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两袖清风-于谦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06:19:43 小学作文
两袖清风-于谦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两袖清风-于谦作文

 

   于谦是杭州人,他的一生可谓两袖清风,热血千秋。我很佩服他的忠诚守义,廉洁清正,也仰慕他的为人,因为他就是我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

1938年4月,在杭州清河坊太平里的一户人家里降生了一男孩,他就是于谦。于谦6岁被送到私塾读书,过目不忘,好学聪颖,特别擅长对对联。这一年清明,父亲和叔父带着小于谦去上祖坟,路过凤凰台时,其父即兴吟道:“今日同上凤凰台。”此时才6岁的于谦随即在一旁应声道:“他年独占麒麟阁。”父亲和众人听后,不仅感到佩服更觉惊奇,心想:“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得好好培养。”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从此后便踏上了仕途。他当官后,非常关心民生疾苦。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他为人刚正不阿,正直廉洁,受人敬重。就任两省巡抚期间,河南、山西流传着赞颂他的歌谣,说他是“无遣恩官拯二方”,老百姓拥戴他如在世父母。

于谦后来成为明朝的抗敌名将,曾任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要职,立下赫赫战功,政绩卓著。但他一生不屈从于任何权势,常常以忠义之士自勉。他曾赋诗《石灰吟》:“千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畏艰难,讲求原则的禀然正气,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于谦后来在政治斗争中受牵连而死。当锦衣卫抄于谦家时,发现他家根本没有钱,只有避风挡雨的正屋一间,连查抄的官员也为之动容流泪。他死后被葬在杭州西湖三台山麓,和抗金名将岳飞迎面而对。他们都是忠肝义胆的名族英雄,受到人们得千古传诵。

我认为,官位再高都应清正廉洁,而于谦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为官之人学习的榜样。

                          胡昊

篇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两袖清风的于谦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

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或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子。从此两袖清风的故事就成了美谈。

篇二:读《两袖清风》有感

读《两袖清风》有感

读完了《两袖清风》这篇短文,我的感触很深。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以为金钱就可以代替一切。它主要举例说了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于谦。他上京城接受上司检查时,不像其他贪官一样为了保住“乌纱帽”而送礼。由此,让我想到了《石灰吟》那首诗中的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于位清廉的官,他的品质多么像这石灰一样呀!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投票选“三好学生”。在私下,一些成绩还不错的同学,请同学吃东西,要求投他一票。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更让我有所感受。

于谦还是一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临走时,也不忘把公务处理好。这种认真工作的精神让我想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古往今来,这样的好官很多,要是没有他们,国家又会是什么样呢?

做人清廉,这是原则。我很敬佩于谦那种清廉的品质。今后,我也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一个清廉的人。

篇三:石灰吟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准备

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

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组织学生自由背诵(2—3人)

2、导入

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

指名背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评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啊!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

板书:石灰吟

二、初读感知

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0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1—2分钟)

2、在朗读中强化生字的识写。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和写法。课后描红,仿写,师适时示范,并讲解。

3、理解诗意。结合提供的阅读参考资料,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读书参考资料】(见投影)

同位之间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说。适时给予帮助或是提示。

4、再读,加深感知

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2—3人)

三、深读品味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歌咏言,诗言志。那么于谦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下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于谦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视频投影背景资料】

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落入侵中原,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部落挟持英宗皇帝一直打到北京城外,明王朝危在旦息。而打败瓦剌的最好办法就是再立新皇帝,让瓦剌手中

的英宗皇帝失去作用,以粉碎瓦剌部落拿英宗皇帝作为要挟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

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

1、从诗句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呢?(全不怕)

2、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

3、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

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样吟诵的呢?——指名朗诵

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视频出示】

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他和太后一起拥立英宗的弟弟为新皇帝,并亲自率领京城军民奋力杀退瓦剌,救万民于水火。但英宗获救不久,就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随后,于谦便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将于谦打入死牢。

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

(指名朗读)

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

(指名朗读)

在笔者看来,《石灰吟》中的“吟”字,既是对于谦的赞美,同时也是在为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此时,我们会这样来读——

500多年过去了,后人阅读《石灰吟》,感觉这不仅仅是诗人对石灰的赞美,也是于谦本人一生的写照,人们会这样来赞颂诗人于谦——(配乐)

(指名朗读)

四、拓展

同学们,关于于谦的奇闻轶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我这里有一些材料是关于“两袖清风”的故事。请大家读一读于谦的《入京诗》,对照诗词欣赏来进一步走进于谦伟大的精神世界。

【视频出示】

《入京》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金纳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

五、小结延伸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于谦的清白忠烈。最后再给大家留一个超级问题,于谦真的什么都不怕吗?从《石灰吟》和《入京》这两首诗的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于谦他也“怕”,那么,他究竟怕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思考

一、“导”在学生学习经验的生长处

关于“导入”这个环节,笔者的设想是这样的:为了了解学生近一段时期以来古诗文积累情况,同时,也想通过这样一个场合,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古诗文背诵积累的热情。最终目的还是想通过古诗文的朗诵引出《游子吟》这首诗。想通过这首诗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他们曾经的学习记忆里。通过对《游子吟》题目的理解来尝试说说《石灰吟》的意思,这一过程里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回忆和运用,进一步对“吟”这一诗歌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接着顺势引出“作者为何要吟诵、赞美石灰这一教学核心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古诗朗诵展示这一方式的确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几名学生的动情朗诵也的确感染了上课的学生和听课的教师,课堂气氛被激活了。总之,这一环节,不但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为下一环节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在疑问处

学生学习古诗的首要困难就是诗词和诗句的理解。对于这一问题,直接告诉学生是不行的,但是不去讲只让学生“猜”也是不行的。笔者的思考是,与其让学生去查字典,去翻阅工具书,还不如直接就把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遇到的那几个难于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对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去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减少了无谓的时间浪费,也同样能拉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很快就能把诗句的意思理解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预设的效果也就达到了。“歌咏言,诗言志。”至于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这首诗的?他又想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样的远大志向,学生就很难理解了。为此,笔者适时引出“土木”之变后的明王朝岌岌可危的局势,以及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之后遭到的不公正待遇。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在国家、百姓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所面临的“两难选择”,所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诚。从而也就不难理解“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真正内涵所在了。因而,向学生提供词语注释和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是教学时必须做的,否则学生就很难顺利实现有效地学习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夯在实处

1、把读书落在实处

从课前导入里的朗诵到教学《石灰吟》过程中的“自由朗读”、创设的四种“情境朗诵”以及记忆背诵和朗诵欣赏《入京》等多种朗读形式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中华古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2、读写结合

(1)注重生字“焚”的规范书写和指导。

(2)不但让学生当堂会读会背诵《石灰吟》,还让学生当堂默写该诗。这不是随意加深教学难度,而是当前古诗文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古诗文教学的必需。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是会背诵不会默写,就是写了也是错字连连。因而,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默写是很有必要的。在近一年的尝试中,学生并没感到有压力,相反,由于他们在一些测试和比赛中正确地书写出来了,让他们品尝到了默写的甜头,从而更加调动了学生默写的积极性。现在只要学习古诗和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段落,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默写,这已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展在主题的核心处

关于于谦的清白忠烈,只凭《石灰吟》一首诗还是不够的,于是,笔者在学生理解了该诗的基础上,适时引出于谦写的《入京》一诗,并提供理解该诗的参考资料。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不光知道了“两袖清风”的来历,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于谦的正直清廉。从学

生朗读时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一教学环节的预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束于思维的延伸处

有人说,教学的结尾是一个学习任务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学习任务的开始。也就是说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结束之时,向学生抛出了一个极具挑战和充满辩证的问题:“于谦真的什么都不怕吗?从《石灰吟》和《入京》这两首诗的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于谦他也“怕”。那么,他究竟怕的是什么呢?”让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辩论进一步走进于谦英雄的情怀。

篇四:石灰吟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

指名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石灰吟

3、“吟”在这里怎么解释?(吟诵、赞颂)“石灰吟”就是?(赞颂石灰)

二、了解“于谦”

1、预习课文时,让大家收集于谦的资料,谁来介绍他?

2、出示于谦的资料,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当官的时候,请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非常爱戴他。在抵御外族侵略中立了大功,他为人正直,敢和恶势力斗

争。最终被朝廷中一批阴险的恶势力陷害而死。

三、初读感知

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

2、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写法。课后描红,仿写。

3、理解诗意。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若等闲:象平常一样。

(1)同桌位之间交流。

(2)集体交流,指名说。

(3)大家现在知道石灰的烧制过程了吧,谁来说一说?

(4)

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

(1)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

(2)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

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样吟诵的呢?——指名朗诵

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他和太后一起拥立英宗的弟弟为新皇帝,并亲自率领京城军民奋力杀退瓦剌,救万民于水火。但英宗获救不久,就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随后,于谦便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将于谦打入死牢。

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

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

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

3、现在,大家说《石灰吟》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

清白:对于石灰来说是什么?(把洁白的颜色留在人间)对于于谦来说呢?(高尚的节操,洁白的人生)这个词语在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我们叫它“双关”

找一找,诗中还有这样的“双关”词语吗?(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4、500多年过去了,后人永远怀念他,崇敬他,《石灰吟》也因为于谦而被传诵不绝,《石灰吟》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四、拓展

1、同学们,关于于谦的奇闻异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我这里有一些材料是关于“两袖清风”的故事。请大家读一读于谦的《入京》

《入京》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lǘyán)话短长!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金纳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就劝他带些山西名产手帕、线香和麻菇,进京后分送朝臣。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

2、《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借助石灰这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一种“托物言志”的方法。这样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最能体现于谦心声的诗句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12岁.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入侵北京,朝臣多数主张逃跑或投降,于谦反对,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burn;焚fén

〈动〉

(1)(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用火烧山林宿草。[burnweedsandtill]焚,烧田也。――《说文》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3)烧[burn]焚,烧也。――《广雅》焚如死如弃如。――《易·离》又孰过于魏党盗国之死如焚如弃者乎?——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4)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5)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burn]焚炙忠良。――《书·泰誓上》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6)炙;烤[roast]。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