

【简评】“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例子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

窗外的院子里,父亲弯着腰,正用绳子捆着昨天摘来的两包青蚕豆。我分明感觉到,清晨的风,彻骨的凉,父亲瘦弱的身躯在风中瑟缩着。不一会儿,父亲挑起两包蚕豆,吃力地迈开步子。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走进黎明的晨光中。

《蚕豆丰收之后》

这一段着力描写了一个动作:父亲在清晨去卖豆子时的艰难情景。描写时,作者详细描画,突出父亲竭力挑起两包蚕豆的过程,反映家庭生活的艰辛和父亲吃苦耐劳的品德。

总之,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并且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来描写,还应该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

语言描写的技巧

语言描写法是描写人物技巧之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语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的表现,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习惯、年龄等,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景下,由于情绪、性格的变化,其语言也有差异。语言描写的种类有:

1.直接描写。把人物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写出来叫直接描写,它常用的方式是对话,另外还有独白等。独白指没有对方只有人物自己的讲话。

2.间接描写。为了叙述简洁、紧凑,作者只传达人物讲话重点,用叙述的方法写人物的语言叫间接描写。

一、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让我们先来读读下面几段话:

⒈妈妈俯下身子,轻声对我说:“刚盛的饭菜很烫,小心点儿,别烫着手,啊!”

⒉“不!我要!我要!我就要!”表妹跺着脚大叫起来。

⒊“真对不起,失陪了。”李叔叔神情焦急地对我们说,“刚才医院里来了个急诊病人,我得马上去处理一下。”

⒋“你这老头子,又要疯。这像啥样?叫外人笑话。”

读了这几段话,你是否领悟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下面老师教你几招:

绝招一: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不同,他们说话的特点也就不同。比如从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怎样的文章标题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怎样的文章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阅读者经常使用“扣人心弦”、“美妙绝伦”、“绕梁三日”等模糊性的词语表达对精彩文章的赞美。如果想要向他人推荐,还可能会进一步分析写作方式,摘要精彩片段,阐述由此引发的个人感悟……看上去,一篇文章的好坏纯粹是一种主观的个人体验,一旦表达出来只会变成一种干瘪空洞的抒情,因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过,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者们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精彩文章”的主观感受背后存在共同的吸引力原理。这些原理至少可以回答下述问题:

◤为何在新闻出版自由的国家,不少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阅读量,会频繁给负面新闻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并安排在最好的版位上?

为何人们喜欢幽默的段子和故事,它们与吸毒成瘾之间的异同是什么?设置有冲突和悬念的文章往往更吸引读者,这在心理学上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为何我们记住了一些信息,却忘记了另一些?◢

【恐惧、激动、新奇与困惑】

简单而言,“吸引力”意味着:在浩瀚的信息中发现并关注、无需付出意志努力就可维持持续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即——注意力的调动,内在的满足感,长期记忆的形成。这几个成分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起效,但为了叙述和理解的方便,本文将分别讨论。

事实上,某一篇作品能从海量的文字信息流中脱颖而出,并非全凭它的运气,而是有着深刻的进化基础。这一阶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主要是文章标题(也可能是作者的名气,这种情况暂不讨论)。什么样的信息会最快得到人们的注意?

传统观点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变化无常的外界环境,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个体总是对威胁性的信息给予更快的注意,并优先处理这些信息。很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实了这种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好。

例如,研究者发现:在一系列中性图案(例如蘑菇、花朵)背景中搜索与恐惧情绪相关的图案(例如蛇、蜘蛛),速度和准确性均显着高于从恐惧相关图案中搜索中性图案。另一个研究发现,从中性表情面孔中寻找负性表情面孔(如愤怒),速度也快于从中性表情面孔中寻找正性表情面孔(如愉快)。

正是因为这一心理机制,使得含有威胁性信息的负面新闻会频繁登上头条。在中国,

虽然新闻主管机构对媒体有“报道正面向上的事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这一现象仍然可以被观察到。

对负性信息的快速反应,依赖于大脑中一个叫做杏仁核(amygdala)的结构的活动。杏仁核位于大脑皮层底部,呈杏仁状,负责情绪的产生、调节,以及形成对情绪的记忆。

最新对杏仁核功能的研究表明,能够引起杏仁核强烈活动的信息并不必然是负性的,而是具有“对个体而言很重要”这一共同特征。也就是说,如果接触到的事件/信息与自身密切相关,无论其性质是令人恐惧,还是令人兴奋,或是对个体全然陌生,或是具有模糊不确定性,都更可能被个体标记为“重要信息”,并引发杏仁核结构的显着激活。

而在上述现象被发现之前,新闻行业的从业者们就已经依赖经验和直觉对此有过总结。比如,在任何一本新闻学教材上,信息与读者间的相关性都会被突出强调。为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国的新闻主管机构也要求“宣传思想战线”遵守“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令人恐惧与兴奋之外,另外两种特征也很常见。例如,标题中含有“首次”、“全新”以及“独创”等词语,或是一个以问号结尾的开放式标题,都会更容易引发关注。

这种标记过程是迅速、自动、下意识进行的。由于杏仁核与大脑的整个感觉信息加工过程及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存在直接的功能连接,因此,杏仁核的激活可以极大增进个体的处理信息的动机,使人做好全身心投入的准备,包括注意力集中,心跳加速,出汗增多,肌肉紧张。更重要的是,广泛的大脑区域可以立刻被调动和组织起来,使得该信息得到优先的加工。

因此,文章吸引人的

示例:大象公会标题对上述特征的使用

【阅读您的文章感觉像在吸毒】

短暂的注意力转移过程后,阅读者们就进入正文阅读阶段。这时,若非必须读完(例如要在某一会议上进行汇报,或者要撰写书评不得不通篇阅读等金钱奖励和成就动机),注意力的持续就不应该付出意志努力,即阅读文章的动机来自文章本身,阅读过程带给人“奖励感”。

以一种最受人欢迎的题材——“幽默段子”为例,来看看“奖励感”是怎样产生的。

有多项研究证实,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当人们在阅读幽默性内容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并促进释放一种与快乐体验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尽管有程度上的差异,但这种神经活动模式在赢钱、服用成瘾性药物,以及性兴奋的时候也会被观察到。此时,人会产生强烈的维持这一行为的冲动,欲罢不能。如果哪位作者被评价为:阅读您的文章感觉像在吸毒,恐怕是对文章的最高褒赏了。

从写作的角度讲,促使幽默产生这种愉快体验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包袱(punchline,即“梗”)。

首先,幽默需要一个“引子”,以提供一个背景情境,然后给出一个转折(即“梗”)。转折有两个特征:意外与可解决性。前者要求相对于背景情境是出乎读者意料的(失调性);后者则可以使背景信息以一种可以被理解的、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探测到认知失调——解决失调”的过程,就是幽默中包含的关键性认知特点。脑成像研究也表明,欣赏幽默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当成功捕捉到笑点时,激活的脑区与解开一道难题很相似,同时伴随愉快情绪。例如:

◤每次和妻子一起看电影时,我总有方法可以轻易地事先就知道这部电影是否会是大烂片。(怎么会这样?)只要是她选的。(原来如此!)我反对在结婚前发生性行为。

(怎么会这样?)因为很可能会延误结婚典礼啊。(原来如此!)她来例假了肚子疼,他坐着她旁边,看了她一眼,拿出手机玩游戏,她看在眼里,心里凉了半截。(怎么会这样?)两分钟后,她实在坐不下去了,正准备离开,只见他默默地递过来他的小米手机说:拿去捂着。(原来如此!)◢

真正的“有趣”,不是各种网络流行词语时髦话,而是不断铺设包袱,制造出虽然与当前思维惯性不符,但却可以被迅速整合到自己原有经验之中的意外感——类似电子游戏中轻松的、有节奏的,跳跃式的闯关过程。

“意外”,不仅仅存在于幽默中,各种体裁的优质作品也都需要它。比如,小说中设置悬念与冲突的重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悬念是一种问题未得到解决的状态,它使读者困惑的同时,也在潜意识中(难以控制地)开始了寻找破解之法的尝试,被心理学称为酝酿(incubation)。酝酿是大脑自动地、基于直觉与生活经验的判断,试图使用自己熟悉的认知方式来解释一个事件或现象发生的原因。

因此,优秀的作者一定不会让情节的发展完全符合读者的预期,当悬念解开,打破了思维定势,重构了因果关系——“原来如此!”

而最成功的戏剧冲突,并不是指故事人物之间一定要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也同样是指情节走向与读者心理期待不一致。这种感受有时被形容为“读完毁三观”——被催毁的,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的解释框架。

【重读、戏说、秘史与辟谣】

读罢一篇好文章,阅读者常会有“学到了点什么”的感觉,有些内容可以被立刻记住当场复述出来,有些可以保持数周乃至终身。

我们可以把“旧”的信息理解为大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经验,即“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可以理解为当下保持在大脑中的信息——只有这一信息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储存在大脑皮层中,才可以被称为长时记忆。

现在,因为“意外”,阅读者的解释框架已被摧毁,但是否可以成功重建新的框架?这涉及被传递的信息中,“新”与“旧”的平衡。

关于长时记忆的经典理论认为,大脑会对认知对象的关键特点、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粗线条的归类。

被归类储存的抽象看法不一定准确,但却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当我们接触一个外界信息的时候,会将其放在预存的图式中去认识,与以往经验进行对照,迅速判断信息的性质,并且对是否会被记住产生影响。

一个有趣的悖论是:“意外”才会引发“学习”(记忆)行为,然而,如果我们搜索不到新信息与旧经验之间的联系——根本无法理解这一信息的意义,也就谈不上“预期”,更加难以将其整合为自己的知识。

认知神经科学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认为,可以把信息分为4种类型:

◤陌生的概念出现在陌生的情境里,如,一个不为人知的、在世界上短暂存在又消失的国家历史。

陌生的概念出现在熟悉的情境里,如,发生在明朝一个不知名人物的故事。

熟悉的概念以可以预期的形式出现在熟悉的情境里,如,和历史教科书内容一致的国家领袖大事记。

熟悉的概念以难以预期的形式出现在熟悉的情境里,如,“揭穿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的谎言真相令人震惊”。◢

以上四种情况哪一个最受欢迎?显然,期待与现实之间落差最大的,是最后一种。也正因此,重读、戏说、秘史、辟谣等题材广受欢迎——通过重新组织材料,使得为人熟知的背景与人物走向发生反转,产生强烈的“预测错误感”(predictionerror),从而产生最大程度的可记忆性。

现在,不妨阅读下段文字,打赌你会记住:

◤“但‘猫论’并非邓小平原创或发明,甚至邓小平本人从来没有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样的话。

……

邓小平的原话中,用的是‘黄猫、黑猫’,而非‘白猫、黑猫’,所以,这是为什么?”

篇三:作文设置悬念的方法

作文设置悬念的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3年

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四、误会法

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如《山中访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误会。看过文章的标题,读者一定以为作者要到山中访问自己的好朋友,然而读罢全文,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这个“友”指的不是人,而是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和悬崖等,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了。

五、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的意思是: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先把冯谖贬抑到最低处: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发牢骚,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范。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孟尝君为什么还要礼遇他呢?不料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开头的“抑”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六、设问法

即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出了故事,之后按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韵味无穷。

七、描写法

即通过对一些细节如人物的外貌和神情等描写造成悬念。如《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还有对镇上其他人的描写:“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严肃。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韩麦尔先生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镇上的人们个个都显得严肃、忧愁,这种外貌和神情描写,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会带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

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

篇四: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编号:

文章题目: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内容提要: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而习作的修改一直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耗时低效的环节,本文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形式引入这一环节,探索了几种有效的方法,力图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

主题词:自主修改读者意识自评批注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

姓名:吴婷婷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东里甲38号农科附小分校

邮编:100081

电话:13164256615

编号:

文章题目: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内容提要: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而习作的修改一直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耗时低效的环节,本文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形式引入这一环节,探索了几种有效的方法,力图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

主题词:自主修改读者意识自评批注

正文:

通过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心目中必须有自己的读者群体,在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表达的技巧上都要为自己的读者群体考虑。元代陈绎在《文说》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作文和读者的关系,他认为,写作应根据不同的读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朝廷之文,圣贤道德之文气宜“肃”,长江大海、军阵英雄之文气宜“壮”,山林风月之文气宜“清”,通人达士、宴乐之文气宜“和”,侠客高士、鬼神之

文气宜“奇”,富贵美人、宫苑之文气宜“丽”,上古人事、游览古迹之文气宜“古”,大功业人,登高眺远之文气宜“远”。国外的作文教学早已把“培养读者意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英国在教育和科学部颁发的《英语:5-16岁》文件中,总目标部分就对学生写作提出“针对写作目的和预期读者采用合适的文章体式”的要求;在

工作繁重而低效,更严重的是学生不明白习作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全凭教师分析讲解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只会按照教师讲授的思路将事情记叙下来,或者根据自己阅读的积累模仿照搬。学生没有思考我的习作给谁看,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怎样写他们会更爱看等问题,加剧了学生“读者意识”的淡化。所以,我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在作文评讲环节改变作文评价的主体,增大同伴间交流与分享的力度,将自主习作修改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自主习作修改的方法树立学生读者意识的几种方法

(一)、自改法。是指学生在完成习作后,通过教师的相关指导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改,完成对自我习作的反观。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主要是给给学生提供可供自我评价的依据,感受读者的阅读体验,树立读者的意识。学生根据指导,自读自评自改,完成从作者到读者的完美转型。这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之外,体验作品对于读者的意义,从而能够以移情的形式,从读者角度思考自己的写作过程,形成读者意识。在评改过程中触动写作过程留下的遗憾及失误,完成默化的自我升华。我会制定自评表格,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从读者的角度自己对习作有直观的认识。例如在习作《难忘的一句话》中,我列出这样的评价项目:

每个项目对应三个等级,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先对自

己的习作给读者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但是这个环节往往效果不够明显,学生还是会忽略许多习作中的细节,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三种模式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习作。

(二)、批注法。批注法是一种“点对点”互动模式的修改,将阅读教学做批注的方法植入习作修改之中。学生会随机拿到同伴的习作,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批注。批注可以有多种形式:

1.感想式批注: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或深或浅的感悟,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生活经历相似,这种情感上的沟通会更容易,也更深入,这种感悟是帮助作者形成读者意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写“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准备晚饭的习作中详细地写出了准备晚餐的过程,特别把自己“切菜风波”、“与热油作战”、“意外洒盘”等环节写得很生动。阅读的学生在旁边写下了这样两行批注:“从这次做饭曲折的经历中,我感受到你做得很认真,一顿饭菜做得这样惊心动魄,还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做饭的一招一式写得那么生动,让我觉得?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鹁驼驹谀闵肀咭谎蚰阊啊!逼兰壅叩母惺苁嵌宰髡叩淖詈没乩。得髯约旱淖髌返玫搅吮?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的回应,这样的选材和结构安排是恰当的。

2.评价式批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学生是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同学之间的这种评价没有负担,更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习作中,在精心准备好晚餐后,妈妈终于回来了,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批改的同学这样写道:“你的心情我特别理解,这个地方写得很真实,用了这

下页余下全文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