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每日悦读:无恨的教育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3:12:46 高中作文
每日悦读:无恨的教育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每日悦读:无恨的教育作文

 

无恨的教育

刘世河 

 

电视选秀节目中,一个14岁的男孩在表演杂技。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所有杂技中最简单、最原始也是最土的一种表演。没有演出服,没有专业道具,甚至连开场白都没有。一条破旧的木凳和一朵褪色的绢花,往台上一放,就开始表演。

 

这个小男孩的绝活是站在木凳上往后下腰,然后再用嘴将地面上的绢花叼起来。当他完成这个动作,稳稳地站立在木凳上时,立刻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和阵阵喝彩声。

 

从主持人的采访中,我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一些身世。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因为与人打架误伤人命而被判入狱,打架的原因竟是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与另一个男人争风吃醋,撇下他和两个姐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怕仇家报复,他们不敢再在家乡居住,一家四口流浪度日。后来,他和姐姐在街上看到有演杂技卖艺的,就在一边偷偷跟人家学,然后回家苦练。他说:“学会了这个本事,就可以养活我们全家了。”

 

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节目,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小男孩哭了。他哽咽着说:“我上电视,上节目,就是为了能让爸爸看见我。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站在爸爸面前,喊一声爸爸,体会一下有爸爸的感觉。”

 

主持人说:“今天你站在这个舞台上,此时此刻就当爸爸坐在电视机前正在收看节目,那么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小男孩抬起胳膊擦了擦眼泪,很郑重地说:“爸爸,我很想你,希望你在里边好好改造,你不用担心什么,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你出来后,儿子养你!”

 

小男孩说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我身边的同事杨姐,儿子3岁时,老公领着她的闺密私奔了。丈夫的无情背叛、好姐妹的横刀夺爱,曾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她整天蓬头垢面,精神几近崩溃。可是当有一天听到儿子在睡梦里哭着喊爸爸时,她一下子清醒了。心想:我这是怎么了?这样下去,儿子不也跟着遭殃吗?他是无辜的啊!于是,她将家里重新布置了一番,挽起披散的长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儿子面前。

 

儿子问她:“爸爸去哪儿了?”她回答儿子说:“你不是最怕大灰狼吗,爸爸为你打大灰狼去了。”她还央求儿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要这么对孩子说。因为她不想让儿子如此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仇恨的种子,更不想让儿子的记忆里有一个坏爸爸。

 

“大灰狼”一打就是好几年,这期间前夫音信全无。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每到过年或者儿子的生日那天,她都会提前买好玩具,然后花钱雇一个陌生人假装快递员送到家里,当着儿子的面打开,告诉儿子,这些都是爸爸给他买的礼物。

 

也有人劝她:“你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何况你也管不住别人的嘴巴啊!”她回答说:“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只需管住自己的嘴就行了,我知道一个母亲的话在孩子心里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眼下,她的儿子已是大二的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很阳光,爱笑、爱唱,那些多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常有的特质,在他身上很少看得到。当然,事情的真相她也早已告诉了儿子,只不过告诉的方式需要一点智慧。她说她还要感谢前夫,感谢他是在儿子尚无记忆的时候离开了他们,否则还真是不好对儿子说。其实你只要心中无恨,自然就不会口出恶语,她对前夫的态度直接影响儿子对他爸爸的态度。无论怎么说,他毕竟是与儿子有着血缘之亲的父亲,而且在背叛之前,他对她曾经很好,这就足够了。

  

这两个孩子有着类似的经历,但基本上都没有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什么阴影。对这两个男孩,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应该就是两个字:懂事。当然,“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丝毫不排除他们具有天生懂事的本性,但是除了这种本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那就是他们的母亲。

 

这两个女人,应该都没有太高的学历,想必对如何培养孩子成才也没有什么太专业的研究,她们只是在突遇家庭变故后,死死认准了一条: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记恨他们的亲生父亲,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痛恨亲人更残酷的事了。而这样的引领,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是最美的教育。

篇一:每日悦读37

每日悦读(37)

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毛建国

幸福总是来得这么突然。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这两天的版面,几乎都被屠呦呦占领了。特别是6日,也就是公布屠呦呦获奖次日,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把头版头条留给了屠呦呦。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一个科学家的礼敬,还传递了一种期许,那就是让科学家更有尊严,让科学更加造福人类。

再多的版面留给屠呦呦都不为过。在这几天,似乎也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只是我们依然担心,对屠呦呦的关注能持续多久。会有一个月吗?会有三个月吗?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着活生生的现实镜鉴在前。

这两年诺贝尔奖还是很给中国人面子的,又或者是我们的积累到了,已经水到渠成。在此之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曾像屠呦呦一样,持续占领了几天舆论场的头条。在最热闹的时候,即有声音提醒:对莫言的集中关注并不代表是持续关注,莫言的胜利也不代表是文学的胜利。现在看来,一语成谶,很想问一声,短暂轰动后,有多少人认真读了莫言的作品?甚至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上了文学?我们分明看到,今天的文学依然“秋风秋雨愁煞人”。

繁华过后是落寞。对于舆论的集中关注,莫言不会在乎,屠呦呦也不会在乎。如果他们过分在乎身外之物,就不会站得那么高、走得那么远。但我们在乎,因为对屠呦呦关注的持久度,反映和影响着科学的未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屠呦呦的获奖,并不能证明破解了“钱学森之问”吧?在对屠呦呦关注中,就隐藏了破解答案。

很多人纠缠于屠呦呦的“三无”——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有人讲,这不是问题,“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其实大众关心的不是一个屠呦呦,而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所有科研人员,能否赢得社会的足够尊重,有没有一个自由公平的学术环境,有没有灵活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一句“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曾经刺痛了无数心灵,我们真的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吗?看看科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想想科学家所在的学术环境,念兹在兹,无法欣慰。

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从事科学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相反,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难免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而且,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这就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科学家在温暖中前行。

很想问一声,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今天我们向屠呦呦先生祝贺,向屠呦呦先生致敬,更应该构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让千千万万个屠呦呦在成长。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告慰钱学森先生。至于收获更多诺贝尔奖,根本就不是问题。

篇二:逼你成功每日悦读2015.1.8

逼你成功每日悦读2015.1.8

中国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来说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

当丈夫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但现在婚姻的不稳定使母亲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丈夫的依赖减弱了,此消彼长,于是母亲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丈夫继续被往外推。母亲认为安全感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毕竟这是血缘关系,是牢靠的、最安全的。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丈夫,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人。一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看似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可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成为妈妈“替代丈夫”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里会出现小大人,心里未被

2

成长的部分被严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种身心疾病来表现;或者孩子会“永远做妈妈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赖性强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但当孩子开始失控,“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让婚姻能够维持。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这种现象隐藏的是家庭问题:当问题出现后,夫妻之间没办法良性地交流和发展。

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最大的危机是夫妻作为父母分工合作系统的破裂

从女性视角很容易简单认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直接把男人贬为动物层面。因为男人没有责任,父亲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母亲抱怨: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会说:我养家也很辛苦!双方都抱怨对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对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3

让大家更平和地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带来反击,即使对方真的错了,但是也会出于面子去反抗。

所以,我们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吗?当然不是。

1、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农业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从父亲那里传承,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

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亲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严”,“不能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3、男人害怕担当父亲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人长大必须要期待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要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人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总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分离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些害怕,担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分离。

对于男人影响更大的是情感,因为妻子的情感势必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会有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与他童年和母亲分离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经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男人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人给他独一的专属;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受到束缚,没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寻找出路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5

下页

篇三:每日悦读:无恨的教育

每日悦读:无恨的教育

无恨的教育

刘世河

电视选秀节目中,一个14岁的男孩在表演杂技。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所有杂技中最简单、最原始也是最土的一种表演。没有演出服,没有专业道具,甚至连开场白都没有。一条破旧的木凳和一朵褪色的绢花,往台上一放,就开始表演。

这个小男孩的绝活是站在木凳上往后下腰,然后再用嘴将地面上的绢花叼起来。当他完成这个动作,稳稳地站立在木凳上时,立刻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和阵阵喝彩声。

从主持人的采访中,我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一些身世。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因为与人打架误伤人命而被判入狱,打架的原因竟是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与另一个男人争风吃醋,撇下他和两个姐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怕仇家报复,他们不敢再在家乡居住,一家四口流浪度日。后来,他和姐姐在街上看到有演杂技卖艺的,就在一边偷偷跟人家学,然后回家苦练。他说:“学会了这个本事,就可以养活我们全家了。”

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节目,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小男孩哭了。他哽咽着说:“我上电视,上节目,就是为了能让爸爸看见我。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站在爸爸面前,喊一声爸爸,体会一下有爸爸的感觉。”

主持人说:“今天你站在这个舞台上,此时此刻就当爸爸坐在电视机前正在收看节目,那么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小男孩抬起胳膊擦了擦眼泪,很郑重地说:“爸爸,我很想你,希望你在里边好好改造,你不用担心什么,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你出来后,儿子养你!”

小男孩说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我身边的同事杨姐,儿子3岁时,老公领着她的闺密私奔了。丈夫的无情背叛、好姐妹的横刀夺爱,曾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她整天蓬头垢面,精神几近崩溃。可是当有一天听到儿子在睡梦里哭着喊爸爸时,她一下子清醒了。心想:我这是怎么了?这样下去,儿子不也跟着遭殃吗?他是无辜的啊!于是,她将家里重新布置了一番,挽起披散的长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儿子面前。

儿子问她:“爸爸去哪儿了?”她回答儿子说:“你不是最怕大灰狼吗,爸爸为你打大灰狼去了。”她还央求儿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要这么对孩子说。因为她不想让儿子如此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仇恨的种子,更不想让儿子的记忆里有一个坏爸爸。

“大灰狼”一打就是好几年,这期间前夫音信全无。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每到过年或者儿子的生日那天,她都会提前买好玩具,然后花钱雇一个陌生人假装快递员送到家里,当着儿子的面打开,告诉儿子,这些都是爸爸给他买的礼物。

也有人劝她:“你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何况你也管不住别人的嘴巴啊!”她回答说:“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只需管住自己的嘴就行了,我知道一个母亲的话在孩子心里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眼下,她的儿子已是大二的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很阳光,爱笑、爱唱,那些多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常有的特质,在他身上很少看得到。当然,事情的真相她也早已告诉了儿子,只不过告诉的方式需要一点智慧。她说她还要感谢前夫,感谢他是在儿子尚无记忆的时候离开了他们,否则还真是不好对儿子说。其实你只要心中无恨,自然就不会口出恶语,她对前夫的态度直接影响儿子对他爸爸的态度。无论怎么说,他毕竟是与儿子有着血缘之亲的父亲,而且在背叛之前,他对她曾经很好,这就足够了。

这两个孩子有着类似的经历,但基本上都没有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什么阴影。对这两个男孩,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应该就是两个字:懂事。当然,“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丝毫不排除

他们具有天生懂事的本性,但是除了这种本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那就是他们的母亲。

这两个女人,应该都没有太高的学历,想必对如何培养孩子成才也没有什么太专业的研究,她们只是在突遇家庭变故后,死死认准了一条: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记恨他们的亲生父亲,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痛恨亲人更残酷的事了。而这样的引领,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是最美的教育。

篇四:每日阅读记录卡

每日阅读记

鸟欲高飞先振翅,录人求上进先读书。

班别:一年(5)班

姓名: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