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林彪日记doc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2:37:46 体裁作文
林彪日记doc体裁作文

篇一:真实版“林彪笔记”笔记里的毛泽东和大跃进(图)

真实版“林彪笔记”:笔记里的毛泽东和大跃进(图) www.sinonet.org 2012-04-25

长期以来,互联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林彪日记”、“林彪笔记”,或称“林彪工作札记”;有种说法,这些札记是林彪生前口述,叶群记录,跨度从1964年至1971。这些说法和笔记内容,全都真伪莫辨。

但“林彪笔记”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我们还是可以见到部分真实的笔记的。因为“九一三”事件之后,在毛家湾林彪住宅中曾查到这些“笔记”;林案审查人员将其拍照存档后,极小部分被有选择性地拿了出来,供作批判用。随着批判材料的全国发行,这小部分“林彪日记”遂被公之于众??

本专题将这些公之于众的“林彪笔记”整理了出来,让我们看看林彪究竟写了些什么。

《林彪与孔孟之道》

林彪笔记里的毛泽东和大跃进

笔记一:谈毛泽东理论,认为其特点是“不交代清白;本身不明确、留一手”

原文:

马克思――好用不同句子表达同一意思(如政经批判序言) 。恩格斯――把不同物搅合于一起,跳来跳去,如《费论》 ,一时说历唯,一时又说辩唯。列宁――好用重复长句。斯大林――好用相同句子代表不同内容,如党史四章(与马平日反)。莫噢――不交代清白:一、本身有不明确处,二、留一手。一O一――交代太清楚(失去神秘性)

注:

1、这是林彪的一次谈话,由叶群亲笔记其要点。林彪在笔记中,谈了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理论的看法。2、《费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历唯”,即历史唯物主义;辩唯,即辩证唯物主义;“莫噢”,取两个字的拼音,即“毛”,指毛泽东;一O一,指林彪。

笔记二:评价毛泽东,称其为“拗相公”,认为他“不关心国民生计”,看重名利

原文:

一号文理通顺,对整个辩法唯论了解,言行相反(言论前后相左,如内矛);别人搞好东西压住,事后归己(合作社);拗相公(跃时);四清、四害、百花、辩不够、复课――形而上;大虎牌(金马问题);不关心国民生计。名、位、权利。

注:

1、这是叶群记录的林彪谈话。据原编者说明,此件记《一0一笔记》上。

2、“一号”,指毛泽东;“辩法唯论”,即辩证法唯物论;“拗相公”,是指王安石,典故出自王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该文说,王安石变法,民间怨声载道,可他又偏偏非常执拗,拒纳谏言自以为是。

3、“四清”,即一九六四年至六五年间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害”,指五十年代毛泽东倡导的“除四害”,即消灭鼠、雀、蝇、蚊;百花,即“百花齐放”。1956年4月,毛泽东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金马问题”,即国民党控制下的金门和马祖等沿海岛屿,1958年夏毛泽东炮击金门,他说这是“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笔记三:认为毛泽东“叫对他真善美,对其他人假恶丑”

原文:

姨毫三十年前叫两点论――真善美和假恶丑。

一,叫对他真善美,对其他人假恶丑。二,叫对他也是除有真善美的一面,也要有假恶丑得一面。其中有辩证法。

到陕之初,当老巴要独立打仗时,他也提出两点论――只有服从,才能独立。意即百依百顺,才能有职有权。提出独立性有余,服从性不足之特点。

提出独到有余,广博不足

注:

1、这是1969年12月1日,叶群记录林彪的谈话,地点是苏州。2、“姨毫”,即“一号”,指毛泽东;“老巴”,指林彪,原编者曾有注:“据‘林办’人员说,叶群对林立衡、林立果谈话时称林彪为‘老巴’。”)

笔记四:认为大跃进“只讲多快,不讲好省,出废品,失本生意”

原文:

干劲问题:(口①不正确看法)

(大局)北河以前本人不务正业,陪民人②

以后,每年开会,全左。

现,问题转入科学实际,精神不够问题。只讲多快,不讲好省,出废品(烧铁),失本生意(未节成本,未惜人力)猛搞。今应提好省多快,好省基本上求多快。鼓动干劲似应提,以科为基(实事求是),以后也应如此提(现本末倒置)

应广看博收,战和问题(看报)两点(看干劲)谈话(生产训练)

注:

1、据原编者说明,这是叶群在《工作手册》上的林彪谈话,可能记于一九六一年。

2、①此字辨不清,形似M,为慎重计,以口代之。“M”可能指毛泽东。大跃进前期,毛泽东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 “民人”可能指“民主人士”

笔记五:谈为官之道,“不报坏消息,要报好消息”

原文:

三不。 1、不干扰人之决心(免己负责)2、不批评(免争领导之嫌)3、不报坏消息(去影射之嫌)

三要。 要响应,要表扬,要报好消息。

三阶。 1、上意①(或②群意,无上时) 2)查情况 3)出主意,勿倒行逆施

篇二:林彪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评价

林彪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评价

毛家湾,一切都那么安静。

林彪父子两个,在黑暗的书房里聊天。“读书与处世。我们今天就谈这两个题目。”林彪说。 “这两个题目都很有意思。”林立果渴望与父亲多交谈,当然很高兴。他首先问林彪:“你觉得列宁、斯大林和马克思有什么不同?”

“我喜欢马克思,有时他很温暖,越是他偏激的时候越可爱。他喜欢用不同的句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而列宁、斯大林用一个句型表达好几个意思。文采上是不用说了,做人上也看得出明暗大小来。毛泽东也喜欢用那种模棱两可的口气说话,不交代清楚,神秘,留下一手。当然,他的文章是条理清楚的,深入浅出。但是,他不应当装作什么都懂得,好象万能的上帝。他不懂得国计民生,不懂得经济规律,所以想法古怪,乱弹琴。很多概念都是模糊的,如四清社教、百花齐放、公私合营,都是这样,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解释。你当了他的应声虫,不好也是好;不当他的应声虫,好也是不好。黑格尔说,何谓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就是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毛泽东的认为伟大人物就是他的利益的追随者。群众追随,群众伟大;个人追随,个人伟大。他还好意思说时势造英雄呢?整个就是英雄造世界的理论,比尼采还厉害!也有道理。你百依百顺,他就完全放心了,你就是他了。所以,我也说过很多话,是赞美他的。后人会说我阿谀逢迎他,巴结他。随便他们怎么说了。我原来是真心觉得他伟大他正确的,我保他。别人说他有污点,我是一概不承认。后来,我知道不行了。他做得太过分了,叫人无法老跟下去。”

叶群进来,给林彪放下一份文件,看看林立果,说:“没给老爸说点笑话吗?”“你也可以听一听。但是,不要出去胡说。”林彪居然允许叶群听讲,这是少有的。他嘱咐叶群:“话要少说,书要多读。不明白的事情,不应该说;真正明白了,就没有必要说了。所以,能说的话大都是无聊的重复,真东西只有教师给学生讲。你明白吗?”“我明白首长的话。我得记下来。”叶群受宠若惊地说。

“你还是不明白。如果明白了,就不会说这种话,也不必记下来。”林彪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学说,儒家重赏,法家重罚,道家赏罚分明。所以我相信道家比别的好一点。道家讲究养生,我觉得有意思。我不想干更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干很多事情。我打了几十年仗,不想再弄别的,也没那些精力。可是,阎王当家,大鬼小鬼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该如何。怎样看阎王?就是看他的利益。万般皆下品,利益唯独高。离开利益,什么都看不清。”

“我们有没有利益问题?也有。刘少奇他们有没有利益问题,有。老百姓也都有。利益归利益,但是要适可然止。少奇的书(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者注)写得很好,他说党员的利益服从全党,没说不要利益。全党是谁呢?现在成了毛泽东一个人了。一个人!他做事没有限度,凡事做绝了。绝了就是一点论,必有大恶果。恶果大了,就显露出来;恶果小了,还勉强压得住。斯大林在世时,很多事情做绝了,于是就有人反对他。后来把他的尸体拖出来,也是绝了。毛泽东穿着睡衣骂人家(指赫鲁晓夫,作者注),也太过分了。阿尔巴尼亚处理他们的女政治局委员,也绝了。毛打击王明,往死里整,乱了套。对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都过分了。才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刘少奇和彭真,都是有本事的人,他们对干部赏罚分明,一视同仁,自己不是混饭吃的,也不要别人吊儿郎当。这是对的。他们整人也不象毛那么厉害,所以建立了势力。毛泽东老是喜欢说辩证法,不知他的辩证法是个什么东西!他说的社会主义,也越来越叫人不知是什么玩意儿了。”

“我看,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平均主义加独裁政治。”林立果说。

“平均主义,也当用两点论的眼光看,有好有坏。”林彪还是那么平静,叶群也学乖了,小姑娘似地双手抱膝听讲。林彪的兴趣既不在叶群身上,也不在儿子身上,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心得流放。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背、手掌和指甲,说:“过去穷人那么多,平均了,大家就高兴。现在虽然苦,可是大家都一样,差别不大,也就稳定。至于独裁,那是肯定的。毛自己也承认。你们不觉得他象个痞子吗?太象了!如果我将来输给他,只会输在我痞子劲不够上。正经的打仗,我不怕。我打仗的时候,不在乎小东西。有些所谓将军,常被小股游击队和小部队骚扰得烦躁不安,甚至误中了奸计。不好。要看主要目标,小的挑衅、刺激、污辱,算了。我只注意根本问题,认真对付。我不会过分,会有分寸的胜利。胜利了,也要给人一条活命,给人饭吃,不能想法治死人家。对孩子也是一样,自己养的要关心,不是自己养的,也要关心。”

林彪看了看叶群,叶群低下头去。“说到韬晦,我不否认。谁不韬晦?就看谁搞得象样罢了。很难说啊。对毛泽东,你还是得讲韬晦,曹操说,胸有大志,腹有良谋。一切是非,不说,不解释,只附和。不成熟的话不说,宁肯沉默。把自己的兴趣都隐藏起来,使他不知道我们想什么。当他是外人,是贼骨头,不示以感情。同时,要吸收他的智慧。”林彪突然来了情绪,眼睛睁得老大,额头居然也放光了。这是他生活中少有的现象,叶群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以为首长要发布什么命令。

林彪用手势将她按了下去,说:“近来,毛泽东经常对我表示轻视、不满,我在被污辱,被鞭打,被讽刺。他歧视我,毫无理由地歧视我。这种生活太无聊,但是没有什么办法打开新

局面。所以,我只有学习,读书。我能靠近他吗?越靠近越危险。叫我表示感情?根本谈不到了现在。与一个专门仇恨、轻视、终日算计别人、将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去的人套近乎?我不干。勾心斗角、热衷于倾轧的人,何情可言!我不再对他有多大的希望了。

林立果看看父亲,觉得心头一阵心酸。他扶父亲坐下,生怕他因激动而生病。叶群劝林彪好好休息:“今天讲得很多,还好。老虎,要反复思考,认真学习。”

林立果没有理会叶群。叶群出去了。林立果看着已经平静下来的父亲,诚恳地说:“爸爸地话,给我照明了道路。可能有人说忠说奸地议论我们,但是,中国的历史会在我们的道德上给以清楚的评价。我坚信,我们是觉醒了。现在分辨谁忠谁奸,已经不必要了。”

林彪经过长期的静观默察,终于丢掉幻想,对毛泽东的态度变得明朗起来了。他对儿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我最近看了好几遍屈原,一点用处也没有,徒增烦恼。我们是军人,应当有自己的办事风格。”

林立果说:“我建议,先消灭周,毛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

林彪微笑着说:“周那个人,不是中国的祸害,甚至可以说是个好人。为什么?因为他基本是在保自己,并不主动害人。这无可厚非。谁不保护自己呢?生物都有这种本能。中国的祸害是毛。他是主要矛盾。他不掌权了,什么都好说了。”

林立果说:“可是毛周围有周这样貌似大忠、实则大奸的大帮凶,事情就难办。”林彪摇头:“那等于自杀。你杀了周,毛不认可,周身后的军队就出来勤王。你觉得周恩来手里的军队力量很大吗?没有我,他就是军队中最有实力的人。难道他的实力比毛泽东的还大?本来没有毛的大,可是毛胡来,很多力量就被周拣起来了。”

“那就只好兵谏毛泽东。”林立果说:“不然我们会坐牢、杀头。这条路子,我想过。似乎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林彪深沉地说:“仗是不能乱打的。中国人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乘之师。具体怎么做,还是问题。这种方式,要有巩固的政治基础,雄厚的经济力量,充足的兵员和优良的武器。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考虑问题。开始名声不好,后来就会被人民接受。天下苦秦久矣!” “我们可以不可以造成割据形势,将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林立果问道,“打几次仗,即使我们吃不掉他,他也不能吃掉我们。然后谈判停火,南北分离。”

“打仗,要么不打。要打,就要致命。”林彪说,“你的想法还比较幼稚。战争中不能想自己坐牢、杀头,只能想胜利。你要记住这个要领。我曾经把这个经验写给刘亚楼。含糊不得,犹豫不得,宽容不得。胜利了,什么都好说了。”

林立果兴奋地说:“胜利以后,我们怎样治理这个国家?”林彪微笑着说:“老虎,我告诉

你一句话,你记住了:我治理不了这个国家。不要说现在千疮百孔,就是正常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管理国家。这样大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各种事业,都是非常复杂的。我不喜欢行政事务,不喜欢交往,身体情况也不好,不能管理国家。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委屈的原因。我有自知之明,从来没想当什么国家主席。”

“那我们还打天下干什么?”林立果问。

“开始打天下,是为了平等、公道、安全。”林彪划了一根火柴,看着它慢慢熄灭,苦笑着说,“打下天下后,才知道,世界上哪有这些东西。很可笑。”

“我以为我们能治理好国家。”林立果踌躇满志地说:“怎么也比老毛弄得好点。”

“你有这个信心,很好。可是,我告诉你,你得会用人。要叫各种有本事的人去管理国家事务,包括党的事情。要把各种受委屈的人利用起来,要将人们的不满转化到生产和管理上去。这些,我都不行。我只懂得点军事,对国家的统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热情,但是能力有限。我希望保持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保障军队发挥正常作用,就行了。我多次表示过这种意志,毛不是不知道。可是庐山上,他还是无中生有地诬蔑我要抢班夺权!毛泽东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对,别人狗屁不是。”

“要想叫他知道自己不是一贯正确,就得来硬的。”林立果说,“兵谏也行。那么,一开始就要狠狠地打击他,才能逼迫他就范。只要坚持三五个月,我们就能搞臭他,叫他无法再掌权。他这个人是容易搞臭的,只要稍微给人们一点点自由,让人家说话,不出一百天,他就得臭。”

林立果说:“那我们现在干什么?他们都在加紧准备,形势逼人啊!”

林彪说:“我不能背叛我的事业。我首先得争取和平解决。当然,毛这个人很固执,和平解决的希望很小。可是人老了,性情可能会温和一些。谈话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但是除了谈话之外,也许还有别的办法,不一定要马上打仗。实际上,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坏的办法。再说,现在他们没动手,我们如果先动手,说不过去。”。

(以上谈话内容,均见《林彪日记》。修饰词为作者加。作者注)”

更多文章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hel5413

篇三:中国近现代史人物之林彪评价

读《林彪传》有感

化师111叶博

最近一段时间读完《林彪传》,对林彪这个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为林彪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人物。首先他是一位才能出众的伟人,他对当时中国和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深入的见解;他对中国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的功劳、贡献是肯定的。关于林彪的人格和他反党问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讨论。所以特意去百度上看了很多关于林彪的资料。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林彪。

林彪,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湖北省黄冈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衩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1973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对他的评价,我个人认为不能片面的只看到他阴暗的一面,林彪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对于国家和民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林彪在战术方面研究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 等战术原则,对四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作用。林彪即使打的败仗也是消灭敌人多,自己伤亡小于敌人。他是有功的,我们不能够忘记林彪的功,而一味地纠他的过,这对林彪、对历史都是极其不公道的。客观的讲,林彪一名具有非凡才华的军事将领,能够跻身共和国十大元帅,排在第三位,绝对不是空空如也、夸夸其谈。那可是论战功、评实力的。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林彪立下的战功不胜枚举,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这三次战役对于全局意义重大,试问我们能够去忽略和遗忘林彪吗?试问一个骨子里面叛国、反党、乱党的所谓“阴谋家”可不可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这些突出的贡献?可不可能把当年才进东北仅仅十万人民军队的部队发展壮大到一百多万人足以和国民党抗衡的第四野战军?

林彪是十分能干的人物,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据蒋介石一部属日记:重庆谈判期间,林彪刚从苏联回来,周恩来带他与蒋谈判。该部属于旁观察,认为林“貌迹中年,然极为阴险干练”,可谓入木三分。还有,林彪曾经预言到苏联卫国战争的形势,令斯大林钦佩万分。当时苏联红军那么多的优秀将领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从侧面还不是说明了林彪让苏联老大哥不敢轻易小视、蔑视我们中国军方指战员的指挥才华吗?要知道在二战时期,那是多么地不容易。林彪此举不也正是告诉了苏联人,我们中国并不比你们差吗?而且要比你们优秀!用一个

词评价林彪,那就是功过参半.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一伙为了清除篡党夺权道路上的障碍,把一大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定为“走资派”·“叛徒”·“特务”·“里通外国”而打倒了。他们的被打倒,使我们的国家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又提出了“清理阶级队伍”的任务,把对党领导干部的迫害扩大到了整个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1971年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权力,秘密制定了一个暗杀毛泽东的政变计划,名为“五七一”工程,把他们准备参加政变的人员组织叫作“联合舰队”。暗杀失败后,林彪集团策划南逃广州失败,改乘专机逃往苏联,途中林彪因飞机失事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一场反革命武装政变被彻底粉碎,这就是“九一三”事件。这场政治风暴,彻底颠覆林彪在国人中形象。以权谋为自己余生的根本,因而从有名的军事家,蜕变为政治上极为"杰出"的阴谋家。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林彪。不同资料对林彪的看法也大不一样。评价林彪的分歧仅在于他生命最后一年反对毛泽东和妄图加害毛泽东。但总体上他还是功大于过。林彪经历了北伐战争、

林彪日记doc

南昌起义,上过井冈山,参加过长征,担任过红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员,参加过遵义会议,并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林彪在抗日战争中指挥过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指挥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有其二;并率部追击国民党部队,从华北到华中到华南,解放了大半个中国;林彪在建设和保卫新中国历程中,指挥过中印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在文革中主持军队工作,稳定了乱局,在强调军事工作的同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强调人的因素第一,使解放军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林彪在各个历史时期功勋卓著,这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应学习他的长处,尽量用自己的是非标准来衡量他。

最后,我们通过评价林彪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争议人物,而且我们学习到了林彪的优点,回避他的过失。在我看来林彪是一个悲剧英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谈论他的 “大奸大恶”毕竟人已经死了,我们应该怀着感激的心情来看待他对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他的一生。为我们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先例。同时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镜,反思过去,放眼未来,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我们的祖国。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