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改掉孩子写作文成流水账的方法在这里!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3:45:56 单元作文
改掉孩子写作文成流水账的方法在这里!作文单元作文

精选作文:改掉孩子写作文成流水账的方法在这里!作文

   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写文章时,都会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甚至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还是一写文章就容易写成流水账。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
比如下面的作文,就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文,好不容易到下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是不是特别眼熟?也许孩子大了,事情经历多了,但写出来还是跟这个差不多!我们再看一段:
    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地铁翻翻二建的书,到项目上8点,把宠物乌龟外面一放,他晒太阳我去现场巡视,解决问题,十点左右回来,做做资料聊会天,中午吃完饭12点左右叫着机电土建11开黑两把DOTA,下午上班有问题就解决,没有再去现场转转,4点左右放牛一样的遛遛龟让他吃点草,下班,地铁上继续看看二建的书,回去做做题,晚上没什么事很早就睡觉了。    这是大人写的日记,是不是上面的升级版?很多人都会觉得:没错啊,我每天就是这样过的。但文章不能这么写啊。如何才能克服这个问题?    一首先要告诉孩子,写文章是有目的的。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如下概念的认识:      什么是作者,什么是读者,什么是说明,什么是描述,什么是结构,什么是材料,什么是写作目的,什么是条理,什么是因果诸如此类。让孩子对写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才能让他在后续的写作学习中处于有意识的状态,否则,孩子就会在你讲一些写作技巧的时候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到这样写。
二学会合理的安排文章的开头。
    有的孩子一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开头写出来。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第一段写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结束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三学会使用连接词和链接句,让文章层次分明
    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也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了多少字,都可分为三个自然段,开头一段引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人或叙事,再留一段结尾。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层次不清,段落不明,读者要么没耐心看下去,要么看完后头昏眼花,根本分不清前词后句。    我们要在文章中学会使用过度句或者词,将整个文章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四做到有详有略、合理分段
    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    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写文章的时候,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这样写文章非常不好。因为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文章重点不突出。    那我们如何突出文章的重点呢?除了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之外。分段也是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方法。重点部分要独立成段来进行强调。    分段还可以打破原有段落固有的语感,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也就避免了啰嗦,文章收不住的问题。一般写一篇文章最少不能少于5段。在5-9段比较合适。
五学会处理文章结尾
    文章的结尾应是重点要处理的部位,但好多同学在结尾处花的功夫却明显不够,文章的结尾往往都成了点缀,说明整个文章已经写完了,并没能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结尾要求单独成段,用来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的时候要集中、明确、严谨。
最后,告诉你几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帮助你快速掌握防止把作文写成流水帐的方法:1、叙事时,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只要交代清楚了就可以了,不用写得太详细。2、事件发展经过要作为作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不能一笔带过,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3、对作文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要多浪费笔墨。4、叙述过程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文章分享自:改掉孩子写作文成流水账的方法在这里!http://www.xiaoshude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82&fromuid=5425(出处: 小书灯)

篇一:我家孩子就是写作文流水账

我家孩子就是写作文流水账,原来要这样改

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写文章时,都会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甚至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还是一写文章就容易写成流水账。

整篇文章读下来,平淡无味、没有重点、甚至啰里啰嗦。长大到了工作中,写个总结规划之类的,也是简单的罗列一二三四。也就是说,从写作文的角度,很多人读了十几年语文,写作的水平还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

那么,多阅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阅读量很大啊,可怎么写起作文来,还是记流水账啊,要么就前言不搭后语。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

比如下面的作文,就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

有的孩子一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开头写出来。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

4、叙述过程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篇二:如何避免孩子写流水帐式的作文

如何避免孩子写流水帐式的作文?

我们先说画画.比如画一个苹果,先画出一个苹果的大概形状,一个类似苹果的圆,在画上一个苹果把,这样一个苹果的外形就出来了.但是,怎么才可以让这个苹果看上去更真实呢?那就需要涂上颜色,你涂的是淡红色,那就可能是一个红富士,涂的是紫红色,那就是红元帅,还可以涂青色.这样就你传达给别人的信息就比不涂颜色要多很多,也具体而生动.比如,在苹果上画上一个黑洞,那就又告诉别人,这是一个被虫子咬过的苹果。假如你再把这个苹果上画出几个牙齿的印记,那就说明这个苹果是被人咬过的。甚至你还可以把这个苹果画成一个被吃了一半的苹果。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苹果,通过涂颜色,就可以比单纯的画出一个大概的形状传达的出的信息要多了很多。就说这个苹果,假如没有颜色,你就不会知道它是一个大概的什么品种。作文有时就象画画的,我们可以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一个写游戏的作文,我们先写出这样一句话: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这一句话,就好比我们刚才说的画苹果,画出了一个大概的形状轮廓。甚至在简单一些: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这句话现在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只有一个: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那么要想传达出更多的内容来,那就需要写出里面具体的一些内容来,这个写具体内容的过程,就好比是画苹果涂颜色的过程.当孩子写出这句话的以后,我们可以问她:什么时间做的游戏?和谁一起做游戏?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做的什么游戏?这个

游戏是如何做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做的过程里,你们都说了什么话了吗?做游戏时都有些什么动作?游戏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谁赢了,谁输了?做这个游戏你开心吗?后面的这些问题,就是类似于给苹果涂颜色的过程.一个苹果涂了颜色就使人感到真实,感觉就象真的一样.同样这样的一个作文,当把后面这些内容写出来的时候,也就使你的作文有了形象生动感.一个苹果画的越细致,就越给人真实的感觉,因为细致传达给了看的人更多的具体信息.作文同样是这样的,描述的越详细,传达给人的信息也就越多,信息越多的时候,读者越有一种形象生动的感觉.这样你的作文也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对于“流水帐”,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忧心忡忡,甚至于视若洪水猛兽。学生们毕竟是

作文放得不够,收得太早。开始要以鼓励为主,多就少改,少用自己的思维去改,更不要泼冷水。”我们宽容和善待“流水帐”,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而是为了减少对学生自主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表达,让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精神劳动成果,使他们对习作或写作逐渐产生兴趣,树立信心。这一意义要超过每一次习作或写作成功的本身,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所应该做到的。

“流水帐”之所以被称为“流水帐”,主要是因为无明确的中心,不分主次,或空泛干瘪,或蔓冗芜杂,或只有现象的罗列而没有真情的流露、创意的表达。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可以在遵循“多就少改,少用自己的思维去改,更不要泼冷水”的原则下。积极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修改:?1.明确中心,选定叙述的重点。

近年来,在经我辅导、推荐下刊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上的几篇习作,当初几乎都是“流水帐”,几乎都是用上述方法修改出来的。例如,刊登在《中国少年报》(素质教育特刊、1999年10月31日)中的《帐篷学校》一文,在初稿中,小作者把她在我县幸福乡采访到的情况几乎都写了进去,诸如幸福乡受灾人口是多少,全乡中小学校受损的情况、幸福乡地理位置特点等。小作者想把每一方面情况都告诉读者,但哪一方面又都没说清楚。看完初稿,我问小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说是小朋友们在王家山

头帐篷里学习的情形。我说:“那你就把它作为重点来写吧。”在我的启发下,小作者很快就写出了幸福乡几百名小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高温酷暑在帐篷里刻苦学习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幸福乡人民抗洪救灾的坚强意志以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并定名为《帐篷学校》。

2.对材料作必要的删削

有些作文材料庞杂,有说服力的材料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材料混在一起,甚至被淹没。艺术创作上有句名言:在大理石上刻出人像,无非是把不是人像的部分剔除罢了。作文的删削材料与雕刻相通。作家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时,曾把原先写好的二十几个事例删成三个。虽然只有三个事例,却有振聋发聩、撼人心魄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例如,蔡瑞旋同学在写《老师的教鞭》这篇作文时,在原文中不仅写了“我”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情景和太阳能给“我”家洗浴所带来的种种便捷和快乐,而且还写了“我”把“我”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剩下的一截铝塑管带到学校当剑耍,被老师没收去当作教鞭的经过;不仅写出了这一教鞭在老师手中所发挥的奇特的作用,而且还写出了“我”对老师手中这一教鞭的好奇、困惑、向往的心理活动。应该说,这篇作文写得是很全面的。但是文章把“我”家安装太阳能热水

器的经过及其作用写得那么详细、具体,显然是多余的。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删削,文章陡然精粹起来,不仅文字简洁,主题集中,而且视角独特,富于新意(改文附后)。

3.披沙淘金,寻找亮点,把它加以扩充和放大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学生写不好作文,问题往往就出在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由于缺少这双眼睛,即使身处美的事物之中,也难以发现美,更不用说去捕捉美,去表达美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认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努力从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发现美,寻找出一个个“亮点”,加以深入地挖掘。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内容,才有新意,才有个性。请看下面这篇作文:

今年暑假,我到了农村奶奶家。我见奶奶一天到晚都在忙,挺辛苦的,便想给她放鹅,帮她一把。

可是,我还没靠近鹅呢,一只大白鹅就跑来咬我一口,把我吓得要死。我不敢再放鹅了,只好在奶奶放鹅时跟在她的后面。就这样过了五、六天,奶奶家的鹅跟我闹熟了,它们不仅不咬我,而且一见到我还亲热地叫着,有时似乎还央求我喂食给它们吃。不久,我学会了放鹅。

快要开学了,我离开奶奶家时,特地去鹅圈看了它们几眼。

这篇作文是吕婷同学在“新世纪我能行”系列体验教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小学生如何避免流水账作文

小学生如何避免流水账作文

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写文章时,都会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甚至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还是一写文章就容易写成流水账。

整篇文章读下来,平淡无味、没有重点、甚至啰里啰嗦。长大到了工作中,写个总结规划之类的,也是简单的罗列一二三四。也就是说,从写作文的角度,很多人读了十几年语文,写作的水平还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

那么,多阅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阅读量很大啊,可怎么写起作文来,还是记流水账啊,要么就前言不搭后语。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

比如下面的作文,就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

长了课堂,

有的孩子一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开头写出来。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

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写文章的时候,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这样写文章非常不好。因为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文章重点不突出。

那我们如何突出文章的重点呢?除了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之外。分段也是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方法。重点部分要独立成段来进行强调。

分段还可以打破原有段落固有的语感,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也就避免了啰嗦,文章收不住的问题。一般写一篇文章最少不能少于5段。在5-9段比较合适。

五学会处理文章结尾

文章的结尾应是重点要处理的部位,但好多同学在结尾处花的功夫却明显不够,文章的结尾往往都成了点缀,说明整个文章已经写完了,并没能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结尾要求单独成段,用来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的时候要集中、明确、严谨。

最后,告诉你几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帮助你快速掌握防止把作文写成流水帐的方法:

1、叙事时,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只要交代清楚了就可以了,

不用写得太详细。

2、事件发展经过要作为作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不能一笔带过,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3、对作文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要多浪费笔墨。

4、叙述过程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这些方法的练习,会让更多的学生写好作文。一篇好的作文,代表这个人的水平,好的作文能给自己的考试增添不少的色彩,让自己更加的出众。

篇四:从作文的本质谈谈写流水账简单

从作文的本质谈谈写流水账简单?快乐?自信

——

王子弘

作文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写文章就要注意一些要素,比如文体的区分,结构的安排,语句的锤炼,主题的挖掘,情感的表达。唉呀呀,我们的孩子一看头就大了,更别说让他们写了。其实,这些有关作文技巧的东西,在孩子最初的作文中肯定是无法明确的。“小学时期的儿童还缺乏按一定的原则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往往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他们的行为和思考随意性很大,而且以形象思维为主,无法理解“写文章”中的理性要求,刻意让他们来明白这些要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试图以此为基础教会孩子写作文,好比踩着豆腐当梯子,不是出类拔萃的“尖子”哪能掌握得了?

作文是什么?对孩子来说,作文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现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看法,表现他们奇妙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童年的真实生活,表现他们的大胆想象和创造。作文,其实应该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是引导孩子去发现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只把作文教学当作一种技巧操作的教学,那实在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悲哀。

我们的民族语言充实着孩子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呀呀学语的婴儿开始,便一直在使用、在感受这种语言。汉语特殊的结构和底蕴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熏陶甚至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品质。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教他们用乐观向上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真实自由的语言去表现生活,大胆勇敢地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心灵,对孩子的做人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几乎人人都知道“作文先做人”这句话,可是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忽略了。

然而矛盾也因此出现了。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如果我们只强调孩子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孩子是容易做到的,但他们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绝大部分看上去都一篇不折不扣的流水账:没有主题、没有中心内容、没有表达的技法,也比较罗嗦,自然称不上是好作文了。这样的东西通常会遭到老师断然否定,于是孩子不得不先费力地学习作文的要求,作文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挫伤。没有主观的兴趣,只有被动地接受,作文这门本来很简单、很快乐的课程就变得艰难了。

其实,“在儿童的审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易为新奇事物所吸引,但兴趣不易长久,而只对事物的发展过程极感兴趣”②。结合作文的本质来看,流水账写法特别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在儿童写作入门过程中有着其他任何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容易。每一个孩子对写这种东西都充满了自信,它彻底消除了孩子的畏难情绪。记得我在

己的喜怒哀乐而已,犯不着去费脑子编造拼凑。这对孩子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三,它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从口语到书面语言的顺利过渡。动笔能力的训练是孩子作文入门非常关键的一步。写作文,首先得做到有话可说。说什么呢?说平时说的话,说平时做的事,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用笔将这些“话”记下来,流水账使孩子很快树立了“用笔说话”的观念,对进一步学习各种语言表达方法有了自信的同时,也产生了兴趣。随后,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他们将逐渐发现“用笔说话”的乐趣,并对“把话说得精彩一点”有了欲望,产生去探究的兴趣,作文就“上路”了。

其四,流水账也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作文的基本单位是句子,写不好句子,当然谈不上作文了。记流水账是锻炼写好句子的最好方法,因为流水账惟一的要求就是“把话说清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它甚至比“看图说话”还要容易。一个五六岁孩子已经可以很清楚地叙述自己经历的事情,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在各种游戏与交流中,必须不停地锻炼自己把话说得更清楚、更准确。写流水账,只需再多一点点耐心罢了。

流水账能不能发展成为好作文?孩子在写流水账过程中不断获得肯定和鼓励,是他们步入作文成功之门的前提。引导孩子将流水账的语言写得更细致、更精彩,是获取作文成功的关键。我们不停地表扬孩子写细致多了,再不停地告诉他们还有一点东西没写出来,可以再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还能写得更好。观察实践中的事做起来非常有趣,因为它接近于在“玩”。

以流水账作为写作入门训练,要切实把握对流水账语言的引导和发展。孩子的生活是充满快乐的,我们甚至看见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圣诞夜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痛苦。初学写作的孩子,尚不会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本质,也无法认识人的本质,他们的天真、好奇、贪玩的特点,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因此对流水账语言的要求要结合孩子的生活,注重以好看为目的。这里的好看,不仅指好玩或有趣,更重要的是指能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心里话,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相信只要建立在快乐而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每一个孩子肯定都有能力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当孩子的流水账变得好看,作文已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他们引以自豪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或一种愉悦的游戏了。至于好看的流水账像不像作文,立意呀、结构呀是不是符合要求,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一盘非常好吃的菜,会因为没有被很标准地装在一个规范的盘子里而变得难吃起来吗?

下面是一篇简单的流水账发展成一篇细致动情的作文。

原文:

我的早晨

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得起来了。懒洋洋地穿好衣服,穿上鞋子,来到洗脸间,拿过牙刷,挤上牙膏,打开水龙头,刷过牙,又拿过毛巾,胡乱地洗了把脸,挂好毛巾,就去吃早饭了。吃过鸡蛋牛奶,我就没精打采地上学去了,没办法呀,过几天就要考试了。

修改文:

我的早晨

“铃铃铃??”急促的闹钟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唉,怎么这么快就天亮了?又是一个清晨六点。我也不睁眼,伸手摸索着摁下了闹铃开关,懒洋洋地从

被窝里钻出来。

窗外还是黑糊糊的,便揿亮了壁灯,在清冷的光晕中找到昨夜胡乱丢弃的衣裤,没精打采地套上,又挪到床沿,伸脚勾过鞋子,也懒得弯腰拔起鞋跟,趿拉着鞋一边拎裤子一边打着哈欠,摇摇晃晃地走向洗脸间。

照例是要刷牙洗脸的。但牙膏似乎跟我不情愿起床一样不愿从牙膏筒出来,我费了好大劲才挤了一点在牙刷上,便捣进嘴进而胡乱地刷起来,牙膏掉了一丁出来也不管,牙膏沫弄到腮帮上也不顾,就着水龙头漱漱口,就算完事了。又伸出食指与中指,夹住毛巾架上的毛巾一角,顺势扯了下来,打湿了,在脸上横竖蹭了几下,便往毛巾架上一搭,才不管它还在滴水呢。

早饭是百年不变的鸡蛋牛奶,妈妈已为我备好摆在桌子上。我半睁半闭着眼,抓起鸡蛋咬下一口来,含在嘴里,如上锈的齿轮一般缓慢地嚼着,难以下咽。妈妈说这是最有营养的早餐,吃了我的智商会噌噌噌地往上长。

好不容易完成了妈妈布置的早餐任务,我就背起书包,耷头耷脑地出了门。天地间已经充满了光亮,一切都像生机勃勃的样子,可我感觉自己仍在半梦半醒之间,昏昏沉沉地迈着机械的脚步向学校走去。再过几天就要考试了,真希望赶快考试,考试过后我能彻底放松一下,大睡他个三天三夜呢。

习作前后比较: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情感,但仅仅是多了一些细节描写而已,作文与流水账之间区别有多大呢?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