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0:54:25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作文

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17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 

  而我,选择了—— 

  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 

  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注]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过的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1)慎重对待人生的重要选择; 

  (2)勇于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 

  (3)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17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突破:①突破审题,不跑不骗。②突破立意,求深求高。③突破构思,打牢根基。④突破选材,鲜活新奇。⑤突破语言,修辞立诚。本次作文可以有如下立意:(1)专注才能成功(成功的诀窍在于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2)做事要排除干扰(做事要一丝不苟;排除外扰,得以成功)。

 

  17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必经历免疫预防接种和伴随而来的短痛,有些人还因此在身体留下疤痕。这疤痕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却是身体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不少人缺乏预防和预警意识,往往在身体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疤痕。有些人往往采取整容的办法祛除疤痕,证明健康、美丽和没有受伤。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本题延续了2012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引„„”的命题模式,题目形式上与2014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接近,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理论观点型的材料。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分别就“预防意识”、“疤痕”和“健康”三者的关系展开阐述,为考生留下辩证思考的空间。

  (一)关于材料的范围

  材料的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材料中的“疤痕”,两个“基本点”即材料中的“预防”和“健康(或美丽)”。考生需围绕“疤痕”与“预防”或“健康”的关系展开。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

  “内容”指材料的表层信息,主要是针对三个关键词语的表层理解。 

  (1)关于“疤痕”:主要指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即人在经历某种创伤后留下的痕迹。考生也可将“疤痕”转义为“伤痕”、“伤疤”等,但应注意将“疤痕”与“足迹”、“痕迹”区别开来,如考生将其理解为成长路上走过的痕迹(无经历痛苦失败),则应视为对关键词的理解不正确。对于“疤痕”这一关键词,必须在文中予以明扣。 

  (2)关于“健康(美丽)”:主要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此处的“健康(美丽)”在文中既可明扣,也可暗扣。 

  (3)关于“预防”,指事先防备,在材料中指为了健康(美丽)而提前做出的防备措施。若考生将“预防意识”理解为“防患意识”,也属于对材料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 

  “含意”指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在这里主要是针对“疤痕”和“健康”做出的深层理解。 

  (1)关于“疤痕”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疤痕”可从比喻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外延,如将“疤痕”理解为精神上的“疤痕”,心灵的创伤,历史的疤痕、国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等。 

  (2)关于“健康(美丽)”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健康”既指人的一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或缺陷,它也可以因“疤痕”含意的延伸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如教训、启发等,它还可以指事物的正常情况,如国家、民族的正常发展等。

 

  17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打手电筒的人: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被照射的人: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17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①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②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③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可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①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②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③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的一生中有那么一个人。他存在着,无论和他见面还是分开,缄默还是闲谈,他的高,他的矮,他的近,他的远,他的大,他的阔,他的繁复,他的简单,他的卑微,他的光彩,他的睿智,他的拙朴,他的慈悲,他的纯善……都一直让我心有所属,神有所安。他的存在让我明白:哪怕他什么都不为我做,只要他存在着,我就觉得自己有了家园。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又有何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强调“一个人”对我的重要作用。在审题时,着重注意“一个人”“心有所属,神有所安”、“有了家园”等关键词句。在立意时,“一个人”可具体化,可以是素未见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是熟悉亲近的亲人;可以是拙朴纯善的底层人物,也可以是睿智聪慧的精英人才……他们是我思想和行动的标杆、榜样,能慰藉我的心灵,能激励我积极进取,能引导我走在正确人生道路上。当然,“一个人”也可以虚化为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个信仰等,着重突出其对我的积极意义。这里的“目标”“理想”具体最佳,泛谈“理想”“目标”对“我”或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够的。 

  此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未过多设置阻碍,考生有话可说,但易流于俗套;要写出新意,需慎重选材、构思,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7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礼仪专家在礼仪课上,搞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扮作客户。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进门,把水搬到屋子里。专家指出了送水工礼仪方面的三个细节问题:敲门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带鞋套。于是,送水工和专家又来一次表演,一切按照专家指点的那样做。所有的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专家。专家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人家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 

  专家呆在那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7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节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一幅图中的圆比另一幅图中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同学乙说:“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学丙说:“事物有其本来面貌,不会因人而改变。”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主要应该抓住三个同学的话来确定立意。三位同学的话有各自不同的立意:从同学甲的角度看,有图未必有真相,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从同学乙的角度看,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因对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同学丙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事物有其本来的面貌,它不会因人而变,或者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等等。

 

  18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力尽地坐在第一排,满身尘土,手上还有豆子一样大的水泡。 

  主持人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而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却在掌声里,沉沉地睡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勿因位置忘目的(2)确立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3)做事要量力而行(4)不求第一,只求拥有(5)做事要把握好分寸(6)进退有度,过犹不及

篇一: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饶水知音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17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

而我,选择了——

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

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注]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过的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1)慎重对待人生的重要选择;

(2)勇于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

(3)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17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突破:突破审题,不跑不骗。突破立意,求深求高。突破构思,打牢根基。突破选材,鲜活新奇。突破语言,修辞立诚。本次作文可以有如下立意:

(1)专注才能成功(成功的诀窍在于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2)做事要排除干扰(做事要一丝不苟;排除外扰,得以成功)。

17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必经历免疫预防接种和伴随而来的短痛,有些人还因此在身体留下疤痕。这疤痕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却是身体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不少人缺乏预防和预警意识,往往在身体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疤痕。有些人往往采取整容的办法祛除疤痕,证明健康、美丽和没有受伤。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本题延续了2012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引”的命题模式,题目形式上与2014年的

广东高考作文题接近,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理论观点型的材料。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分别就“预防意识”、“疤痕”和“健康”三者的关系展开阐述,为考生留下辩证思考的空间。

(一)关于材料的范围

材料的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材料中的“疤痕”,两个“基本点”即材料中的“预防”和“健康(或美丽)”。考生需围绕“疤痕”与“预防”或“健康”的关系展开。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

“内容”指材料的表层信息,主要是针对三个关键词语的表层理解。

(1)关于“疤痕”:主要指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即人在经历某种创伤后留下的痕迹。考生也可将“疤痕”转义为“伤痕”、“伤疤”等,但应注意将“疤痕”与“足迹”、“痕迹”区别开来,如考生将其理解为成长路上走过的痕迹(无经历痛苦失败),则应视为对关键词的理解不正确。对于“疤痕”这一关键词,必须在文中予以明扣。

(2)关于“健康(美丽)”:主要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此处的“健康(美丽)”在文中既可明扣,也可暗扣。

(3)关于“预防”,指事先防备,在材料中指为了健康(美丽)而提前做出的防备措施。若考生将“预防意识”理解为“防患意识”,也属于对材料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

“含意”指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在这里主要是针对“疤痕”和“健康”做出的深层理解。

(1)关于“疤痕”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疤痕”可从比喻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外延,如将“疤痕”理解为精神上的“疤痕”,心灵的创伤,历史的疤痕、国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等。

(2)关于“健康(美丽)”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健康”既指人的一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或缺陷,它也可以因“疤痕”含意的延伸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如教训、启发等,它还可以指事物的正常情况,如国家、民族的正常发展等。

17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打手电筒的人: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被照射的人: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17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

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可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的一生中有那么一个人。他存在着,无论和他见面还是分开,缄默还是闲谈,他的高,他的矮,他的近,他的远,他的大,他的阔,他的繁复,他的简单,他的卑微,他的光彩,他的睿智,他的拙朴,他的慈悲,他的纯善??都一直让我心有所属,神有所安。他的存在让我明白:哪怕他什么都不为我做,只要他存在着,我就觉得自己有了家园。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又有何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强调“一个人”对我的重要作用。在审题时,着重注意“一个人”“心有所属,神有所安”、“有了家园”等关键词句。在立意时,“一个人”可具体化,可以是素未见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是熟悉亲近的亲人;可以是拙朴纯善的底层人物,也可以是睿智聪慧的精英人才??他们是我思想和行动的标杆、榜样,能慰藉我的心灵,能激励我积极进取,能引导我走在正确人生道路上。当然,“一个人”也可以虚化为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个信仰等,着重突出其对我的积极意义。这里的“目标”“理想”具体最佳,泛谈“理想”“目标”对“我”或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够的。

此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未过多设置阻碍,考生有话可说,但易流于俗套;要写出新意,需慎重选材、构思,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7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礼仪专家在礼仪课上,搞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扮作客户。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进门,把水搬到屋子里。专家指出了送水工礼仪方面的三个细节问题:敲门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带鞋套。于是,送水工和专家又来一次表演,一切按照专家指点的那样做。所有的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专家。专家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人家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

专家呆在那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7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节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一幅图中的圆比另一幅图中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同学乙说:“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学丙说:“事物有其本来面貌,不会因人而改变。”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主要应该抓住三个同学的话来确定立意。三位同学的话有各自不同的立意:从同学甲的角度看,有图未必有真相,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从同学乙的角度看,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因对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同学丙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事物有其本来的面貌,它不会因人而变,或者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等等。

18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力尽地坐在

篇二: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17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

而我,选择了——

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

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注]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过的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1)慎重对待人生的重要选择;

(2)勇于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

(3)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17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突破:突破审题,不跑不骗。突破立意,求深求高。突破构思,打牢根基。突破选材,鲜活新奇。突破语言,修辞立诚。本次作文可以有如下立意:

(1)专注才能成功(成功的诀窍在于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2)做事要排除干扰(做事要一丝不苟;排除外扰,得以成功)。

17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必经历免疫预防接种和伴随而来的短痛,有些人还因此在身体留下疤痕。这疤痕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却是身体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不少人缺乏预防和预警意识,往往在身体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疤痕。有些人往往采取整容的办法祛除疤痕,证明健康、美丽和没有受伤。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本题延续了2012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引”的命题模式,题目形式上与2014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接近,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理论观点型的材料。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分别就“预防意识”、“疤痕”和“健康”三者的关系展开阐述,为考生留下辩证思考的空间。

(一)关于材料的范围

材料的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材料中的“疤痕”,两个“基本点”即材料中的“预防”和“健康(或美丽)”。考生需围绕“疤痕”与“预防”或“健康”的关系展开。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

“内容”指材料的表层信息,主要是针对三个关键词语的表层理解。

(1)关于“疤痕”:主要指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即人在经历某种创伤后留下的痕迹。考生也可将“疤痕”义为“伤痕”、“伤疤”等,但应注意将“疤痕”与“足迹”、“痕迹”区别开来,如考生将其理解为成长路上走过的痕迹(无经历痛苦失败),则应视为对关键词的理解不正确。对于“疤痕”这一关键词,必须在文中予以明扣。

(2)关于“健康(美丽)”:主要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此处的“健康(美丽)”在文中既可明扣,也可暗扣。

(3)关于“预防”,指事先防备,在材料中指为了健康(美丽)而提前做出的防备措施。若考生将“预防意识”理解为“防患意识”,也属于对材料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

“含意”指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在这里主要是针对“疤痕”和“健康”做出的深层理解。

(1)关于“疤痕”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疤痕”可从比喻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外延,如将“疤痕”理解为精神上的“疤痕”,心灵的创伤,历史的疤痕、国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等。

(2)关于“健康(美丽)”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健康”既指人的一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或缺陷,它也可以因“疤痕”含意的延伸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如教训、启发等,它还可以指事物的正常情况,如国家、民族的正常发展等。

17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打手电筒的人: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被照射的人: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17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

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可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的一生中有那么一个人。他存在着,无论和他见面还是分开,缄默还是闲谈,他的高,他的矮,他的近,他的远,他的大,他的阔,他的繁复,他的简单,他的卑微,他的光彩,他的睿智,他的拙朴,他的慈悲,他的纯善??都一直让我心有所属,神有所安。他的存在让我明白:哪怕他什么都不为我做,只要他存在着,我就觉得自己有了家园。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又有何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强调“一个人”对我的重要作用。在审题时,着重注意“一个人”“心有所属,神有所安”、“有了家园”等关键词句。在立意时,“一个人”可具体化,可以是素未见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是熟悉亲近的亲人;可以是拙朴纯善的底层人物,也可以是睿智聪慧的精英人才??他们是我思想和行动的标杆、榜样,能慰藉我的心灵,能激励我积极进取,能引导我走在正确人生道路上。当然,“一个人”也可以虚化为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个信仰等,着重突出其对我的积极意义。这里的“目标”“理想”具体最佳,泛谈“理想”“目标”对“我”或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够的。

此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未过多设置阻碍,考生有话可说,但易流于俗套;要写出新意,需慎重选材、构思,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7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礼仪专家在礼仪课上,搞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扮作客

户。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进门,把水搬到屋子里。专家指出了送水工礼仪方面的三个细节问题:敲门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带鞋套。于是,送水工和专家又来一次表演,一切按照专家指点的那样做。所有的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专家。专家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人家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

专家呆在那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7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节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一幅图中的圆比另一幅图中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同学乙说:“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学丙说:“事物有其本来面貌,不会因人而改变。”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主要应该抓住三个同学的话来确定立意。三位同学的话有各自不同的立意:从同学甲的角度看,有图未必有真相,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从同学乙的角度看,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因对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同学丙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事物有其本来的面貌,它不会因人而变,或者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等等。

18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力尽地坐在

篇三: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

高考作文: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立意专家解析(七)饶水知音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17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

而我,选择了——

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

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注]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过的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1)慎重对待人生的重要选择;

(2)勇于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

(3)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17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突破:突破审题,不跑不骗。突破立意,求深求高。突破构思,打牢根基。突破选材,鲜活新奇。突破语言,修辞立诚。本次作文可以有如下立意:

(1)专注才能成功(成功的诀窍在于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2)做事要排除干扰(做事要一丝不苟;排除外扰,得以成功)。

17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必经历免疫预防接种和伴随而来的短痛,有些人还因此在身体留下疤痕。这疤痕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却是身体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不少人缺乏预防和预警意识,往往在身体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疤痕。有些人往往采取整容的办法祛除疤痕,证明健康、美丽和没有受伤。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本题延续了2012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引”的命题模式,题目形式上与2014年的

广东高考作文题接近,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理论观点型的材料。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分别就“预防意识”、“疤痕”和“健康”三者的关系展开阐述,为考生留下辩证思考的空间。

(一)关于材料的范围

材料的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材料中的“疤痕”,两个“基本点”即材料中的“预防”和“健康(或美丽)”。考生需围绕“疤痕”与“预防”或“健康”的关系展开。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

“内容”指材料的表层信息,主要是针对三个关键词语的表层理解。

(1)关于“疤痕”:主要指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即人在经历某种创伤后留下的痕迹。考生也可将“疤痕”义为“伤痕”、“伤疤”等,但应注意将“疤痕”与“足迹”、“痕迹”区别开来,如考生将其理解为成长路上走过的痕迹(无经历痛苦失败),则应视为对关键词的理解不正确。对于“疤痕”这一关键词,必须在文中予以明扣。

(2)关于“健康(美丽)”:主要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此处的“健康(美丽)”在文中既可明扣,也可暗扣。

(3)关于“预防”,指事先防备,在材料中指为了健康(美丽)而提前做出的防备措施。若考生将“预防意识”理解为“防患意识”,也属于对材料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

“含意”指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在这里主要是针对“疤痕”和“健康”做出的深层理解。

(1)关于“疤痕”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疤痕”可从比喻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外延,如将“疤痕”理解为精神上的“疤痕”,心灵的创伤,历史的疤痕、国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等。

(2)关于“健康(美丽)”的含意和范围:

材料中的“健康”既指人的一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或缺陷,它也可以因“疤痕”含意的延伸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如教训、启发等,它还可以指事物的正常情况,如国家、民族的正常发展等。

17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打手电筒的人: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被照射的人: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17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

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可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17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的一生中有那么一个人。他存在着,无论和他见面还是分开,缄默还是闲谈,他的高,他的矮,他的近,他的远,他的大,他的阔,他的繁复,他的简单,他的卑微,他的光彩,他的睿智,他的拙朴,他的慈悲,他的纯善??都一直让我心有所属,神有所安。他的存在让我明白:哪怕他什么都不为我做,只要他存在着,我就觉得自己有了家园。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又有何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强调“一个人”对我的重要作用。在审题时,着重注意“一个人”“心有所属,神有所安”、“有了家园”等关键词句。在立意时,“一个人”可具体化,可以是素未见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是熟悉亲近的亲人;可以是拙朴纯善的底层人物,也可以是睿智聪慧的精英人才??他们是我思想和行动的标杆、榜样,能慰藉我的心灵,能激励我积极进取,能引导我走在正确人生道路上。当然,“一个人”也可以虚化为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个信仰等,着重突出其对我的积极意义。这里的“目标”“理想”具体最佳,泛谈“理想”“目标”对“我”或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够的。

此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未过多设置阻碍,考生有话可说,但易流于俗套;要写出新意,需慎重选材、构思,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7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礼仪专家在礼仪课上,搞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扮作客户。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进门,把水搬到屋子里。专家指出了送水工礼仪方面的三个细节问题:敲门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带鞋套。于是,送水工和专家又来一次表演,一切按照专家指点的那样做。所有的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专家。专家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人家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

专家呆在那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7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节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一幅图中的圆比另一幅图中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同学乙说:“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学丙说:“事物有其本来面貌,不会因人而改变。”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主要应该抓住三个同学的话来确定立意。三位同学的话有各自不同的立意:从同学甲的角度看,有图未必有真相,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从同学乙的角度看,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因对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同学丙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事物有其本来的面貌,它不会因人而变,或者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等等。

18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力尽地坐在

篇四: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七)

1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一个险恶的浪

都会有浪花绽放

我决定边冲边欣赏

一路都有人阻挡

人们说的荒唐

却是我心中的天堂

——“五月天”经典歌词

要求:紧扣材料,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①坦途有坦途的舒坦,险境有险境的壮观,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全在于你的价值取向。

②艰难险阻不仅仅是是我们战胜的对象,而且是我们体验欣赏的对象,只把坎坷当成敌人,那是狭隘的人生观。

③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判断,别人的眼光不应成为自己的羁绊,你眼中的剽悍,是他眼中的莽撞。你得敢于挑战。

④惊涛骇浪有时是绕不过的考验,有时是着意寻找的惊险,从不回避是勇者,主动出击是强者。

⑤荒唐、天堂,各有所感,但现实中还是有衡量事物的标杆,个性也好,挑战也好,有底线,有大防。

1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时遭到一条狗的攻击,于是,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块石头带在身上。但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虽有一块石头护身,还是被狗咬了。又一次讨饭的时候,他便带了两块石头,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带了四块石头,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最后,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头去讨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转换思维方式,摆脱直线式思维模式。

2.换个角度想问题,勇于尝试新方法。

3.方法不对,量变不能实现质变。

1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参加上流社会的各种聚会,他从不拒绝。由于出稿率明显下降,莫泊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骂作“势利小人”“给文学丢脸的人”。

几年后,莫泊桑开始深居简出,一连创作了《一生》《俊友》等6部长篇小说。因为长期涉足上流社会,相比于其他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社会现实。

一时间,几乎所有批评过他的人都上门道歉,莫泊桑却轻描淡写地说:“有些误会不用解释,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我如果听从批评,又怎能了解上流社会的生活呢?如果不了解,又谈什么批判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从莫泊桑的角度:①清者自清;②忍辱负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事业理想甘受诟病等。

从批评人的角度:评判他人要客观公正/莫对他人妄加评判/弄清情况,再做评判等。

从泥土的角度:①人生的价值;②位臵改变人;③位臵与价值;④主见与盲从/坚守自我/不要迷失自我;⑤真正的快乐等。

如从旋风的角度,联系现实,批评那些蛊惑人心者,言之成理,亦可。

1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人想要成为用剑的高手,就去找一位剑术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时间能成为高手呢?”大师说:“10年。”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时间呢?”大师说:“30年。”“为什么呢?”“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

要求:准确理解材料的意义指向,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材料所叙述的是一位想成为用剑高手(有理想)的追求练剑速度(求高效)的学剑者与剑术大师之间的对话。对话精彩之处在于两组对比:一组是“努力”练习,花费10年工夫;一组是“不吃不睡24小时不间断地练习,反而要用30年工夫。从表面看,后者肯定要比前者更“珍惜”时间,更花费心血,更刻苦勤奋,但成为高手的时间却是前者的三倍。这两组对比所反映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师一语道破“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这便明确地揭示出成功与乐趣、效率与乐趣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几种因果关系恰好就是作文材料想要告诉我们的立意指向——

①乐趣助你成功。你可以写乐趣对于事业成功,对于专业成长,对于学业进步的意义和作用,或叙或议,叙则具体描写,议则深入分析。

②有乐趣才能高效率。这一立意就要从乐趣与高效之间的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角度展开描述或议论,前者内含因果,后者揭示因果,在具体叙述或深刻分析中彰显你对乐趣与高效之关系的认知。

此题如果仅仅抓住两组对比立意作文的话,极容易形成偏题,因为两组对比所揭示仅仅是如何科学利用时间的问题,这个角度的思考和立意并不是不可以,但扣题不是很紧,因为偏离了命题材料核心意旨和立意指向。

1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一、题意分析

这是一则隐喻类材料。审题时抓住重要信息“水要跟大地妥协”与“最后还是向东流,那是挡不住的”,提取一组矛盾概念:“妥协与坚持(坚守)”。(其变体是:“妥协与目的(方向)”“妥协与底线”等)作文时要围绕这一组矛盾展开论述。

隐喻类材料首先要寻求自然现象与人生社会的同构。从材料看,展现的是水的生存智慧(这其实是道家人生哲学的形象化表述)——既要有所“妥协”,也要有所“坚守”,隐喻人类的生存之道。水与大地的冲突,水选择的路径是妥协,是绕路走,不碰硬。那么,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之间解决冲突和分歧的办法,妥协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里,重要的是对核心概念“妥协”的内涵与外延的厘定。“妥协”的对立面是“抗争”、“抵抗”,在传统语境里,“妥协”带有负面色彩,常与“懦弱”、“投降”等价,被认为是没有立场,没有原则,没有骨气,没有棱角,是圆滑,是乡愿;而我们推崇的则是据理力争,是对抗,是进击,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儒家的进取哲学相比,道家的生存智慧常常不被看好,那种如水的柔润、圆融、变通和忍让常常被我们抛弃,但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族群融合、阶级共存、国家和谐,往往需要妥协精神,这种共存之道,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文章对“妥协”这一概念的价值重构,奠定了进一步议论的基石。

隐喻类材料的写作,自然现象与人生社会的道理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妥协”尽管是解决纷争与冲突的良好方法,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妥协并不能完全消弭所有的分歧与不和。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妥协要发挥良性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双方能否平等、包容、相互尊重,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能够达成公平互惠的结果??

如果不对“妥协”作具体的条件分析,那么论述仍是片面、极端的,且容易堕入庸俗的市侩哲学的泥淖。“大江东流拦不住”,水付出妥协的代价,但实现了东流入海的目的,这是“拦不住”的,这也是水在妥协中的有所“坚守”。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还有可能会抓住“水”与“大地”的矛盾展开,就“水”的前进而言,大地是一种阻挡,一种围困。“水”对“大地”是一种突围,“大地”对“水”则是一种形塑,相对于人生而言,

面对困境、挫折,如何突围,则是人应该加以思考的。是像水一样的顺应自然和环境,还是抗争与搏击,则要视具体情况而论。

二、立意参考

1.妥协与坚守

2.方与圆(刚柔并济)

3.圆融中的坚持

4.灵活变通与原则坚守

下面几种立意也可视为符合题意,但在价值取向上应有所甄别:

改变与坚持过程与结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为达目的可以委曲求全

三、存在问题

1.笼统立论,空洞浮泛。具体表现:①审题时没有抓住“水”与“大地”的矛盾,以致切入角度不明晰,议论重点(对“水”所采取的“妥协”这一方式如何评价)没有凸显;②对核心概念“妥协”缺乏必要的界定,特别是缺乏对传统理念的颠覆与重构;③如何辨析核心概念“妥协”,缺乏引入相关、相对概念的意识,使议论无法呈现差异性与矛盾性。

2.议论的片面性与平面化。具体表现:①充斥同一性质的举例,缺乏证伪意识,比如大量列举适时妥协、灵活变通取得成功的例子,堆砌再多,也没有论证力量;②简单的二元思维,说“妥协”就全部是好,没有具体语境和条件的分析,否定锋芒毕露,否定硬碰硬,否定据理力争;③缺乏对现实必要的价值关怀和引领,议论的空间没有展开,广度不够。

3.泛化话题和立意偏颇。比如,谈论“自由与约束”“成功与困难”“逆境中的前行”“追逐梦想”??

4.标题与入题的问题。比如,标题不当,入题不能合理分析材料等等。

5.记叙文不能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不能在事件中展现一个具体的矛盾冲突,以及处理这一矛盾冲突的方式,做不到叙议结合。

1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水是灵魂的诗篇。”也有人说:“灵魂不应该是一只注满水的瓶子,而应该是熊熊燃烧的火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灵魂之所以是“生火的炉子”,而不是“注满水的瓶子”,就在于灵魂作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圣地,它还需要有“温度”,即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而这种“温度”的保持,这种光明和温暖的给予其实就是一种奉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就是在这种无私的奉献中,让灵魂得以升华。所以,学会奉献,即使是落红一片,也要化成春泥一捧,让鲜花更加娇艳,这样我们灵魂的火炉都会更加温暖光明,这样我们才能点亮自己,温暖他人,让灵魂有一个因“温度”而促成的“高度”。

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注满水的瓶子”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生命的活力;而“生火的炉子”散发着光和热,是希望所在。前者被动、机械地接受,后者跳动生命的火焰,积极进取。而现实生活中,一事无成,浑浑噩噩度此生的往往就是那些事事逃避、无所追求、被动生活的人。而那些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敢于挑战的人却能做出成就,甚至名垂青史,让后人敬仰。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探讨敢于挑战、奋斗进取等话题。

注满水的瓶子,也并非空虚,一无所有,但与那生火的炉子相比,它缺少了很多变化,缺少了动态生成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就好比是“鱼”和“渔”的关系,知识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开发,灵魂的启迪,是求知动力的激发,是梦想激情的催生,是情感道德的促成。其实何止教育,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透过现象,抓到事物的根本,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让源头活水不断涌来,让事物永葆活动与生机。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探讨启迪心智。

1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著名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一些人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的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会感谢它是大的。"

阅读材料,你有什么想法,任选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1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飞机在悉尼机场一着陆,三只苍蝇急忙随乘客飞出机舱。十几个小时没吃上像样的东西,它们饿坏了,想找个垃圾点饱餐一顿。可飞来飞去,就是找不到。苍蝇甲说:“我们还是去餐厅或厕所吧!”苍蝇乙说:“行吗?那地方不让咱进去;就是进去了,设臵好的毒饵,咱们一吃就没命了。”苍蝇丙说:“管不了这许多,还是去看看吧!”奇怪,餐厅和厕所没有设臵门帘和毒饵,也没人用蝇拍找它们;它们可随意进出,但都一尘不染找不到能吃的东西。饥饿、无奈中苍蝇甲去找飞机想再飞回去,可它没有找到就饿死了;而另两只苍蝇却找到了同类,不仅学习它们改变饮食习惯——吸食植物浆汁,像蜜蜂一样为庄稼和树木传授花粉,还成为了澳大利亚50元面值的纸币上骄傲的苍蝇。

读了上边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不能改变环境,就要适应环境,否则将被淘汰。2、好的制度和环境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和环境,能使好人变坏。

12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学琴时,最大最致命的毛病是力度上不去,因此,声音立不起来,发出的是一种什么也不是的声音。我怨自己身体太弱,力气太小,而老师却说:没有力量是因为不放松。要使力量顺利地传达到终点,身心必须放松,任何一个部位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抵销这力量,妨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又有何启发?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从一件具体的小事生发感悟来确定立意,也是高考常见的作文题型。本题的立意可确定为:放松心态,不急于事功,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可参阅王安忆《放松和力度》)。

13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断舍离”是《咬文嚼字》评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断”就是不买、不收取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对自己没用的东西。人通过“断”和“舍”达到“离”的状态,即脱离不需要和没用的物品的包围,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

很多人有收纳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的习惯,即使用不上的物品也要买来存放着,以备不时之需;收拾自己的物品时,自己不需要的或早已不用的物品也不会轻易舍弃,因为它们还有用,扔掉太可惜。于是,各种物品占据了大量空间。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拒绝、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

①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没用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宽敞、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焕然一新。

②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享受自由舒适的生活。

③要敢于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是垃圾和废物,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处理它们,而是习惯了,麻痹了,环境变得拥挤,生活变得乏味。所以要敢于舍弃无用的物品。

④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是浪费的表现,缺少生活的忧患意识等。

(2)脱离无用的物品的包围。

①放弃无用的物质,以真正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

②不要过度迷恋或依赖物质,对物质的需求不可泛滥,要适可而止。

(3)收纳自己不需要、不用的物品。

①是对物品的价值的珍惜。

②现在不需要的物品,不等于将来不需要,收纳它们,以备不时之需。

③收纳自己不用的物品,环境变得拥挤,影响生活品质。

(4)辩证的角度:

①舍弃无用的东西,保留“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②对无用的物品的态度,关键在人,是由人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

③尊重个人对无用的物品的态度和方式。

从含义的角度立意:

(1)舍弃无用的物品,是释放精神负担。

①扔掉看得见的东西,还要扔掉看不见的东西。从物品的断舍离上升到对耿耿于怀的过去、那些令你心酸的回忆、纠结不已的伤感等负面记忆的断舍离,解放心灵,找回生活的活力。

②不考虑多余的事,思路就变得清晰,思想就会轻松。

③断舍离能放下那些不需要背负着的思想包袱,让生活轻松愉悦。

(2)收纳、储存无用的东西,是背负思想包袱。

①储存无用的东西以备将来之需,是旧习惯、旧观念在作怪。

②心中装着太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或精神负担,就无法轻装上阵,影响自己的心情。

(3)辩证的角度:随时清理心中的负面内容,保留积极的内容。

1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一个人要去远方旅行,把庭院交给他的朋友留守。院子里破土而出的草芽,朋友从不拔去。初春时,草芽健康成长,朋友发觉它像野兰。到了夏天,那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只不过它是蜡黄色的。朋友带着一朵花和几片叶子,向研究植物的专家求证,得知这是蜡兰——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里的花市上,这种蜡兰一棵价值万元。他打电话给远方的朋友报告这一喜讯,朋友惋惜地说:“其实它每年都破土而出,只是我认为它是一棵普通的野草,每次都是尖芽刚冒出就拔掉了。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这棵蜡兰早就被发现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我们谁没有错过自己人生中的几株腊兰呢?我们总是盲目地拔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予它们开花结果证明它们自己价值的时间,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腊兰”同我们失之交臂了。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不要盲目地去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个人,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多少人生的“腊兰”啊!

立意: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人或事物的价值还未展现时,要耐心等待,不可剥夺他绽放自己的权利

注意:泛谈等待为偏题作文

13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伊万四世是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之一,他曾斥巨资制作了一顶世上最漂亮、最昂贵的皇冠,总共用去了3斤黄金、100颗钻石、136颗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绿宝石。据说,当时30匹战马才能换得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绿宝石。

一次,一位来自英国的外交官访问俄罗斯,伊万四世就戴着那顶沉甸甸的皇冠向他炫耀。外交官问道:“皇冠戴在头上,陛下能看得见它的漂亮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主要立意方向应指向伊万四世,材料中他让自己负重,却是为了让别人欣赏。虚荣心人人都有,然而,单纯为了面子的虚荣却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负担。事实上,虚荣的危害很多,这里主要涉及虚荣者自身,不宜泛泛地谈,更不要反弹琵琶,大谈虚荣的益处。

1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有座位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